当前位置: 时代头条 > 正文

87岁 从医61年大战帕金森

87岁 从医61年大战帕金森

刘焯霖教授。

神经科专家耄耋之年坚持出诊 获评“最美党员医生护士”

文/广州日报记者任珊珊

通讯员李绍斌、彭福祥

昨天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4周年纪念日。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近日评选出“最美党员医生护士”,其中最年长的获奖者是神经科专家刘焯霖教授。这位87岁的老人从医从教61年,因在帕金森治疗领域的卓越贡献,被誉为“帕金森斗士”。

医院不得不“禁止”他出诊

“医院最近发了文件,不让我出诊了,只准我来病房查房。”昨天,广州日报记者在医院见到刘焯霖教授时,他正略带委屈地向弟子张成教授“诉苦”。

原来,刘教授出诊以看病耐心细致、不忍拒绝病人加号而闻名,上午出诊经常看到下午二时,下午出诊则看到晚上七八时。医院方面担心他的身体吃不消,几次劝阻无效,只能以文件形式强行为他“减负”。

上门随访病人逾30年

神经系统疾病复杂多变,病人饱受折磨却未必能找到病根,一些先天性疾病确诊后往往很难治愈。在一个甲子的从医生涯中,刘焯霖竭力帮助病人缓解病痛,令病人感念在心。

家住荔湾区龙津西路的陈健珊一家从1981年起与刘教授结缘。她从小昼夜不停喊叫,一度被诊断为精神病,但治疗后病情反而恶化,让父母非常苦恼。后来,他们从报纸上看到刘焯霖开办了“家庭病床”,利用休息时间上门为病人诊治的消息,便试探着给他写了一封求助信,没想到刘焯霖果真上门了。

后来,陈健珊被诊断为先天性脑发育不全,无法根治。30多年来,刘焯霖一直坚持定期上门为她随访。随后,当陈父、陈母患上帕金森症后,刘焯霖又多了两个病号。

“他经常利用休息时间去探视疑难病人。”张成回忆,在他的带领下,弟子们也体会到了随访病人的重要意义。随着医学的进步,一些起初不能确诊和治疗的病人最终得到了诊断,有些人的病情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缓解。

已申请身后捐献遗体

“那将是我最后一次为人民服务”

作为华侨子弟,刘焯霖在解放前已参加广州地下党的外围组织“地下学联”的进步活动。解放前夕,父亲希望他能到美国读书。他拒绝了,抱着“想看到新中国”的念头,他成为建国后中山医学院招收的第一批学生。

上世纪九十年代,他与同为神经科专家的妻子一起,应邀到美国进行科研工作。没几年,医院领导请他回国来带博士生,做“开荒牛”。他二话没说就回到了国内,和妻子儿女相隔天涯两端,仅靠越洋电话互诉衷肠。

刘教授的节俭在院内闻名。但是,“他在生活上对自己抠门,是为了把钱用到他认为‘更重要的地方’。”医院一位工作人员说,刘焯霖教授曾三次缴纳一万元的“特殊党费”,其中一次是在汶川地震发生后,因为当时转运到后方救治的伤员暂时不需要神经科专家会诊,刘焯霖教授只能以缴纳党费的方式来表达心意。

这些年来,他的积蓄除了用来缴纳党费、代贫困患者支付检查费,还用来鼓励勤奋好学的年轻医生。几年前,他曾拿出多年积蓄10万元,设立神经病学奖学金,为病人培养更多良医。

“我为病人服务的时间不多了,就更应该抓紧每一分每一秒,尽量为病人做点事。”刘焯霖告诉记者,他已向党组织递交申请,身后捐献遗体,用于医学研究,“那将是我最后一次为人民服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