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时代头条 > 正文

24岁毛主席的人生第一战:200人智降3千敌军

 24岁毛主席的人生第一战:200人智降3千敌军图为1919年毛泽东在长沙

 

1917年的深秋,长沙城发生了一件震惊湖南的大事,湖南第一师范的毛泽东同学率领200学生军智降3000北洋军,这是毛泽东军事生涯中可与四渡赤水相媲美的得意之作,这一战后,毛泽东被全校师生冠以普鲁士近代军事家“毛奇”之美誉。

 

1917年10月3日,护法之战正式打响,湘省护法军组成以程潜为首的湘南总司令部,粤、桂、湘三省护法军兵分三路,由衡阳向长沙推进。驻守长沙的傅良佐眼看长沙很快不保,三十六计走为上,撤。

 

湖南一师位于长沙南郊,正是溃军北撤的必经之路,学校曾要求全体师生准备撤离至城东五里的阿弥岭暂避,做好了南北军对战长沙城的准备。毛泽东却提出了“离校不如护校”,只有利用学校墙高宅深的优势,加上学生护卫,“方可保自身和学校无虞”。校方权衡再三,采纳了毛泽东的意见。

 

很快,北军大部队溃败至长沙城,奸淫抢掠一番,把长沙城弄得鸡犬不宁。当溃军踯躅于长沙街头,经过一师门前时,见大门紧闭,并有威严的“学生军”放哨巡逻,便不敢擅入骚扰。当时学生手中的武器,不过是些普通农具和上操用的木枪、棍棒而已,却足以震摄那些只想逃命和捞钱的溃军。

 

夜里,驻扎在一师附近北洋军突然开走了。只剩下残垣断壁和一片烟熏火烧的痕迹,整个长沙城空荡荡的。

 

北军撤走后,一师范的同学们都忙着收拾打扫,准备第二天复课。学校里才清静不到半天时间,午后又传“北兵又来了,就在离一师三、四里地的猴子石,还在农家抢饭吃!”。

 

在师生们都围着议论时,毛泽东却独自离开了。他从天心阁出城、到黄土岭打探消息,又到了猴子石对面的金盆岭观察,他还从一个逃兵那里打探到,在猴子石的部队是前天被南军从株洲城里赶出来的,原想着和师部会合,走了一天一夜到达长沙城外时,得知师部逃跑了,却不知道南军没进长沙城,便停了下来,不敢冒然进城。

 

毛泽东想,必须趁溃兵惊魂未定,设法赶走,否则他们将再进长沙城烧杀淫掠一番。他向校方提出紧急建议:“主动出击,组织学生志愿军赶走溃军,确保长沙城和学校的绝对安全。”随后,他还全盘道出了智降北军的具体作战方案和步骤。

 

24岁毛主席的人生第一战:200人智降3千敌军

1918年6月,毛泽东在一师,时年25岁。毕业班学生全体留影。后排左二为毛泽东。

 

 

听完他的计划,老师和同学们都惊呆了,当时就有人责问:“万一败军开枪还击,岂不完蛋?”

 

毛泽东淡定回答:“败军若有意劫城,当晚必将发动,否则必是疲惫胆虚,不敢通过长沙城关北归,只得闲守于此,故知一呼必从,情势然也。”言语中充满了自信。

 

又有人提出疑问:“我们真要用木枪缴他们的真枪?”

 

毛泽东接着说:“这些北洋士兵,和我们一样都是穷苦人家的孩子,他们不会为长官真心卖命的,他们正既饥饿又惊慌,更怕后面南军的追赶,更何况他们早就没有胆了。”大家望着毛泽东亮堂的双眼和坚定的神情,疑虑全散,信心顿生。

 

有时就这么神奇,就一个眼神,一个挥动的手臂,一句的话,便说服身边的人,让他们跟你走,这就是一个天才政治家的资本!

 

校长孔昭绶、学监方维夏与学校老师紧急磋商后,竟然同意了毛泽东这是个既大胆又冒险的计划!

 

十一月的天黑得很早,才傍晚六点多钟,天色已全暗了下来。学校里的办事人员这时都听从“学友会”总务毛泽东的指挥。待溃军在暮色中慢慢蠕动,距离伏地不远时,他就命令警察在山头鸣枪,其余持木枪的同学,便大放爆竹,齐声喊:“傅良佐逃走了,桂军已经进城,缴枪没有事!”

 

山头上的三响枪声,划破了夜的宁静,写着“桂”字、“湘”字、“粤”字的灯笼一同点燃,瞬间漫山遍野,一片灯火,紧接着又是一阵排枪,山里还吹响了进军的号角,随后,是一路路的学生、夜校的工人和附近的农民们一同把鞭炮放在洋油桶里点燃,就象无数架机关枪打响一样,大爆竹在桶里点燃,就象手榴弹爆炸的声音,到处枪林雨弹,炮声连天,就象一场真正的激战。

 

听到这彻天的枪炮声,看到这严峻的阵势,溃败的北洋军,个个吓得两腿哆嗦,只顾拼命逃窜,竟没有一个人开枪还击。因为饥寒交迫,没跑几下,他们很多都软绵绵、轻飘飘地瘫下了。

 

一阵枪炮声过后,毛泽东派出两个同学,装扮成桂军的口气,用桂林话喊话。后来双方都派人进行了交涉,最后这支溃败的北军不明就里,统统都缴了械,当晚,溃军就露宿在第一师范的前坪,第二天由商会派发了路费,遣散回了北方。

 

24岁的毛泽东通身是胆,没有一支枪,不死伤一个人,就逼降了一支3000人的部队,湖南一师的校志里记载过此事。这一战,堪称他军事生涯的得意之作,可在后来,他老人家在闲谈中提到这事,只是轻描淡写说:“搞军事,那才是第一次呢!”

最新文章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