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时代头条 > 正文

文林:陇南巿启动乞巧女儿节申拫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

陇南西和七夕节(乞巧节)是中华传统民俗文化领域中的一朵奇葩,具有丰富而深邃的民俗文化内涵。陇南西和七夕节(乞巧节)根植于人文始袓伏羲诞生地,起源于古老秦人对女性首领“女修”的崇拜仪式,是从2000多年历史积淀中凝炼而成的文化现象。一年一度七天八夜的乞巧活动,以原生态的表现形式,集信仰崇拜、民间传说、诗词歌谣、音乐舞蹈、才艺展示、工艺美术和劳动技能等为一体,活动程式完整,韵律纯正,规模宏大,在全国绝无仅有。2006年12月,西和县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乞巧文化之乡”,2008年6月,七夕节(乞巧节)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2014年8月,陇南市启动了陇南西和七夕节(乞巧节)申报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甘肃省文化厅向文化部呈报了《关于推荐七夕节(乞巧节)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请示》。

陇南西和七夕节(乞巧节)

申报世遗的意义

陇南西和七夕节(乞巧节)申报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关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让文化遗产活起来”的指示要求,是保护传承文化遗产、讲好中国故事、添彩美丽中国的重要举措,也是响应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以行动谋求平等、发展与和平”主题号召,落实中国政府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共同推进世界妇女事业发展的实际行动,更是展示责任担当,共圆“女儿梦·中国梦”的具体体现。

(一)陇南西和七夕节(乞巧节) 申报世遗,有助于加快推进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和陇南特色文化大市建设。陇南市位于陕甘川三省交界处,素有“秦陇锁钥、巴蜀咽喉、陇上江南”之称, 是中华人文始袓伏羲的诞生地、大秦帝国的发样地,既处于丝绸之路文化的辐射带,又处于蜀道和茶马古道文化的交汇带,既有华夏民族大文化的同源性,又有特殊地理和民族变迁形成的地域文化和民俗文化的独特性,历史底蕴厚重,文化特色鲜明,发展文化事业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通过申报世遗,使陇南西和七夕节(乞巧节)这一古老传统民俗活动走出甘肃、走进全国、走向世界,成为宣传、展示陇南独特文化的一张新“名片”,提升陇南的对外知名度,推动陇南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

(二) 陇南西和七夕节(乞巧节)申报世遗,有助于乞巧文化的活态传承。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社会现代化的日益加快,作为农耕时代文明典型标志的乞巧文化面临着巨大的冲击,乞巧文化的传承保护已经成为了当务之急、发展之需。通过申报世遗,进一步在世界范围内宣传推广乞巧文化,让更多的人认识了解乞巧文化,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到传承保护乞巧文化的行列中来,将乞巧文化纳入世界非遗保护的范围,注入世界非遗保护的新理念,让乞巧文化在国际最高层次得到

更好的传承与发展。

(三)陇南西和七夕节(乞巧节)申报世遗,有助于加强乞巧文化的生产性保护。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通过申报世遗,让深藏在陇南大山里的乞巧文化活起来,利用留住乡愁、寻找记忆,展示民俗文化的独特魅力,挖掘乞巧文化内涵,打造乞巧文化品牌,变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群众增收致富,让广大人民共享精神文化发展成果,同时在生产实践中真正达到保护与传承,实现乞巧文化遗产保护的“自我造血”。

(四)陇南西和七夕节(乞巧节)申报世遗,有助于推动世界妇女事业发展。通过对乞巧文化的传承保护、创新发展和宣传推介,乞巧文化的内涵不断深化,所蕴含的普世价值进一步得到彰显,乞巧文化所体现的争取平等、自立自强,追求理想、奉献社会的生活理念,充分展示了乞巧女儿自觉奋争、追求卓越的价值取向,这与国际维护妇女权益、促进妇女发展的宗旨是相一致的。成功申报世遗将有助于让乞巧文化成为传承中国女性智慧、美德、技艺的大载体,成为树立女性自尊、自信、自立、自强意识的大课堂,成为抒写“女儿梦·中国梦”的大舞台,为促进世界妇女事业的全面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让广大女性生活得更健康、更幸福、更有尊严。

陇南西和七夕节(乞巧节)在申报

世遗方面所做的基础工作

陇南西和七夕节(乞巧节),是保持原初民间信仰、祈求技艺与智慧、交流生存和生活体验、争取女性社会地位和生存权利的古老民俗文化。陇南市委、市政府立足于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和良好的自然生态禀赋,围绕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和陇南特色文化大市建设,在坚持乞巧文化传承保护的前提下,促进乞巧文化与产业结合、与妇女事业发展结合,使乞巧文化所蕴含的潜能逐步得到释放和升华,为申报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打下了坚实基础。

1、开展对乞巧文化的普查建档。政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成立由专家和专业人士组成的工作组,深入西和、礼县的乡镇、村落全面开展乞巧文化资源普查工作,积极做好普查资料的整理、研究与重点调查工作,对有乞巧活动乡镇的生态、农耕、工匠、交易、交通、服饰、饮食、居住、家族、村社、婚俗、丧葬、信仰、游艺、歌舞、医药等二十几个方面进行了系统搜集、梳理、归类、编目、建档和存储,对重点乞巧点进行了七天八夜跟踪摄影、摄像拍摄,为乞巧文化的保护和研究创造条件。

2、制定乞巧文化保护标准和规划。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明确职责、形成合力;长远规划、分步实施,点面结合、讲求实效”的原则,分年度、有重点逐年加大了投入,健全了乞巧文化名录体系。目前西和县、礼县有15个乡(镇〉、300余村、450多支民间乞巧文化队伍,30多万人参加每年一度的乞巧文化活动。制定乞巧文化保护标准和保护规划,大力推进乞巧文化传承基地、传习所建设,从文化内涵、发展方向、机制建设方面进行了多维、全面的传承保护,实现了人人参与、关心、支持传承保护乞巧文化的良好氛围。

3、构建乞巧文化传承人体系。西和县建立了乞巧文化传承人支持管理办法,除落实发放省市对传承人补助金外,县政府每年投入一定的资金鼓励支持。建立完善了传承人认定制度,扶持培养了一大批乞巧文化传承人,已认定命名乞巧传承人省级3名、市级23名、县级113名,命名“乞巧世家5户”、“乞巧之家”10户和一批“巧婆婆”和“巧媳妇”。积极开展师徒传承、团体传承、学校教育等多种形式的传承培养活动。组建“校园乞巧艺术团”对各学校老师开展乞巧文化历史、乐理、程式等方面的培训。西和县现正在加强与省非遗中心的衔接,积极申报一批国家级乞巧传承人,努力构建乡、县、市、省、国家级乞巧传承人网络体系。

4、加强乞巧文化理论研究。加强对乞巧文化深度挖掘和理论研究,整理出版了《西和乞巧风俗志》、《仇池乞巧民俗录》、《中国(西和)乞巧文化高峰论坛学术论文集》、《西和乞巧歌》(中英双语版)、《西和乞巧节》(赵逵夫著)和《关于七夕乞巧节的依法保护与科学保护一一以国家级“非遗”甘肃西和乞巧节为例》(乌丙安撰)、《<西和乞巧歌>留给我们的宝贵记忆》(陶立墦撰)、《西汉水上游乞巧及乐舞研究》、《西汉水上游之乞巧民俗》等学术专著30余部。召开了四次乞巧文化学术研讨会, 形成了 200多万字的乞巧文化学术成果。2014年,由赵逵夫教授领衔,筹备成立了甘肃省乞巧文化研究会成立,创办了《中国乞巧》杂志。

5、不断举办高层次节会。近几年来,西和县不断举办以乞巧文化为主题的高规格大型节会,着力提升打造“中国乞巧女儿节”文化品牌。2006 年7月举办了首届仇池山歌文化艺术节;2007年8月举办了第二届中国乞巧文化旅游节,创作编排了大型民俗歌舞剧《七彩的传说》;2010年8月举办了第三届中国乞巧文化旅游节,演出了大型音乐舞蹈诗《印象七夕》,同时举办了乞巧歌比赛、乞巧民俗文化展、乞巧文化旅游产品展等活动;2012年8月举办了第四届中国乞巧文化旅游节,活动涵盖乞巧文化遗存成果展、乞巧之乡刺绣剪纸展、甘肃省女性书画家邀请展、乞巧动漫展播、乞巧文化旅游产品展及民间乞巧活动展演等;2013年8月在北京举办了第五届中国(西和)乞巧文化高峰论坛,全国著名民俗学者云集京城,就陇南西和七夕节(乞巧节)的保护、传承、发展,进行了广泛而热烈的讨论;2014年8月在北京举办了规模空前的第六届中国(陇南)乞巧女儿节与妇女发展国际论坛,邀请了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关工委主任顾秀莲,原全国政协副主席、中科院院士王志珍等16位国家及部委领导,白俄罗斯、加拿大等6个国家的9个国际妇女组织代表,澳大利亚、韩国等22个国家的女性驻华使节以及12个民俗专家和23个妇女事业研究专家出席,此次论坛国际化程度高,叫响了“女儿梦”,把传承保护乞巧文化与推动妇女事业发展有机融合。

6、深度研发乞巧文化产品。支持鼓励一批文化企业发展壮大,组建成立了西和县乞巧文化发展公司和西和县龙池麻纸文化产业有限公司,策划研发了“乞巧坊”10大系列200多个产品,建成了西和县乞巧文化产品旗舰店和遍布全县各乡镇的文化集市。在西和县的5个乡镇42个村成立村级标准化“乞巧坊”剌绣协会,并纳入全县妇女职业培训,大规模开展剌绣培训,培训妇女2000多人,吸纳广大农村妇女从事剌绣女红,不断提升制作技艺,带动妇女就业近万人。

7、大力发展乞巧产品电子商务。依托乞巧文化品牌,西和县开设了 80多家“乞巧坊”网店和“西和乞巧”电子商务综合服务平台,成立了县乡两级电商协会,组建乡镇乞巧文化产品旗舰店,发展村级网店,逐步完善电子商务网络体系,让乞巧文化产品网店遍布西和县各个乡镇和村落,成为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新突破。并通过对全县世纪商城网店的集中管理,开设了世纪商城——西和馆,形成了集自有平台、第三方大宗网络销售平台、网络零售平台等为一体的乞巧文化旅游产品网络销售模式。

8、持续推进乞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在西和县长道镇小城镇建设总体规划中,将乞巧民俗村、民俗街、乞巧文化传习所、标志性建筑、乞巧文化节点打造纳入规划建设。实施民居改造工程,对国家4八级景区晚霞湖周围的村落和民居进行改造,融入乞巧文化元素,建成了姜席镇谢庄村、姜窑村等一批乞巧文化民俗村和乞巧民俗文化展馆。沿省道推进乞巧文化长廊建设,完成沿线乞巧主题文化景观、文化墙、品牌标识、绿化美化、太阳能灯饰、村镇名牌等文化配套设施建设。在西和县城、长道镇大寨村、晚霞湖景区、石堡乡包集村、姜席镇谢庄村、大桥镇龙凤村建成了6处乞巧文化传习所。对2014年全国百名女性书画作品邀请展上的书法作品进行遴选,筹划刻建碑林,依托乞巧文化和女性主题,建成全国著名的女性书法主题人文景观。

9、促进乞巧文化与妇女事业的融合发展。 围绕乞巧文化与妇女事业发展,陇南市大力支持和鼓励广大妇女积极投身文化事业,扶持培养了一大批女作家、女书画家、女电商、女企业家。在2014年北京举办的第六届中国(陇南)乞巧女儿节与妇女发展国际论坛上,举行了陇南妇女事业发展二维码图片展和陇南市十佳妇女电商颁奖仪式。充分利用农村妇女小额贷款等优惠政策,对妇女就业、创业、发展文化产业等提供政策扶持和金融支持。

10、完善乞巧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在深入挖掘乞巧文化内涵的基础上,通过编故事、立牌子、题诗词、刻字画、建雕像、冠新名等多种方式,把乞巧文化元素规划编制到景区打造的各个环节,赋予景区更多乞巧文化内涵,重点打造西和县晚霞湖、云华山、凤凰山等名牌精品景区和线路,成功创建了晚霞湖国家4八级旅游景区,积极融入关中一天水一陇南大旅游圈。通过招商引资,签约了总投资为3亿元的白水河乞巧文化产业孵化园建设项目,现已落地实施。在西和县城和景区命名了一批以乞巧为名的星级酒店宾馆、星级农家乐、美食街、大型购物商场和特色旅游产品店,形成“吃、住、行、游、购、娱”一条龙的乞巧文化休闲娱乐产业体系,旅游业经济效益节节攀升,2014年西和县实现全年接待游客62万人,创综合收入2.8亿元,文化旅游产业迈上了良性发展的轨道。

11、全面开展乞巧文化宣传推介。邀请中央、省、市主流媒体来陇南市、西和县开展调研采访活动,各大主流媒体刊发了大量的乞巧文化专题报道,制作了一批乞巧文化电视专题片,如《寻找失落的女儿节》(2010年8月在CCTV10 探索发现栏目播出)、《乞巧·西和女儿梦》(2014年6月在CCTV文化中国栏目播出)、《西和乞巧专题片》(2014 年8月在CCTV7播出)、《美丽乡村·乞巧西和》(获2014年CCTV电视旅游节目二等奖)。2014年在省政府新闻办举办的新闻发布会及北京举办的国际论坛当天,邀请了60多家主流媒体参与宣传报道,新华网、每日甘肃网进行了全程直播,人民网、中央电视台等第一时间进行了视频宣传, 产生了广泛的传播效应,并充分运用陇南发布及各县(区)发布等新媒体、微媒体,以“切片”式持续宣传,形成了强大的网上舆论声势。在国际论坛上,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关工委主任顾秀莲,为巴基斯坦国家妇女地位委员会特别代表乌兹玛'努拉妮、吉尔吉斯斯坦国家妇女大会主席阿科巴格舍娃、韩国国家妇女协会联盟秘书长金玄玉等3人颁发了“中国(陇南)乞巧文化宣传代言人”荣誉证杯,为澳大利亚驻华特命全权大使孙芳安、赞比亚驻华特命全权大使姆瓦佩、乌拉圭东岸共和国驻华特命全权大使罗萨里奥,波特利、吉尔吉斯斯坦驻华特命全权大使巴克特古洛娃等4人颁发了“中国(陇南)乞巧文化宣传大使”荣誉证杯。

(摄影:哈学贤 哈彬)

文林:陇南巿启动乞巧女儿节申拫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

陇南礼县永兴乡文家村课寨里民居

文林:陇南巿启动乞巧女儿节申拫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

礼县永兴乡课寨里迎巧场景系列之

文林:陇南巿启动乞巧女儿节申拫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

文林:陇南巿启动乞巧女儿节申拫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

文林:陇南巿启动乞巧女儿节申拫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

文林:陇南巿启动乞巧女儿节申拫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

文林:陇南巿启动乞巧女儿节申拫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

文林:陇南巿启动乞巧女儿节申拫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

文林:陇南巿启动乞巧女儿节申拫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

文林:陇南巿启动乞巧女儿节申拫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

来源:陇南文艺精品推介平台

〓〓〓〓〓〓〓〓〓〓〓〓〓〓〓〓〓〓〓〓〓〓

关注陇南生活网微信公众账号每天获取更多陇南新鲜事!

关注方法:

1.搜索微信公众号:陇南生活网

2.添加微信号:www0939net


最新文章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