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时代头条 > 正文

2011越野中国罗布泊·黑戈壁探险队手札四—罗布泊北沿至库姆

2011越野中国罗布泊·黑戈壁探险队手札四—罗布泊北沿至库姆

2011越野中国罗布泊·黑戈壁探险队手札四—罗布泊北沿至库姆

10月5日: 晴 风力1~2级 24℃~4℃ 全天行驶里程约350km

早晨4:20,宾馆服务员开始琢个房间打电话叫早。在大堂中年龄最大的队员,也是探险队队长之一的王连宝正在让高玺给大家分发烧饼和哈尔滨红肠。天气很冷,一个小时后,车队披星戴月地出发了。

2011越野中国罗布泊·黑戈壁探险队手札四—罗布泊北沿至库姆

在途经玉门关遗址时留下大家参观,我们与张培月车组前去玉门关收费站缴费,离开敦煌150公里左右到达玉门关收费站,每人40元,正在我们交办手续时忽然听到后方车队在电台中大乱,细听才得知有车辆着火,旋即我们车组迅速返回。到现场时看到着火的是一组高玺的011号丰田坦途,这时候火已熄灭。据队员们讲,当时跟在一组后面行驶的是二组队长胡立峰的020号车,是他首先发现了011号车斗中的烟雾,他果断地命令011号停车,同时,用电台呼叫其他车组的队员拿灭火器迅速支援;他和第一个赶到的队员刘宝敏掀开丰田坦途后车斗盖后,发现着火点是备装电瓶,当时火苗已经窜起有半尺多高,被点燃的燃烧物是睡袋和帐篷等易燃品,火舌离满装汽油的油桶只有不到四十公分的距离,急的他们和高玺等人在火中又是用扳手卸电瓶、又是直接用湿纸巾扑灭着火的电线……,阿弥陀佛,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总算是有惊无险。究其着火的原因是塞在备装电瓶旁边的铁锹使其搭火短路引起的。其实在组织大车队的活动时不出事故是不可能的,不管是队内出现,还是与外界;以我的经验来看它出现的愈早愈好,这样可以迅速地提高队员们防患于未然的警惕性;还有就是车辆改装要科学合理;同时,我们日常要养成好习惯,比如胡立峰就是一直把一个多用扳手放在随手可得的地方,这样做会在突发事件来临时节省很多时间;再有就是反映要迅速,不能慌乱。其实最应该庆幸是当时我们是在夜间行车,如果在白天,最初的烟雾是很难发现的,当你看到火苗出现时已悔之晚矣。“羌笛何须怨杨柳,西出阳关无故人”,这只团队已经超越了故人的概念,完全就是亲人了。

2011越野中国罗布泊·黑戈壁探险队手札四—罗布泊北沿至库姆

时间延误了一个小时左右,车队继续前进,8:20我们来到了敦煌雅丹,太阳已经高高地升起,原计划是在这里让队员们拍摄日出的。先于我们到达拍摄雅丹日出的游客所乘坐的出租车有三、四十部,都是桑塔纳轿车,我们这个大车队的到来立即吸引了游客的关注,连工作人员也是草草的收完费后马上加入到与车队合影的队伍。

2011越野中国罗布泊·黑戈壁探险队手札四—罗布泊北沿至库姆

雅丹质地坚硬,呈浅红色,东西长约十五公里,南北宽约两公里,每个雅丹地貌都各具形态,千奇百怪,造型生动,惟妙惟肖。有的像宝塔、像宫殿、像昂首屹立远眺的金孔雀,有的像展翅欲飞的雄鹰、像大海中乘风破浪的船队、像怒目远视的武士,还有的像亭亭玉立的少女……。真是大自然鬼斧神工,奇妙无穷的天然杰作。我们探险队全体队员在著名的“舰队出海”大型雅丹前照了出征后的第一张合影。

按计划我们今天将从这里进入罗布泊,沿疏勒河河谷向西挺进,过八一泉后转向南进入库姆塔格沙漠北沿,然后休息。这时已是十点,我们在敦煌雅丹国家地质公园中要和柏油路说“再见了”。队员们在右转下道前纷纷给四个轮胎降低着气压,这是为走好沙漠路段所做的必要准备工作;目的是加大轮胎与沙漠路面的接触面积和附着力,但不是所降的气压愈低愈好,因为太低会对轮胎造成伤害,减少使用寿命;同时,在转弯时会使沙粒挤进轮胎和轮毂的接缝处,造成漏气的现象;再有,如果转弯过快或紧急刹车时还会产生“脱圈”的现象,即轮胎和轮毂脱离,这样的结果就是翻车。我们建议前两个轮胎降为1.0bar,后两个轮胎降为0.8bar。

2011越野中国罗布泊·黑戈壁探险队手札四—罗布泊北沿至库姆

为了拍摄车队进入罗布泊的宏观场面,我们的丰田FJ率先下道,向相距5公里左右的一个最高的沙山驶去,苏维的驾驶技术还是蛮过硬的,我们很快就站在了制高点。这个沙山的左侧仍然是茫茫的戈壁路面,而右侧是连绵起伏的小沙山。苏维在电台中指挥着车队在面向我们一字排开,他通知大家当拍摄完毕后车队的右队变左前队(所指面向我们的方向),同时从我们所在的沙山前通过。就这样,我们拍摄到一组壮观和有趣儿的画面。之所以壮观,是指车队大有“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之气势;有趣儿,是指很多车辆在转向时好悬互相“顶牛”。槽糕的还在后面,沙山前的路是直抵罗布泊湖底的一条路,路面松软至极,我们的车队因此出现了第一次陷车,而且是大面积的陷车;在团队精神的支持下,大家你拉我拽地又原路返回到了沙山前,从另一侧浩浩荡荡地驶入这片荒漠。

2011越野中国罗布泊·黑戈壁探险队手札四—罗布泊北沿至库姆

 “许多人来了再没能走,留下了累累白骨和谜一般的沉默;许多人走了却还想来,挡不住荒原那神秘的诱惑……”,一位记者曾经这样叙述过罗布泊。1972年7月,美国宇航局发射的地球资源卫星拍摄的罗布泊的照片上,罗布泊竟酷似人的一只耳朵,不但有耳轮、耳孔,甚至还有耳垂……。对于这只地球之耳是如何形成的?科学家们众说纷纭,争论不已,也许对于罗布泊的争论永远都不会结束。

2011越野中国罗布泊·黑戈壁探险队手札四—罗布泊北沿至库姆

时间流走了,

历史漂移了。是什么神奇的力量

使没有生命的瀚海中

生长出“地球之耳”

你想聆听什么?

你在聆听什么?

是关于你那神奇的种种猜想?

还是有关你缤纷传说的繁多争议?

若不是这汪清泉,

谁能想象这瀚海

曾是个“泊”。

你会是这沙海的最后一滴眼泪吗?

你会随着无情岁月漂走吗?

……。

这又是一位哲人曾经使用过的语言。

2011越野中国罗布泊·黑戈壁探险队手札四—罗布泊北沿至库姆

言归正传,我们的车队在行进中慢慢地又编好了队形,戈壁的路很好走,虽然本无路,头车按照GPS指引的方向行进就可以,后面的车按前车的车辙方向走就没有问题;这样,路就形成了。戈壁上的新、旧车辙是这样辨认的,在黑色的戈壁上,当车轮刚刚压过的地方是黄色的车辙,如果是旧车辙会有一层黑色的灰尘覆盖。在这样的情况下行驶时,切记车辆速度不要太快,因为广阔的戈壁上视野虽然很好,天气晴好的情况下目视距离能达到二十公里以上,人、车又罕见,周围没有任何障碍物,但看似平平的路面上会有自然水沟的不时出现,有的还很深;如果速度过快,措施又不当极易造成翻车;其实及时发现它们也并不难,当你看到黑色的戈壁远处有一条比周边颜色深的延伸带时,OK,那就是它了。另一个原因是戈壁中有大量的小型戈壁龙卷风,它们就像鬼魂般时隐时现,它的移动速度很快,这才是我们致命的“杀手”。我和新疆的老司机以及相关专家曾经探讨过,新疆的戈壁在上午九点至下午五点这段时间为戈壁龙卷风出现的高发期,夏季犹多,它的瞬间风力能达到十级左右。用气体流体学的原理可以解释这种危险现象,如果是卡车等质量大、行驶速度慢的车辆碰上戈壁龙卷风时可能充其量也就是摇晃一下。如果是轿车,它因底盘低而平滑,气流进入的还少些,同时可以高速流出,相对车顶的高速气流所产生的正压也有限,因此其在高速行驶时一般也不会产生气垫效应,即发生事故的可能性也小。但是越野车得情况就完全不同了,当越野车行驶在视野开阔、周围和两旁没有树木等参照物的戈壁上时,我们会不知不觉中将车速不断地提高,那么在空气中高速运动的越野车的外形结构就为其创造了不稳定条件;程流线型的越野车前部、顶部可以让气体平滑高速通过,要知道,问题出现在我们的底盘下,越野车的底盘是凹凸不平的,其中构成最大影响的是前桥、分动器和后桥,高底盘可以容易让大量高速气流进入,当高速气流流经底盘凹凸物时会产生涡流(即气体转圈),涡流的出现严重阻滞了气流的流出速度;车速越快则这种现象就越突出,这种现象符合了气体流体学的定律:当气体流速快,压力低时,反之压力就会升高。高速行驶的越野车其部分重量是由底部不稳定气流产生的上升力所承担的,这也就是所谓的气垫效应,当其出现时会使车辆稳定性变得极差,如果遇到横向力时即可突然改变我们原来的行驶方向,这就会造成平路翻车,也正是这种戈壁龙卷风经常造成我们的越野车平地翻车。当车队在戈壁上快速前进时我一直在关注着两边是否有龙卷风出现,它可比水冲沟厉害,在此也提醒将来去新疆驾车的朋友们注意。

2011越野中国罗布泊·黑戈壁探险队手札四—罗布泊北沿至库姆

队员们很是兴奋,边走边拍照,在经过八一泉前我们变成了车队的尾车,时不时地催促着“开小差”的车跟进。中午一点,我们在进入库姆塔格沙漠前吃了简单的午餐。

2011越野中国罗布泊·黑戈壁探险队手札四—罗布泊北沿至库姆

下午车队向南驶入库姆塔格沙漠北部,此时我们行进的速度变得慢下来了,一个方面是新手们陷车几率增多,要不断地投入到救援之中;另一方面是大家开始停车挑捡风凌石,呵呵,捡吧。古人云:园无石不秀,斋无石而不雅,厅无石而不华,居无石而不安也!大家的心情我完全理解,何况来之前我也曾答应过给女儿带几块回去的。为什么要捡呢?因为风凌石是我国大西北最具特色的奇石,该石头生长在戈壁的风沙口地带,石块的一部分埋在地面松散的沙粒中,这样长期裸露在外的部分就会形成一个磨光面,此后,由于风向改变或石块翻转,就会形成另一个磨光面,这样在两个磨光面之间会出现一个明显的棱,成为一块单或双棱石;风沙的磨蚀仍在继续进行,于是之又可形成为三棱石或多棱石,风凌石的棱角多少完全取决于风向的改变和石块翻动的次数。这里的气候条件十分恶劣,年平均降雨量仅为37毫米,蒸发量却达3800毫米以上;此外这里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且全年平均风速在每秒5米以上,每秒17米以上的飓风可达两个月,岩石的风化在这里就会变得十分迅速。经上亿年的风吹、雨凌、侵蚀,其千姿百态的造型就具有了奇石的瘦、漏、透、皱、清、丑、顽、拙、奇、秀、险、幽等十二个方面的特点。风凌石基本上分为石灰岩、花岗岩和玛瑙质等几个大类;玉化风凌石是其中的上品,因为首先它就是一块玉石,再经吹蚀和磨蚀而形成独特的造型,此乃为众多奇石中的一朵奇葩。风凌石颜色可分为:乳白、粉红、淡黄、漆黑等;其质地不亚于:玉髓、蛋白石、碧玉、石英、木化石。多数风凌石两头尖而不锐,表面非常光滑;它既是当今城市家庭摆设装饰的选择,同时也是收藏升值和馈赠亲友的理想纪念品。近几年,因其身价的大幅提升而趋于稀缺,目前已被国家明文禁止采挖。

2011越野中国罗布泊·黑戈壁探险队手札四—罗布泊北沿至库姆

2011越野中国罗布泊·黑戈壁探险队手札四—罗布泊北沿至库姆

在岁月的长河里,世事万象皆如轻烟散去,唯有风凌石这样的石头汲日月之精华,聚山川之灵气。真可谓每一块风凌石都是一首诗,一幅画,一曲诗情画意的乐章;她因无声而平实恬淡,她因凝固而悠远永恒。我认为拥有此物不在多,顺手捡几块有缘的就成,其实是缘是份也不能说得明道得白,只是当时入眼了就好。

2011越野中国罗布泊·黑戈壁探险队手札四—罗布泊北沿至库姆

2011越野中国罗布泊·黑戈壁探险队手札四—罗布泊北沿至库姆

下午五点,我们选择在沙漠中一片平坦的地方露营了,这里海拔高度888米,风速0。趁着车队排列停车和搭建营区的空挡,我和裴放爬上对面的一个未完全风化的小碎石山上架设好录像机,准备“豁”出去60分钟的一盘带子拍摄我们露营时的壮观和忙碌的景象。各组的队员们在该组组长的指挥下都在按要求停放着车辆,第一对车辆我们要求车尾相距在15米左右,即中间通道的距离,其它车辆依次停放,各车的间距保持在2米左右,避免相互开车门时产生碰撞;另各有2辆车停放在准备搭建营地的上、下风口方向;各车的车头都背对着营地,这样便于扎营后拿取物资。队员们在车辆停放妥当后纷纷熄火、并拉紧了手刹,关闭车灯、车载电台,同时关好了车窗;按我们的要求认真填写完当日的行车记录后,带好钥匙、手台,降下旗杆并将旗子绑好;然后开始选择本组四车的正中心共同搭建他们的公用帐篷,其中有纱网帐、天幕,最后开始各自搭建个人帐篷。我们将车停在下风口的位置,在准备收摄像机前我已经闻到了营区内飘过来的阵阵肉香味道。

2011越野中国罗布泊·黑戈壁探险队手札四—罗布泊北沿至库姆

拍摄露营区也是不能少的素材,我从头走到尾,看到七、八十米长的营区就像是城市中的小吃街,里面帐篷整齐,营灯闪耀;大家煎炒烹炸地忙得不亦乐乎。1组孙英杰在做水煮牛肉等菜肴,居然葱姜蒜齐全;2组吃的是麻辣烫,我嫌麻烦就绕到了3组,这里逮吃,张卫东做的铁板烧中的肉是腌好的上品牛肉,连调料汁都是从北京做好带来的;我看到4组也在炒菜;5组是炸酱面,酱是宁玉龙的三姑给特意炸的,组长李万红正在炒豆干芹菜呢;6组是烤各种肉串,在这里我着实没少吃,他们见我没把自己当外人,呵呵,还邀请我明天晚上过来吃涮羊肉呢……。白酒、葡萄酒都喝了,肚子也吃饱了,剩下就是喝啤酒聊感受了。此时月朗星稀,我们穿着短袖体恤,将光着的双脚插入温热的沙子中,侃过天南地北后感慨起来:人生在世,能有多少人向我们一样志同道合地走在一起,而且享受着此时此景的欢乐时光?庆祝一下吧,大家燃放起信号弹;纪念下这难忘的记忆吧,马强、马军兄弟等放起了孔明灯……。晚上十一点半,我钻进了睡袋开始记日记,伴随着营区中的鼾声,想着大家是真累了的同时也进入了梦乡。

敬请期待下一期探险队手札日程分享

【进军罗布泊湖心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