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时代头条 > 正文

广州高架路不是败笔但需补课

迦见

评论眼:与东京、香港乃至上海、北京的高架桥相比,广州的立交桥有其特点,也存在明显的短板。这种局限有些体现于硬件的设计理念和规划上。对于商脉的维护,香港不仅在高架路规划、设计上周密论证,而且在后期细节上极为考究,比如何处安排行人天桥(连廊)、何处设置斑马线(行人引导指示牌)等,都尽可能极尽所能,将高架路对购物便捷性、舒适性的负面影响降到最小。再如隔声问题,在香港、东京等城市,隔声设施一定是高架路规划设计之初就必须“伴生”的要素,不存在“先建设、后治理”的问题。这一点上,广州亦要尽快补课。

最近报载,广州将投入八千万元对主城区高架桥安装隔声设施,目前正在对工程进行招标。其主要区域包括内环路沿线、昌岗立交、南洲高架等,而其方式包括对高架桥安装隔声屏障、沿线安装隔声通风窗等。

这是一项实实在在的德政工程。之所以说“德政”,并不是谬赏,而是说这一工作原本早该落实,因为它与受影响市民的生活质量息息相关。这些二十年来与高架桥比邻而居(有些甚至是“咫尺之遥”)的街坊多数是低收入群体,在目睹城市高速发展的同时,也直接承受了“发展的代价”。他们的痛苦,任何人从内环路上呼啸而过时,都不难感同身受。这些年,广州陆续开始对这些路段进行隔声改造,前两年更是计划为此投资数亿元。政府所进行的这项“补偿性投资”,虽然姗姗来迟,但精确瞄准了特殊群体的“底线民生”之困,此可谓“德”焉。

对这一事件的讨论上,不少人认为,广州的内环路等这一批高架桥,虽然曾经对城市交通起过积极效果,但事实证明负面效果也不小,是城市建设的败笔,比如造成城市格局的逼仄、造成人民路中山路等传统商业旺地“商脉”的中断等。

这种观点有其道理,广州城市格局的逼仄、人民路中山路商脉的风光不再都是事实,与贯穿全城的内环路高架桥恐怕也存在一定因果关联。但历史没法假设,我们不可能设想如果广州没有内环路,人民路和中山路是否一定就能在城市中心东移的大背景下,仍然繁华如昨。我们只能用现在能够感知和证实的事实,来验证既有的合理性。最明显的莫过于,内环路迄今为止在广州城市交通上仍然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上内环”依然是广州人想避开城区拥堵路段、走捷径的首选。而从国际发达城市的经验来看,但凡人口稠密的大都市,均必须在城市交通系统上突破平面思维,而进行立体的架构,或入地(地铁)、或上天(高架)。

当然,与东京、香港乃至上海、北京的高架桥相比,广州的立交桥有其特点,也存在明显的短板。这种局限有些体现于硬件的设计理念和规划上。比如,与北京高架桥的横平竖直、气度开扬相比,广州高架桥堪称因地制宜(有时甚至是“因陋就简”),从而很多时候与城市原有建筑“无缝连接”,留下权宜仓促的后遗症,但从另一方面则也避免了北京一些高架路段的大而不当、华而不实。

这种局限有些又体现于软件的后期管理和利用上。比如,与香港、东京同样密集却不失美观的高架路相比,广州的高架桥曾长期给人留下破旧、阴暗、廉价的视觉印象。种观感随着前几年广州亚运前夕城市整治工程的完成而有了明显改善,高架路的“美化”和“亮化”效果显著。又如,对于商脉的维护,香港不仅在高架路规划、设计上周密论证,而且在后期细节上极为考究,比如何处安排行人天桥(连廊)、何处设置斑马线(行人引导指示牌)等,都尽可能极尽所能,将高架路对购物便捷性、舒适性的负面影响降到最小。再如隔声问题,在香港、东京等城市,隔声设施一定是高架路规划设计之初就必须“伴生”的要素,不存在“先建设、后治理”的问题。这一点上,广州亦要尽快补课。

作者为资深媒体人

最新文章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