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时代头条 > 正文

天津爆炸事故丨如何火场逃生

据新华网天津8月13日电 8月12日晚11时20分左右,天津港国际物流中心区域内瑞海公司所属危险品仓库(系民营企业)发生的爆炸,截至发稿已造成17人死亡,32名危重伤员,283人入院观察治疗。

为此,我们转发消防专业人士麻庭光的文章,供读者参考。

最近,网上正在流传一份众多记者汇制的《如何火场逃生》,我不能说他们不对,只是觉得他们都是做表面文章,火灾发生了,你该如何如何,这种套路,逃生是巧合,失败者也无处喊冤(都死了,还说啥?),这里我作为消防工程师,谈一谈如何火场逃生。

面对火场危险,逃生是一个不恰当的词,因为这意味着你必须“逃”,才能“生”。正确的说法是存活(Survive),而不是逃生(Escape)。而如果是存活,你必须首先认识到危险,定义好危险,然后才能采取合理的行动。目的是一样的“生”,逃和不逃,效果却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要了解危险,才能正确决策。

那么,什么是火场危险?统计数据表明,火场80%的死者是死于烟气中毒。有毒烟气也有两大类,一类是有毒的致命的,一类是刺激性的,让你晕头转向、无法行动、坐以待毙的。有毒的烟气主要是两种,一种是一氧化碳,一种是氢氰酸(HCN)。一般家庭火灾的受害者多为一氧化碳中毒,而消防队员之死多为HCN。差别在于,一氧化碳中毒过程比较缓慢,而HCN中毒过程极为剧烈。前者需要高压氧仓,可以挽救;后者高压没用,只能用常压氧仓,还需要特效解毒剂,因此经常抢救不过来(比如央视大火的唯一受害者,一位消防队员,貌似典型的氢氰酸中毒,而不是一氧化碳中毒,他在火场时间不长,一氧化碳来不及发生作用)。一般人是不会注意到这两种死法的差异,但我们在逃生准备的过程中,已经不自觉地利用了这一差异。HCN溶于水,而CO不溶于水,所以你在毛巾上洒水,就有着防HCN的目的。当然,还有其他防气管烫伤和防刺激性气体的目的。因为你一旦吸入了刺激性气体,意识就开始迷糊,这时候含水毛巾会帮助你延缓这个迷糊的过程,所以是火场生存的重要一环。

当然,我们之所以采取毛巾洒水,还有一个更重要的目的,防止恐慌。恐慌这个概念,定义历来比较模糊,你遇到灾害就跑(比如范美忠),可以算是恐慌;你遇到灾害就发呆(比如范美忠的学生),也可以算是恐慌。如果在灾害时干些防护准备工作,起码避免了立即陷入恐慌,这是心理学上的好处。多拖延一点时间,会让你有机会重新审视危险,作出更理智的生存决定。很多谣言带来的灾害,是让你产生恐慌情绪,然后通过你慌张的决策,如跳楼(摔死)或跳水(淹死)来产生危害。从词源上说,希腊神话中的潘神是没有武器,永远不会杀人的。可是人们为什么因恐慌而死?危机时刻的决策过程是关键。

国内火场发生的死亡事件,我注意到男女的差异。比如穿烟而逃,是一个火场行为学的难题,是否要穿烟而逃,取决于你对环境的熟悉程度,以及你的性别。一般而言,男性比较勇敢,所以因穿烟而逃而毙命的比较多;女性比较保守,所以因为不敢穿烟而逃而毙命的比较多。我们不能简单判断穿烟而逃好还是不好,关键是保护好自己的口鼻,行动或等待,都是合理的,取决于危险的程度和外来的救援。我从不指导别人如何逃生,只是告诉你危险是什么,自己决定,相信本能。

逃生还是救火?这是一个不合理的问题。一般来说,我点的火,我当然要救;不是我点的火,我也不知如何救,所以逃生第一。是否能够救火,取决于你对火场危险(蔓延速度,代表着你的生存能力)和灭火器能力(是否能够灭火?)的把握。如果是危险品仓库,打死我也不救;如果是常规燃料,而且是熟悉的环境,我根本就不会想到要逃。所以,这个问题没有答案,任何答案都是可行的,都是取决于现场实际情况的,没有深入探讨的必要性。当然,统计资料表明,男人多救火,女人多逃生,这是有生理学依据的,所以还需要考虑性别差异。

不论逃生还是救火,都不要忘了报警。现代社会的燃料日趋复杂,见火而逃的可能性越来越大。古人为什么不会见火而逃?第一,他们的燃料简单;第二,他们的火场灾蔓延速度稳定,不存在很大的意外;第三,他们从小就弄火,人人都玩火,不存在对火的恐惧或担心。现代人如果不抽烟,连一根火柴都没有,自然就没有那种对火情的熟悉程度,所以见火而逃,只会越来越多,这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常识教育问题,不是某个人的问题。这不是你的问题,而是社会的科普教育问题,发达社会是通过校园科普教育来弥补这些生存技能的缺失,中国进入发达社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发达社会民众素质的一项指标是消防观念,及其背后的安全意识。所以,你逃不是你的错,而是教育体系的错。

我国舆论通常鼓励当事人灭火。问题在于,舆论没有告诉你,燃料的类型、方式、大小都会对灭火过程产生影响。而灭火剂的种类、数量和性质,也对灭火效果发生影响。经常可以看到几十个灭火器扑灭不了引擎火和深度燃烧火(比如新疆德汇大火的扫把着火,是无论如何都不能用干粉灭火剂扑灭的,因为这是一类特殊的灾害,俗称Deep-seatedfire)。所以,如果你不是经过训练,不要指望救火成功。当然,如果在自己的家里,你是不会放手不管的。关键在于,现代社会的发展,无论如何都需要消防队员的参与。哪怕你灭火了,也需要把消防队员叫来,保证不会复燃。所以,遇火报警,责无旁贷。所有失控的火灾,都是消防队员到场延误造成的,不能让这一延误发生在你的身上。最典型的救火延误,发生在辽源医院大火。

所以,在火场的行动,没有什么是永远正确,除了两点:保护口鼻(自救),立即报警(他救)。如果你把这两条原则守好了,火场就会生存。否则,任何作法都不够保险。最愚蠢的,莫过于因为恐慌,决策失误,自己找死。这样的例子还少吗?

天津爆炸事故丨如何火场逃生

吹毛求疵:这一张科普图想示意成功的逃生,可是不成功。因为没有保护好口鼻。火场辐射的危害,要远远低于烟气毒性的危害。

来源:科学网博客

作者麻庭光,系俄克拉何马州立大学消防与安全技术系助理教授

天津爆炸事故丨如何火场逃生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