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时代头条 > 正文

带着妻儿住苗寨--华天集团驻花垣扶贫工作队队长王鹤友扶贫故事

“儿啊,你从来没干过农活,怎么吃得了偏远苗寨那份苦?”母亲担心他的能力。

“你没做过几次饭,去农村工作怕成问题哟。”妻子担忧他的生活。

“爸爸,去去,想你……”儿子还在牙牙学语,零碎的语言也充满了对他的不舍。

然而,他把驻村扶贫作为崇高的政治使命来践行,说服家人,携妻带子,毅然踏上千里扶贫路。

一本日记,演绎“扶贫序曲”

他,名叫王鹤友,39岁,大学文化,共产党员,华天集团常德子公司总经理助理。今年初,与同事陈仕忠一道进驻花垣县排碧乡双龙村开展扶贫工作。

7月28日,在一处烂篱笆边,王鹤友正挥着铁铲帮助一危房户取土建房,几滴汗珠从他眼镜片边淌下。

村部,也是他的住处,一本《民情日记》格外引人注目:

———4月8日,星期三,阴。今天是驻村第一天,集团领导从长沙赶到湘西送我们驻村,并开展扶贫调研。看着这里的秀山、碧水,以及热情、纯朴的村民,我意识到自己真的“嫁”给双龙了……

———6月28日,星期日,晴。今天是周末,但我们任务艰巨,不能休息,得去黄羊养殖基地查看建设场地……

“他有胃病,因工作经常不准时吃饭。为让他安心工作,妻子带着儿子也来到村里陪着他,同时照顾他的生活。”村支书施长兴说,“他3个月时间仅回家一趟,说是取生活用品,结果把老婆‘取’来了,哈……”

“请尝尝我种的豇豆,看好吃不?”说话间,王鹤友的妻子谢迪芳叫大家吃午饭。她是广东一家企业的主管会计,现请假陪在丈夫身边。顺着她的手势看去,地里种着黄瓜、豇豆、玉米等农作物。饭桌旁,王鹤友2岁多的儿子,不时用药液涂抹自己手臂上被蚊子咬起的红肿。

妻子请假随他驻村、女儿一人在衡阳读书、母亲独守安徽老家,诸多难处没有挡住王鹤友驻村扶贫的脚步。正如他在一则日记中说的那样:“看到村民穷得连老婆都难娶进门,我没有理由不让村里的面貌发生变化。”

一份订单,造出“扶贫金锁

“兹有双龙村村民杨再岗,计划养鸡1500只,鸭200只,熏制腊肉500斤,华天集团按市场价于2015年10月收购。双方照此订单履约。”一天,贫困户杨再岗将一份《发展养殖业订单》交给王鹤友说:“有了订单,搞养殖就大胆了。”

“双龙真穷,村民真苦,真的要精心帮他们。”一次,妻子带着儿子到村民施正茂家走访,得知他儿子在外打工、媳妇不堪穷困“跑”了。两老在家既要种几亩地,还照看3个孙子。当她看到几个孩子争着吃酱油饭时,心情十分难受。于是,她把自己种的蔬菜和赶场买来的肉、排骨及饮料给老人送去了一些。晚上,建议丈夫要摸清贫困户的“家底”,真正给他们“雪中送炭”。

王鹤友明白妻子的心情,通过逐户走访、田间调研、组织座谈等形式,编制了《“一户一计”帮扶台账》。村支书介绍,王鹤友和队员陈仕忠为182户村民发放了《发展养殖业订单》,通过与华天湘菜公司商定,为贫困户形成鸡鸭4000多只、腊肉5000多斤的供销链,产值达30多万元。按计划,仅此一项,202名贫困人口可实现人平增收1485元。

一次历险,坚定“扶贫斗志”

狂风骤雨,电闪雷鸣。

7月15日下午,王鹤友安在双龙苗寨的“家”遭受了袭击。“睡房”和“堂屋”的天花板被大风席卷而下。从衡阳赶来看望父母和弟弟、14岁的女儿王悦被吓得半天回不过神来。此时,王鹤友正陪县畜牧局领导在村干部家讨论建设羊场基地的事。

“小妹妹,这地方你住的习惯么?”看着王鹤友女儿腿上一坨坨被蚊虫叮咬的红肿,我们情不自禁地提出这个问题。“还好,还好。”小女孩腼腆的笑容彰显着她的坚强。

“到农村陪我,让你们受委屈了。”

“这沒什么,赶紧把农民的事做好,他们脱贫了,我们就可以回城……”

“老爸,加油!”王鹤友一家人的谈话,充满温馨和责任,丝毫看不出有“苦”的表情、“难”的怨气。他说,温馨的家庭是他的精神引擎,驱使他踏实为民办事。

目前,他已为村里21户落实了危房改造项目;将孤儿施瀚送到保障其学习生活的孤儿院;为6名贫困儿童落实了400元至1000元的助学金;黄羊养殖基地、蔬菜基地建设等正在落实。

最新文章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