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时代头条 > 正文

美国为什么不急于促成TPP谈判?

从2009年11月美国高调启动“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在亚太地区的谈判,到2015年7月31第21轮的成员国部长和首脑谈判结束,TPP谈判持续了六年多时间,至今仍未达成协议。

TPP谈判为何久谈不成?TPP谈判未来将取得怎样进展?笔者认为,以下四个方面非常值得关注。

第一方面,美国国内政治因素阻碍此次TPP谈判达成相关协议。

在12个谈判成员国中,美国具有相当大的谈判权力——部长级会议和首席谈判官会议的日程通常是由美国政府讨论框架,然后通知其他国家加入讨论。美国负责参与TPP谈判的主要部门是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USTR一直积极参与TPP的各轮谈判,并通过各类利益交换推动TPP高标准的谈判方向。然而,美国国内政治问题对谈判产生了消极影响。

一方面,美国面临大选,TPP谈判可能沦为国内政治选举斗争的工具。TPP谈判中一系列富有争议性的议题将触及部分利益集团的核心利益,USTR的谈判为各大利益集团掣肘,势必更难达成协定。

目前,TPP谈判越来越具有政治色彩,越来越多触及国内利益集团的利益和谈判成员国国内重点保护的产业,例如加拿大和新西兰的乳制品市场,日本汽车和大米行业,美国制药公司专利保护等,谈判遭遇挫折是常有的事。

另一方面,TPP与“跨大西洋伙伴关系”(TTIP)被认为是重新塑造全球贸易规则和标准的重要举措,一旦谈成将会是奥巴马政府留下的最大的外交遗产。然而,奥巴马总统处在任期的最后两年,“跛鸭效应”明显,美国国会一般很少在总统最后任期通过其提交的法案。

第二方面,有迹象表明,美国政府似乎并不急于完成TPP谈判。

TPP谈判经过几十轮谈判,除了应对市场准入问题外,在其他问题上已经取得相当大的进展,如在知识产权、保护环境、国有企业公平竞争等方面。

多边谈判面临公众监督,谈判过程越长,国内观众成本(Domestic Audience Cost)越大,谈判成员国达成妥协的压力越大。然而,在TPP谈判过程中,美国完全逆转观众成本效应,借重亚洲地区紧张状态以增加谈判的筹码。

根据媒体泄露的TPP谈判草案,除了越南,各国已经就药品专利过渡期达成初步意向。对美国来说,不急于达成谈判,反而有利于借助中国因素刺激越南进行利益交换。

第三方面,TPP遭遇挫折并不代表谈判中止,其谈判形式面临重大调整。

实际上,成员国已经开始讨论本月22-25日在吉隆坡召开东盟会议时进行新一轮的部长级会议的可能性问题。

TPP谈判至今,谈判形式也面临重大调整,TPP谈判已经呈现出12国整体议程下多路径谈判的趋势。2015年1月份,作为TPP谈判关键环节的日美磋商中,美国日本之间关于汽车进口安全标准、大米进口额度达成妥协,并就汽车零部件关税问题进行磋商,澳大利亚也打算跟日本谈判大米进口问题。

《经济学人》对下一步TPP谈判的形式问题进行了预测,认为可能通过分小组谈判方式,例如原本的P4国家(文莱、智利、新加坡、新西兰)先谈判,达成协议后期待其他大国加入进来。

第四方面,这一轮TPP谈判失利并不意味着美国重返亚洲战略的失败。

TPP谈判被认为是美国实施亚太“再平衡”战略重要的经济手段,有评论将刚结束的这轮谈判称之为“最后谈判”,称未达成协议对中国是“利好”消息。但是,笔者认为并非如此。

美国国会对外关系委员会学者约书亚 ?科兰兹克(Jushua Kurlantzick)撰文指出,TPP谈判失败不表示美国亚洲战略将遭遇失败,尽管谈判失利可能削弱美国塑造亚太地区贸易规则的核心角色地位,但无损于美国亚洲“再平衡”战略。他认为,只要在中国崛起进程中与周边国家在领土上存在争端,亚洲国家势必将继续借重美国以制衡中国。

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就南海争端引发的一系列外交冲突案例可以证明他的判断。对此,笔者认为,中国应保持理智——既不用刻意渲染TPP达成对自身的威胁,也无需因TPP谈判失利而窃喜。(席桂桂,四川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最新文章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