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时代头条 > 正文

从“逼捐”看中国慈善的社会心理基础

从“逼捐”看中国慈善的社会心理基础文/本报评论员 李会

天津塘沽爆炸发生以来,各界人士发动爱心捐款对其进行援助。马云微博则已沦陷,“为什么不给天津捐款”,“首富就应该捐1个亿”,“你不捐款,我再也不淘宝了”……

扫一眼留言的数量,就知道社会上持这种论调的人不在少数。按照《新华词典》的解释,所谓慈善,是指仁慈善良,富有同情心。好搜百科则解释为,慈善是在慈悲的心理驱动下的善举。

而这样的逼捐,与慈善没有半毛钱关系。这些高声逼捐的人,恐怕大多数并未给灾民以力所能及的帮助,这样的行径,打着慈善的名义,既不仁慈也不善良,而仅仅是赤裸裸的仇富,是极端的心理不平衡——你有钱你就必须捐款,你不捐,你就是为富不仁。

在当下,谈及慈善,这还仅仅是扭曲的心态之一。即使是慷慨捐钱的人,也有一部分心态并不坦然。

汶川大地震发生当天,万科集团第一时间捐款200万。部分网友质疑万科“200万不足净利万分之四”。万科董事长王石通过个人博客回应,200万是董事会的授权,且“中国是个灾害频发的国家,赈灾慈善活动是个常态,企业的捐赠活动应该可持续,而不成为负担。”但随着媒体和网民口诛笔伐的加剧,王石个人和万科品牌形象跌至谷底。无奈,最终万科发布公告称董事会决议投入1亿元参与灾区重建。

其实无论是万科还是王石,其最初的态度都本无可厚非,其言也在理。但后续不得不追加1亿捐款,实在是挽回企业形象的无奈之举,这样的“慷慨”捐赠,如何心理坦然?

另有不少名人、企业互相攀比捐款,争相解囊,不过是捐的少了面子不好看。

再从受捐人的心态来看,问题也并不少。

不少受助者表现冷漠,有些是认为社会对自己不公,得到捐助是应当的,甚至还远远不够;而有些则认为捐赠的方式例如拍照、鞠躬等伤害了自尊,反倒对捐赠者产生敌对情绪。

慈善的确是不应该寄望回报,但这种爱的力量应该通过慈善传递,受助者即使不对捐助者有所回报,也应因受到帮助而更加积极地对社会、对比自己弱小的人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

以上种种欠缺,都是普遍存在的。我们这个社会慈善的心理基础,远未成熟。

“做公益和慈善,在我看来是人生一种很大的福报,我们努力的结果,既能帮助自己,也能帮助别人。我们今天捐赠的任何一笔钱,不管多与少,对改变世界甚至别人都是微不足道的,但帮助别人是改变自己,让自己的内心发生变化,更加丰富。”这是马云在今年4月份发表的一篇微博。面对网友言辞犀利的逼捐,马云未发一言。也许对于慈善,他有自己的看法,不争名利、不怕诋毁,只是做自己认为该做的。

如果越来越多的人能有如此笃定的认识并付诸行动,中国慈善将前进一大步。


订阅:微信号cien_offical (或查找公众号“中国产经新闻”)

微博:@中国产经新闻

投稿:cien2015@163.com 讲述,你在产经一线的故事

最新文章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