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时代头条 > 正文

三年千里援青 谱出“天路”赞歌

重症监护科副主任医师屈健民说,在他“援青”的3个月时间里,他参加过六七次下乡义诊。每次都能遇到没有及时医治的病例,一些患者患上寄生虫很多年而不自知,一些患者长期血压过高从不知道,一些患者得了病却当做没病。他们到乡下去,到山上去、到牧民家里去、到藏族寺庙去……这3年时间里,3批“援青”医生无数次下乡义诊,总行程达到近万公里。

3年援青开展多项新技术授人以鱼更授人以渔

在桐乡医生“援青”的3年时间里,都兰县人民医院实现了质的飞跃,不仅开展了多项全新的医疗技术,还在2014年正式升格为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

2012年9月底,市一院第一批“援青”医生来到当地。桐乡医生帮助该院医生开展了多项全新的技术。在当地医疗技术力量相对薄弱,缺乏医疗人才与技术的情况下,13名来自桐乡的医务工作人员各尽其能,均为当地医疗技术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市一院党委书记、主任医师程良忠开展了当地的首例腹腔镜手术,骨科副主任医师陶初华为当地开展了首例骨外科手术,重症监护科副主任医师屈建民为当地医院建设了重症监护病房,麻醉科副主任医师黄修鸿则开展了当地首例全身麻醉技术……

在当地,市一院的“援青”医生往往要克服缺氧等恶劣的环境,才能正常开展工作。程良忠告诉记者,因氧气稀薄,通常在桐乡每天能够做数台腹腔镜手术,而在都兰往往只能做2到3台。“戴上口罩感觉呼吸更为困难,体力消耗也比平时要多好几倍。”

“援青”医生不仅在都兰克服种种困难顺利完成了“援青”任务,还和当地医务人员建立了深厚的友情。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为了尽快教会当地医护人员掌握关键技术,“援青”医生坚持每周安排学术讲座,日常进行教学查房及学术交流。通过交流,他们不只在都兰手把手教当地医生学习相关新技术,甚至把当地医生带到桐乡开展学习、交流。

在3年时间里,都兰县人民医院的医务人员先后数次来桐学习较为先进的医学技术。特别是B超室、麻醉科等医技科室特别重视来桐学习的机会,专程派出了业务骨干。如今,对方一有什么相关问题,还会通过短信、微信等方式与桐乡医生保持联系,遇到疑难杂症也会向桐乡医生求助。 “‘援青’任务结束了,可这门亲戚不能断。”市一院相关负责人透露,从今年起,市一院还将把这种结对帮扶持续下去,发动医务人员以参加志愿者的方式继续开展对都兰县对口医院的医疗帮扶。

三年千里援青 谱出“天路”赞歌

最新文章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