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时代头条 > 正文

市地方海事局力促项目建设振兴水运发展走笔

市地方海事局力促项目建设振兴水运发展走笔

凌津滩项目施工现场。

市地方海事局力促项目建设振兴水运发展走笔

常德港德山港区千吨级码头效果图。

红网综合 据常德日报报道

记者 胡秋菊

人类逐水而居。紧临沅水的常德历来是沅水流域重要的水路交通和物资集散的“大码头”。早在春秋时期,沅水即是楚国通往湘西、四川、云南、贵州的重要通道。水运发达带来经济繁荣,常德自古是“五省通衢”的重要商埠和交通枢纽。

上世纪80年代以前,水运仍是我市主导运输产业。此后,随着铁路、公路、航空等新型运输方式的快速发展,水运逐步没落。

然而,我市具备丰富的水运资源,境内沅、澧两水贯通,航道里程达1753公里,约占全省航道里程的1/10,具备丰富的水运资源。与其它运输方式相比,水运有价格低、载重量大、投资成本较低、绿色环保等无法比拟的优势,对大宗货物长途运输而言,水运无疑是最佳选择。常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又是国家商品粮及棉油基地,大量的农副产品有借助水路外运的需求。

振兴水运迫在眉睫。2013年,我市迈开新常德新创业的征程,市委书记王群提出构建现代化立体化的交通体系,把铁路、公路、水运、空运资源优化整合,缺一不可。市委、市政府对此高度重视,将水运纳入大交通范畴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两年来,市地方海事局抓住机遇,力促项目建设,振兴水运发展,我市码头、口岸、航道等三类水运基础设施项目已陆续完工或开工,常德水运重振雄风的宏伟蓝图已经开启!

沅水航道整治凌津滩项目完工,澧水航道整治下月开工。

航道不畅曾是制约我市水运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市拥有沅、澧两条黄金水道,占据了湖南水道的半壁江山。前些年,由于山洪频发,河床抬高,浅滩增多,通航条件恶化,安全隐患增大。出常德,由沅水向上,晚上根本不能行船。

航道建设是水运复兴的核心和基础。在市委、市政府和市交通运输局、市地方海事局的多方汇报下,沅、澧两水航道整治列入全省“十二五”规划项目,项目业主单位为湖南省水运投资集团,其中沅水浦市至常德航道建设工程2014年10月正式开工。该工程建设由湖南三湘航道建设开发有限公司承担,为了帮助项目顺利建设,市地方海事局专门抽调了一名经验丰富的业务骨干,到三湘公司常德站工作。一年来,他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协调项目征地拆迁、行政审批等过程中出现的难题,加强与地方政府和当地百姓的沟通,受到了公司的一致好评。同时,市地方海事局全力配合项目建设业主做好水情预警、安全维护、航道护航等业务工作,确保了水上施工安全。

9月2日,记者在湖南三湘航道建设开发有限公司常德站了解到,沅水浦市至常德航道建设规模为296公里航道整治及支持保障系统,其中浦市至桃源枢纽段248公里航道按Ⅳ(3)级航道标准整治;桃源枢纽至常德段48公里航道按Ⅲ(3)级航道标准整治,航道通航保证率为98%。项目总投资7.777亿元,其中常德境内常德-桃源-凌津滩枢纽段88公里航道投资约3.5亿元,主要项目包括凌津滩、丁家巷滩、龙头脑群、上钟舫洲滩、下钟舫洲滩和洋洲滩6个滩险整治;建设桃源陬市、汉寿岩汪湖2处锚地管理区和常德马家公式1处简易锚地;建设凌津滩、陬市、桃源、常德4处航道管理站,常德执法大队兼监控通信分中心;并按一类航标配布,并配布建设相应的航标、示位标及宣传、警示标牌,同时配备航标遥控终端、自动水位站、电子航道图等支持保障系统等。

该公司工程部部长刘新明告诉记者,目前,该工程已完成凌津滩整治,各船艇基本完成,部分已交付使用,同时桃源航道管理站在建,其它项目正在招标中,今年下半年将全线开工。整个项目预计2017年完工。

记者了解到,同样由三湘公司承担建设的澧县、安乡至茅草街航道建设工程即将开工,该项目总投资6.2亿元,基本在常德境内。主要整治澧县至午口子98公里及安乡至茅草街53公里航道共31个碍航滩险。同时对澧县、安乡至茅草街航段按一类航标配布,并配布建设相应的航标及宣传、警示标牌,配备航标遥控终端、自动水位站、电子航道图等支持保障系统。此外,还将设立7个航道管理站和1个航政执法大队,在窑坡渡和茅草街附近各布置一处锚地,并设置锚地管理区。现项目初步设计正在批复中,计划今年10月开工,2018年完工。

据悉,澧水航道整治预计总投资24.86亿元。拟分澧县至茅草街、石门至澧县两段实施。澧县至石门航道整治工程,目前处于工可阶段。

市地方海事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将紧紧围绕国家提出的“对接长江经济带,加快建设洞庭湖生态经济圈”的大好契机,推动常德水网建设,提高航道等级,疏浚沅澧两水,力争实现河湖连通,形成通江达海的高效水路运输网络。

盐关口岸建成营运半年,集装箱吞吐量是去年全年的两倍。

常德港盐关码头是交通部和我市联合投资建设的千吨级综合港口,地处沅水北岸,港区占地面积180余亩,岸线288米,拥有千吨级、500吨级泊位各2个,300吨级泊位1个,可常年通航靠泊千吨级船舶,2006年建成投入使用。近10年来,盐关码头已逐渐发展成湘西北水运综合枢纽。

由于没有口岸,常德港进出的货物都必须由别的口岸进行中转,不仅费时,运输费用也增加不少。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盐关码头升级二类水运口岸被列为2014年我市重点工程,由市交通运输局负责项目管理,市地方海事局具体实施建设任务。

为此,市地方海事局专门明确了工作班子和相关人员推动项目建设。该工程设计方案于2013年8月获得通过,在完成规划、环境、施工、人防及预算评审等前期手续后,市发改委于2014年1月22日正式下达了招标批文,2014年3月完成项目建设招标事项,4月正式开工建设,11月15日基本竣工,建设时间7个半月,比相关部门批复的9个月工期提前1个半月。

本次升级改造是在原盐关码头的基础上进行的,设计年集装箱吞吐量2万标箱,总投资2300万元。2014年12月8日正式通过了省里的验收评审,正式授牌,对外开放。这是继长沙霞凝港和岳阳城陵矶港后我省第3家水运口岸,标志着常德正式进入内陆口岸城市行列。在这里,常德乃至湘西北的进出口物资都可直接装箱、查验、通关,进而通江达海,与世界联通。

目前盐关口岸拥有有效堆场3万平方米,仓库4千平方米,可同时提供集装箱1000箱以上以及件杂货万余吨的堆储能力。港区内配套建设了口岸监管卡口,海关、检验检疫查验平台等设备设施,监管区(办公区)内安装有高清红外摄像头40个,能对整个港区实施全天候全覆盖监控。建成后的盐关口岸已经成为湘西北地区规模最大、功能最完备的现代化港区,也是唯一的大型水运外贸物流平台。

常德鸿运港务有限公司是盐关港区的经营和管理方。公司总经理谢兴安告诉记者,盐关口岸的开通,最直接的好处是帮助企业节约了物流成本,促进了我市外贸经济的发展。以前,我市的外贸企业必须通过周边的口岸从事进出口贸易,出口货物必须在外地进行商检、报关、封关,增加了通关环节,企业的运营成本也随之大幅增加。企业需要的进口货物,以往必须通过其它口岸装箱,再运往盐关港区中转,现在可以直接运抵盐关口岸,运费直线下降。如恒安纸业从国外进口的纸浆,一个集装箱便可节约运费600元。

盐关口岸的开通,成功吸引多家省内大型进出口物流企业进驻。2014年12月9日,盐关口岸正式开放第一天,省内大型进出口物流企业——浩通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即正式进驻,与湖南远洋常德分公司一道成为助推常德水运外贸业发展的双引擎。迄今为止,已有韩国、德国等地的8家大型船舶公司与盐关港区签订合作协议。支线航班由口岸开放前的一周2班增至3班,仓位由原来的129标箱增至253标箱,集装箱运输能力大大提高。

盐关口岸建成后,港区进出口业务得到大幅增长。据统计,2014年,盐关码头集装箱年吞吐量仅2000多标箱,而今年1至6月,盐关码头集装箱吞吐量已达4051标箱,几乎是去年全年的两倍。进出口货物主要包括农副产品、生产原材料、工程机械等。年内集装箱吞吐量有望达到8000至10000标箱。预计3至5年内,盐关口岸的集装箱年吞吐量可增至2万标箱,完全能满足我市及湘西北地区的外贸需求,为常德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注入全新的活力,进一步巩固常德湘西北区域中心城市、交通枢纽城市的地位。

德山港区千吨级码头主体工程完工,全市共有8个千吨级码头立项。

近年来,千吨级码头建设成为水运项目建设的重点。我市纳入“十二五”规划的码头建设项目有德山港区一期工程四个泊位,鼎城蒿子港、安乡长岭洲、津市窑坡、汉寿岩汪湖、桃源高湾、澧县羊湖口及澧县戴家湾各两个千吨级泊位。目前,以上8个千吨级码头均已拿到省发改委立项批文,其中德山港区千吨级码头于2014年9月正式开工,已经完成陆域场地平整、码头主体、栈桥主体和仓库钢结构,工程计划于2016年完成并投入使用。澧县戴家湾码头于今年1月开工,码头泊位桩基和挡土墙基础桩基已完成,年内计划完成投资6300万元。其它6个码头项目已基本完成前期工作,现正在进行招商洽谈。

德山港区千吨级码头位于沅水右岸公铁两用桥下游3公里处,近日,记者在码头建设现场看到,码头水工构造物主体结构已全部完成,道路与堆场雏形初现。据介绍,一期工程项目包括陆域形成和道路、堆场、办公楼、两座引桥、码头构成,码头泊位数为件杂货泊位4个,设计年吞吐量为112万吨。码头新建陆域总面积约7.8万平方米,作业区呈直线布置,按功能分为仓库区、堆场区、辅助区及港区栈桥和道路。一期工程总概算为1.8亿元。

德山港区千吨级码头采用的是BOT建设模式,施工方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项目前期和建设过程中,市地方海事局进行了多方协助与努力,今年,为了确保码头建设不受影响,海事部门批准船只沅江试航时,便尽量避开了码头的施工期。目前,港区办公楼正在建设中,预计11月底能完工。

明年,德山港区千吨级码头将建成并投入使用。它的建成,将成为常德重要河运交通枢纽,对于促进我市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工业腾飞提供更便捷的水路运输平台。

今年是“十二五”规划实施的最后一年,湖南省水路交通“十二五”规划建设项目安排的我市“二横一港”即沅水、澧水和常德港共10个交通项目的实施,极大地促进了常德水路基础设施建设。记者了解到,目前,我市“十三五”水运发展规划正在谋划中。该规划包括沅水、澧水、淞滋河3个航道整治工程,以及德山港区、汉寿岩汪湖、津市窑坡渡等24个千吨级码头,总投资共计68亿元。“十三五”期间,我市力促项目建设,推动水运发展的思路不会变,今后5年,不仅要争取将常德至鲇鱼口航道等级提升为Ⅱ级航道,实现与湘江航道的对接,争取将淞滋河安乡至湖北黄金堤纳入千吨级航道整治,打通湖南到湖北的第二条水上通道,对接长江经济带,融入环洞庭湖生态经济区,而且要继续加大码头项目建设,力争实现县县通千吨级航道,县县有千吨级码头。

项目兴水,充满希望。常德水运重振雄风,或许指日可待!

最新文章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