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时代头条 > 正文

以伟大之建筑 作永久之纪念

最初选址在今天广州日报社 即“西瓜园”的位置

中山纪念堂

今年正值孙中山先生逝世90周年,也是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84岁的广州中山纪念堂再度成为关注焦点。

70年前,广州中山纪念堂曾是广东地区日军签字投降仪式举行地。在大阅兵当日,这里举行了“历史的见证”——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活动,《以伟大之建筑 作永久之纪念》大型展览正式揭幕迎客。展览首次采用声光电的形式“讲述”1945年9月16日日军在中山纪念堂签字投降的全过程。此次活动由中共广州市委组织部、中共广州市纪委监察局、广州警备区政治部、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广州市教育局、广州市旅游局、广州市总工会等单位主办,由广州市中山纪念堂管理处、广州日报社、广州市广播电视台承办。

与展览同样值得关注的是中山纪念堂的建筑结构,直至今日,它的很多秘密仍不为人知——昨天,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历史教研室主任郑力鹏教授应广州日报之邀,对广州中山纪念堂的结构、通风、材料等诸多元素作了梳理解读。

文、图/ 广州日报记者黄丹彤

特约通讯员谭静宇

“提起近代广州城市中轴线布局,不能忘记吕彦直所作的杰出贡献。”郑力鹏指出,当年吕彦直提出纪念堂建立位置自东向西平移“二十余丈”,令纪念堂建筑南堂北碑,轴线浑然天成,为广州留下气势非凡的中轴线格局。

1925年3月31日,孙中山逝世20天后,《广州民国日报》发表《国人应以建祠堂庙宇之热诚来建国父会堂》的社论。当年4月13日,胡汉民发表《致海外同志书》,明确提出筹建中山纪念堂计划,号召人民“以伟大之建筑,作永久之纪念”踊跃募捐。于是,建堂募捐和方案征集由此展开。1926年6月,“孙中山先生广州纪念堂筹备委员会”成立,专责筹办纪念堂、纪念碑事宜。

最初中山纪念堂被选址在今天的广州日报社(即当年西瓜园)位置。不过,至今没人能找到当初提议建在西瓜园的依据,但民国报纸却留下了当年选址引发的争论:1925年4月11日,《广州民国日报》刊登了有关建堂选址的讨论报道,多数人认为西瓜园偏近西关,既非居中地点,亦无特别关系,因此主张以旧总统府地址为最合适,最后被国民政府采纳。

1926年9月23日,32岁的吕彦直的作品从中外应征的26份中山纪念堂和纪念碑的设计图脱颖而出,获得设计图首奖。

1928年3月22日,经历了选址、筹款、评选设计图后,中山纪念堂建筑工程在越秀山脚正式动工。此时,距离孙中山逝世、提议兴建纪念堂已经过去整整3年。

到了1931年10月,占地6.2万平方米、大堂外高52米的八角形宫殿式建筑广州中山纪念堂终于落成,成为当时亚洲规模最大的会堂式建筑。今天,在全球300多座中山纪念堂中,广州这座仍为最大。

令人遗憾的是,设计师吕彦直未能见到纪念堂建成,甚至也没能参加当年纪念堂的奠基,1929年3月18日,吕彦直在上海逝世,年仅35岁。为表彰这位杰出建筑师的贡献,南京国民政府在中山陵陵园祭堂立碑纪念。

结构

在当时创纪录

整座特大体量、能容纳5000人的八角形会堂建筑,无一根直接支撑主体屋顶的柱子,成为84年前亚洲最大的会堂式建筑,也是迄今全球最大的孙中山纪念堂。

从建筑布局与构思上看,如此宏伟的建筑开创当时国内大空间厅堂建筑首例。按照建筑力学原理,隐蔽在墙壁间的8根柱子,支撑着巨大的钢桁架,承托起八角琉璃瓦顶,大堂跨度71米,中间无一柱遮挡视线。近代西方建筑钢结构、钢骨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剪力墙结构,成为纪念堂主体结构,使整座建筑坚如磐石。纪念堂在现代钢架水泥结构的基础上,营造了一个宏大的空间,同时又为这个空间赋予传统的、古典含义的民族形象。这在上世纪30年代是一个惊人的创举。

装饰

寓意五羊献穗

整座中山纪念堂形似警钟,寓含中山先生“唤起民众”之意;从东西两侧而望,墙体成“山”字造型,暗喻孙中山的个人品格和革命事业如山一般巍然屹立;而主体建筑由蓝、白、红三色为主色调,象征中山先生为之奋斗的“自由平等博爱”理想;大堂外三段石阶,体现了孙中山在人民心目中至高无上的地位;寓意“五羊献穗”的羊头图案柱头装饰,令人联想到广州的美丽传说。

还有诸如昭示吉祥祝福的万字符屋檐侧面,代表纯净圣洁的莲花座;纪念堂正面抱厦上下檐间,孙中山手书“天下为公”,蕴意“国家为人民所共有,政府为人民所共管,国家利益为人民所共享”等深层含义。

材料

钢材来自美国

在用材选择上,纪念堂建造时,为达到坚固永久的目的,选用了包括柚木门窗、美国钢材料和打桩红松木柱、辽宁青色大理石、泰山面砖、德国采光玻璃、意大利云石等最优质的建筑材料和最先进的建筑技术工艺。其中,大门走廊平顶由五彩马赛克砖镶嵌;走廊地面及柱础由意大利云石铺成;护墙上砖墙为乳黄色泰山面砖;屋顶采光玻璃由德国制造;八角攒尖顶的宝顶金光闪闪,有说是用了从香港购进的金箔,折合重量0.92公斤,实际上是采用了法国进口的金色马赛克镶嵌,共约4万块。

通风

用天然风降温

这样一个超大的堂体建筑,当年怎样实现对室内的空气调节和降温?

从建筑技术上看,中山纪念堂留下许多待解谜团。在1975年4月对堂内安装空调之前,纪念堂一直采取自身天然通风降温系统。一方面,堂下有几百平方米的地下室,而堂顶有一个八角亭。大堂的热气可通过屋顶八角亭传出,同时室外空气经过近地面的门窗进入堂内,冷热空气形成循环,降低堂内气温。在此冷热空气的循环过程中,地下室的冷空气有可能部分参加循环,进一步降低室内气温。

与哥伦比亚大学

图书馆几分相似

中山纪念堂设计带有北京清华大学大礼堂、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娄氏图书馆、福建协和大学小教堂的痕迹,是创造性吸收东西方风格的结晶。

吕彦直留学美国,对西方大型公共建筑有所了解。毕业后又师从美国建筑师墨菲。有学者指出,比照吕彦直在美国期间接触过的建筑物,如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的娄氏图书馆、福建协和大学小教堂和清华学校大礼堂等,就可以想象出这些建筑对中山纪念堂设计的影响。纪念堂糅合中外精华的设计构思并非无源之水。

见证受降一刻

中山纪念堂落成于1931年,烽烟四起,战乱不断,就在落成的一个月前,“九·一八”事变爆发。1938年日军轰炸广州,广州城满目疮痍,地处市中心的中山纪念堂难逃一劫——日军的燃烧弹弹片溅到纪念堂东北角,穿透后对墙形成破坏,幸未对主体结构造成大影响。

1945年抗战胜利,日军投降,中国战区第二受降区的受降事宜在广州办理,9月16日上午10时,日军将领田中久一神情沮丧地走进中山纪念堂,在讲台上签字投降。中山纪念堂再次成为历史的亲历者和见证人。

设计师

吕彦直

(1894-1929)

山东省东平县人,1894 年生于天津。他8岁丧父,9岁随姐姐侨居法国巴黎。回国后入北京五城学堂,1911年改入清华,1913年毕业后求学于美国康奈尔大学,初学电学,后改为建筑,1918年毕业。他曾作为美国建筑师墨菲的助手,参与金陵女子大学和燕京大学校园规划设计。回国后,先在上海与人合办建筑设计公司,主要设计有上海香港路银行公会大楼。后又在上海改办彦记建筑事务所。

1925年9月,荣获孙中山陵墓设计首奖,并被聘为陵墓建筑师。1927年5月设计广州中山纪念堂和纪念碑时获首奖。1929年3月18日在上海病逝,时年35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