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时代头条 > 正文

诚信超市开进新闻联播

老龄人口多、困难家庭多、破损房屋多,海陵几个出了名的老旧小区里,工人社区一直是顶着“三多”帽子的老大难。

“在这儿当家,明摆着是个吃力不讨好的活计!”小区的保安大叔都为这份“苦差事”蹙起眉头,46岁的张谨却不以为然。从社区干事到居委会主任再到社区的党委书记,张谨一干就是11年。

来工人社区前,张谨曾是市电子仪器厂的工程师。习惯了和冷冰冰的仪器打交道,突然间要整天面对活生生的社区居民,连她自己也很不适应。但她常说,只要真正舍得出力,善于用力,世上就没有做不好的事儿。多年来,正是凭着这股劲头,张谨不但收获了社区居民的青睐,获评泰州市“十佳社区工作者”、海陵区“优秀共产党员”,她所在的工人社区也荣获“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全国百佳学习型社区”、“全国敬老文明号”、“省和谐社区”、“省文明社区”等多项荣誉。

爱心食堂揽下国字招牌

每天中午11点,85岁的韩汝凤总会和老伴一起,步行三五分钟来到工人社区爱心食堂。落座后和几个老街坊寒暄两句,食堂的志愿者就会端上可口的饭菜。

“红烧鱼、汪豆腐、西红柿蛋汤,牙口不好也嚼得动。”趁着为老人盛饭的工夫,张谨介绍起当天的菜谱。正是在她的张罗下,2012年4月起,工人社区依托城北街道和二号码头私房菜馆的支持,办起了海陵区首家居家养老爱心食堂。

30平方米的餐厅内,白色餐桌和明橙色的餐凳格外敞亮,20多位老人有说有笑地吃完一餐。“菜的口味不用说,都是饭店大厨烧的。”韩汝凤说,儿女不在身边,嫌做饭麻烦,老两口在助餐点已经吃了3年多,菜谱还每天都有变化。

“一顿只收8块钱,保证一荤一素一汤。”在张谨的坚持下,爱心食堂“坚守”着平易近人的价格。从招聘厨师,到组织志愿者送餐的每一个环节,居委会都全程参与运作。不仅场地免费,社区还补贴些日常开支,保证向老人收取的每分钱都花进饭菜里。

“‘三多’之中,老人多首当其冲。对于社区里越来越多的空巢老人来说,吃饭恰恰成了头等难事。”张谨介绍,如今的爱心食堂还会吸纳大浦、西浦等周边社区的老人前来就餐,三个社区里的“三无孤老”、重点优抚对象家庭中的老人,以及其他高龄老人就餐还有优惠。

2013年11月,全国老龄办主办的首届“敬老文明号”评选结果揭晓,工人社区榜上有名。揽下这块国字号招牌,张谨和她的爱心食堂功不可没。

诚信超市开进新闻联播

今年2月24日,央视《新闻联播》在“思想先导、价值引领”栏目中专题报道了工人社区开设“诚信超市”的做法。这家特殊超市的掌柜不是别人,正是张谨。

“我只是超市的发起人,说掌柜并不准确,因为超市开了几年都无人看管,居民购物结账,全凭自觉。”张谨说。

诚信超市创办于2013年11月底,超市主要经营油盐酱醋等小区居民常用的生活用品。与普通超市不同,居民在选购完商品后,会自行将钱款放入一个透明的收银盒,并且自主完成找零。

“创办诚信超市,一方面是为了方便小区居民,另一方面也是想把它建成社区诚信教育的载体。”张谨说,最让她感到欣慰的是,诚信超市的账目从无亏减,倒是时常多出钱来。

“央视报道不仅是对诚信超市的赞扬,更是对所有小区居民的赞扬。”张谨和同事们都感到为社区服务的劲头更足了,大家特意从网上找到当天《新闻联播》的那段视频,在超市里循环播放。

今年7月14日,诚信超市升级为全国首家“美德善行@诚信展示馆”。超市面积扩大了一倍,产品也从数十个品种增至数百种。在张谨奔走下,诚信超市升级后的首批价值2万元的商品,由苏宁易购泰州分公司免费提供,居民除可以现金自主付款并找零,还可扫码网购。

除了原有的诚信超市,展示馆中还创造性地加入了美德善行历史展示和义工服务礼遇超市的功能。社区居民自主付款找零的实践,成为馆中最给力的展品。

一站式、AB岗、网格化创优社区服务

张谨在工人社区没有单独的办公室和办公桌。

见到张谨时,她正忙着为社区内的重残无固定收入人员粘贴生活救助金年检审批表。办事大厅长长的服务台后,张谨和同事们一字排开,居民有个大事小情,都可以第一时间找到她。

为了让居民咨询办事时能够省时、省力、省心,张谨推行了“开放式办公,一站式受理”的社区服务模式。社区对全体工作人员全面实行首问负责制和错时工作制。张谨身先士卒,每一名社区工作者都成了一专多能的“多面手”,能够为居民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保障。

“社区居干手头的工作既繁又多,张谨大姐在传统网格化管理模式基础上,实行AB岗服务,A岗在大厅服务,B岗下网格,让我们有时间沉入基层走访居民,收集民情。”社区居干李世珏告诉记者。

“小事不出楼栋,大事不出社区”,尽管“三多”的困难摆在面前,张谨还是带领着居委会一班人定下了这样的目标。针对老旧小区的实际,她充分协调并发挥“老娘舅”、社区居干、街道调解中心三级调解作用,聘请从事法律、工会、妇联工作的退休人员组成志愿调解队,深入居民家中,及时化解大小矛盾纠纷60余起。

通过多方争取政策资金,盘活有效资源,张谨利用机关部门结对共建、机关党员干部大走访等契机,促成市、区委组织部和市总工会先后与社区内35户困难家庭结成“帮扶对子”,解决党员群众的实际困难150多个,成了社区困难群众的“贴心人”。

最新文章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