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时代头条 > 正文

收养义子最多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张亮因何未得善终

收养义子最多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张亮因何未得善终

大唐贞观二十年(公元646年)三月,一个春寒料峭的日子,长安西市却是车马拥堵,人群聚集。晌午十分,一队兵马押送着一个颈戴重枷、形容憔悴的华服老者昂然来到刑场。午时三刻,监斩官一挥手,刽子手手起刀落,老者人头落地,就地正法。原来这个被处死的身份显贵、地位显赫的大臣,就是曾担任大唐刑部尚书,辅助太宗建立大唐,立下汗马功劳的郧国公张亮。

张亮,郑州荥阳人,出身寒贱,世代以务农为业。隋末天下大乱,张亮先是投靠了李密的瓦岗军,后来又转入李世勣门下,随李一同降唐。据说当时李世勣对投降一事还颇有犹豫,是张亮极力劝说鼓动,才坚下决心。后来李世勣、房玄龄将张亮推荐给秦王李世民,担任秦王府车骑将军,逐渐大受宠任。李世民与太子建成、齐王元吉争太子位时,派张亮到洛阳一带,广结当地豪杰以待时变。齐王元吉告发张亮图谋不轨,将其逮捕审讯,张亮知道事情的利害关键,虽然受尽严刑拷打,坚持没把李世民招供出来,从而使得太子党人加罪秦王的谋划未能得逞。经过此事后,张亮颇得李世民信任。

玄武门事变,李世民杀了建成、元吉二位兄弟,登基为帝,即封张亮为长平郡公,怀州总管。张亮为人明察秋毫,干行政事务颇有才干,常常暗遣手下暗访下面的善恶情况,并打击了一些豪强地主,替弱小百姓主持公道,在怀州地方干出了一定政绩。因此,贞观五年,张亮被召回长安,在朝中历任御史大夫、金柴光禄大夫。贞观十一年改封勋国公,位列公卿,富贵显赫一时。

史载,张亮“倜傥有大节”。张亮确有干才,相貌堂堂,易得人信任,加之对大唐忠心耿耿,浴血奋战,因之,一路官运亨通。然而,作为一名曾经上战场多年的老将,张亮在大唐征战高丽战场上的表现,却令后人对他的盛名充满怀疑。贞观十九年,太宗征战高丽,张亮因为心细干练,被任命为沧海道行军大总管,管理军船事宜。他此次立功纯属侥幸,只能说运气太好。唐军队屯兵于建安城下时,张亮手下的士兵出营打柴找食,埋锅造饭正忙乱间,忽然高丽一大队人马杀到,士兵们张皇失措。别看张亮外表威风凛凛,实则本性怯懦,真正冲阵临敌的场面并没有经历过多少,在此危机关头,“无所策,只踞胡床,直视而无所言”,吓得目瞪口呆,僵在原位上连逃跑都想不起来。将士们见到这情形,反以为张总管临危不惧,胆气冲天,都稳下心神挺身斗敌,幸亏副将又及时赶到,鸣鼓奋击,竟大破敌军。经过此役,张亮勇敢的名声更响亮了。此事传到太宗那里,李世民哑然失笑,他心里明白张亮根本就没有将军才能,于是便未追究他的过失,也没有剥夺他的功劳。

然而,张亮又是一个品行低劣、表里不一的人,为人“外敦厚而内怀诡诈”,表面看似忠厚老实,实则心中多阴险算计,这边与人虚与委蛇假意逢迎,一转身就告发别人。大将军侯君集就着了他的道儿。

贞观十七年(643年),张亮出任洛州都督,与多年一起共事的老哥们、大将军侯君集道别,侯君集乘机激怒他说:“怎么,被排挤出京城了?”张亮不乐,答道:“当然是你背后排挤我,还能怨别人吗?”侯君集闻言激起心中积恨:“我平定高昌国,回来却被皇上谴怒,哪还有机会背后挤兑你。这种日子我过不下去了,你敢造反吗?咱们一起反了吧!”张亮一转身就把侯君集的话密告了太宗。李世民毕竟大度君王,对张亮说:“你和侯君集都是唐朝功臣,刚才的话只有你和他两个人知道就行了。”就把此事压下,对待侯君集还象以前一样,还命人绘侯君集、张亮等功臣图像画于凌烟阁。后来侯君集真与太子谋反,由于张亮诳骗侯君集,从其口中套出对方确有“反意”,有“先见之明”成功告发,张亮借此升官为刑部尚书,参预国家朝政。此事可见张亮性格中的狡诈阴险。

然而,历史也会作弄人。张亮可能万万没有想到,几年后,他会与侯君集同样以“谋反罪”落得个身首异处的下场。如果侯君集地下有如,可能会为之大笑。因为毕竟侯君集是真有反心,而张亮谋反一事证据不足。然而,太宗皇帝这次没有放过他。

祸根其实从张亮在担任怀怀州的时候就埋下了。张亮当时州总管,属权倾一方的封疆大吏,不知何故休掉了自己的结发妻子,另娶了年轻美貌的李氏。这李氏年少家贫,是个极其凶悍的妇人,嫉妒心特别强,不容张亮有别的宠妾。她自己却又不守妇道,竟然暗中与府中畜养的歌童私通,为了掩人耳目,将其收做干儿子,取名叫做慎几。此事被张亮的儿子张顗发现,多次劝谏父亲,张亮却不相信,相信了估计也经不住李氏的撒泼打闹。李氏还十分迷信,虔诚信教,爱与一些乱七八糟的男女术士巫师来往,竟然借术士巫师之口干涉扰乱张亮的政事。张亮聪明一世,糊涂一世,竟然被一个女人制得死死的,在李氏的影响下也渐渐喜好算卦占卜之术,周围整天环绕着一帮巫师道士,处理事务时有时也竟采用荒诞不经的迷信占卜吉凶。时间一长,张亮原先的好名声渐渐败坏。

几年后,在魏王李泰的推荐下,张亮又调到相州为官。有一次,他的义子公孙节向他贡献了一张羊皮,只见那羊皮上画着一个披发长身的男子,身穿道袍,手执长剑,下面还有一行字,写着“弓长之主当别都”。公孙节言道:“这弓长,正是义父的姓氏;别都,自然指的是京城长安之外的都城了。既然是都城,身在都城的人,那当然便是新君了。”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张亮能做皇帝。张亮听完大惊失色,但公孙节巧舌如簧,鼓吹道:“义父如今做到这个官职,不过是一个地方大员,可那君临四海,子孙代代荣华富贵,那又是什么滋味?自古帝王将相,都是后天自己争取来的,义父坐镇相州,此地自古就是军事要塞,再加上长安义父的门生故旧不在少数,真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这一席话,从此就在张亮心中埋下了野心的种子,但对于帝王之相这个话还是半信半疑。

正巧,方术家程公颖这天来拜访张亮。张亮将那幅羊皮给他看,让其指点。程公颖乃趋炎附势的小人,与张亮交往,不过是图谋从他这里得到些钱财富贵,当下奉承道:“不瞒大人,我早就看见大人睡卧时姿势特殊,不象凡人,反倒象一条神龙卧在那里。现在可到这幅图画,更加确信,大人是个有福缘的人。既然上天要您做皇帝,不取白不取,否则还要受天谴。”张亮听完十分满意,就说:“国家将来一定大乱,我手臂上的龙鳞很快就要奋起了,慎几也一定大福大贵。”张亮又对公孙节的哥哥公孙常说:“我有个小妾,看相的人说她是当王姬的命。”公孙常凑趣道:“我哥哥的儿子公孙大品做了个梦,梦见神告诉他,说你的名字就出现在预言天书里。”意思是他就是真命天子。张亮在这一帮人的鼓吹之下,终于信以为真自己就是未来的真命天子,整日做着皇帝美梦。

然而,张亮有反心的消息很快败露。贞观二十年(公元646年),张亮府中的有个叫常德的奴仆,向朝廷告发了张亮,并举出张亮养着的五百个义子的“谋反”证据。常德本是陕西人,为仆时颇受主人虐待,心中怀恨,借机报复。太宗闻讯十分震惊,派兵将张亮缉拿到长安,让监察御史马周审理此案。张亮在公堂抵赖说自己是被诬陷的,并且列举了自己多年的功劳,表示自己是一名忠臣。马周将审案情况汇报给太宗,太宗说道:“那张亮养着五百义子想干什么?依我看,就是为了造反”。下诏让朝廷百官讨论这件事情该怎么办,皇帝既然已经表明态度,官员们当然识趣,异口同声说张亮该死。只有一个大臣李道裕站出来,替张亮说好话,说他谋反证据不足,罪不当死。但是大势已定,皇帝心意已决,此刻任谁,也是救不了张亮了。

唐太宗虽要杀张亮,毕竟还记着张亮的功劳,处死他前一晚,特意准许长孙无忌、房玄龄到监狱与他话别。这二位朝中重臣,本与张亮是旧识,都曾一起为大唐并肩战斗,如今对着老朋友却也只能惋惜、叹息。房玄龄道:“国家法律,对天下人是平等的。你曾经担任刑部尚书,属我大唐开国时制定法律的元老之一,但是今日,触犯法律的也是你。好好的官不做,竟发昏想要造反。我圣上治理有方,四海富足,又有什么空子可给你乘的?你自己不检点,落到这一地步,又能怨谁呀?” 长孙无忌也道:“为人臣子的,首先学的便是这忠义二字,皇上待你不薄,又对你器重有加,你竟然起心造反,实在是太让皇上震怒了。我们也是救你不得。”想来张亮当时也只能老泪纵横、追悔莫及了。

第二天,张亮被处斩于长安西市刑场,家財被抄,全族诛灭,五百个义子全部杀头。想那李氏,下场好不了那里去,即使不死,也是流放或者没入官府为婢。而公孙节等奸佞之徒,更是逃脱不了被斩首的命运。

关于张亮之死,缘由除了谋反外,应该说,还有更深刻的背景,即朝廷的储位之争。太子承乾在位时,最有威胁的竞争者当属魏王李泰,兄弟在朝各自拉拢势力为羽翼,侯君集属于太子一党,张亮则与魏王李泰过从甚密,即使出于各为其主的目的,张亮后来告发侯君集谋反也是很自然的事。然而,张亮、侯君集这两位元老大臣各为自己私利勾结依附皇子们,不能不让太宗失望和痛心。尤其最后魏王李泰被幽禁、太子承乾废黜而死,太宗本是重情之人,连失两个儿子,也是他所不情愿的。最终登上皇太子之位的是晋王李治。太宗若想为仁弱的李治扫除执政的障碍,肯定也出于一定的考虑:杀了张亮,是为了消除残余的承乾、李泰的势力,保证新太子李治皇位的稳固。所以,即使李道裕认为张亮“反刑未具”,也挽救不了他最终的命运。

纵观张亮一生,位居尚书,富贵显赫,身处明君当政之朝,位居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列,却最后不以善终,未尝不是一种悲哀。

最新文章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