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时代头条 > 正文

年少时的汪精卫犯下刺杀大清摄政王的重罪,为啥没有被直接处死?

汪精卫的人生分成两部分,少年时也曾壮志满怀,只可惜与自己的理想渐行渐远,后来做了汉奸。

时至今日,很多人还是很疑惑,为啥汪精卫刺杀大清摄政王载沣,却没有被直接处死,相反最后又走出了监狱。

年少时的汪精卫犯下刺杀大清摄政王的重罪,为啥没有被直接处死?

汪精卫和载沣

爱新觉罗·载沣生于1883,死于1951年,清宣宗道光帝之孙,醇亲王爱新觉罗·奕譞第五子,光绪帝载湉的异母弟,宣统帝溥仪生父,清朝宗室,于宣统年间任监国摄政王。

光绪十六年(1890年),载沣袭王爵,成为第二代醇亲王。因义和团运动中德国公使克林德在北京被杀,他于1901年被委派充任头等专使大臣赴德国道歉谢罪,拒绝德皇跪拜要求,坚持大义。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任军机大臣,同年11月其子溥仪入承大统,载沣任监国摄政王。次年代理陆海军大元帅。因此,在清朝的最后三年中(1909年—1911年),他是中国实际的统治者。宣统三年八月(1911年10月),辛亥革命爆发,被迫辞去摄政王职,闭门家居,次年他被迫同意儿子溥仪退位。

1928年,迁往天津幽居,后又去东北,拒绝日本人劝降之要求,并怒斥其子溥仪投靠日本,之后返回关内居住。解放后,载沣将醇王府贡献给人民政府以作公用。1951年初,因多年老病感受风寒,于2月3日病故。

汪精卫刺杀载沣的事情发生1910年,载沣是当时的摄政王。

年少时的汪精卫犯下刺杀大清摄政王的重罪,为啥没有被直接处死?

汪精卫为啥要刺杀大清摄政王?

1902年3月,汪精卫参加广州府试得第一名秀才;同科还有二兄和一个侄儿,名列二、三名。一家两代三秀才,可谓“玉峰双秀,珠树三花”。

1903年官费赴日本留学。1905年7月谒见孙中山,加入同盟会,参与起草同盟会章程。8月被推为同盟会评议部评议长。后以“精卫”的笔名先后在《民报》上发表《民族的国民》、《论革命之趋势》、《驳革命可以召瓜分说》等一系列文章,宣传三民主义思想,痛斥康有为、梁启超等的保皇谬论,受到孙的好评。

1909年,革命党人组织的六次起义相继失败,汪精卫心急如焚,不顾孙中山和好友胡汉民的苦劝,决意组建暗杀团。他誓言,要“化自己为灰烬来煮成革命之饭”,“借炸弹之力,以为激动之方”,“弟虽流血于菜市街头,犹张目以望革命军之入都门”。

汪精卫在行刺失败后的慷慨陈词中指出“中国在国际上已面临一亡而不可复存,一弱而不可复强之局面”。能够看得出,汪精卫追求革命的执着。

年少时的汪精卫犯下刺杀大清摄政王的重罪,为啥没有被直接处死?

汪精卫是如何暗杀大清摄政王的?

1910年,黄复生与懋辛在京开设“守真照相馆”作为暗杀基地。同年12月,汪精卫与黎仲实、陈璧君、喻培伦四人抵京,暗杀目标最终选定在载沣身上。此处有一细节,陈璧君当时苦恋汪精卫,死活要跟汪北上行刺,有人半开玩笑地说:“你有一张英国臣民的护照,当然不怕死,到关键时刻,英国领事馆自会来救你。”陈璧君听完二话不说,拿出英国护照当场撕成碎片,满座皆惊。

摄政王不是那么好杀的,身边侍从极多,暗杀团原来准备的铁茶壶炸弹肯定威力不够,临时跑到骡马市大街找铁匠做了个大铁罐,近一尺高。后来清廷破案,就是从铁匠铺找到的线索,顺藤摸瓜直扑到“守真照相馆”。

载沣每天上朝的路径很固定,刺客们为此制定周密计划。首先载沣本来必经鼓楼大街,不巧的是当时正在修路,结果载沣改道了。后来黄复生发现载沣必经烟袋斜街,可那条街上很难租到房子,无处隐蔽。最后,什刹海旁的甘水桥下就成为最佳的爆破地点。那地方当时三面环水,小石桥旁的大树很粗,适合隐藏,树旁还有一座荒废的道观,非常僻静。

地方选好了,刺杀计划迅速落实。黄复生、喻培伦负责埋炸药,汪精卫负责引爆,陈璧君负责通风报信。炸弹威力巨大,当时没有电话引爆这种高级技术,引爆者必死无疑。

万万没想到,埋炸弹时出了问题。1910年4月2日凌晨,春寒料峭,革命者正埋得热火朝天,突然发现有人在桥上窥探,随后还叫来了警察和宪兵,仨人紧急撤离,可炸弹太沉没能抱走,一起惊天大案就这样败露了。可笑的是,窥探者不是什么便衣。一种说法是,一个准备捉奸的车夫,老婆三天没回家,黑灯瞎火正四处找人,看到桥下黄复生抱着铁罐子以为是抱着自己老婆。另一个说法是,一路人提着灯笼想在桥边解手,看到桥下人影绰绰,以为是匪徒正在掩埋赃物,所以叫来警察。

炸弹没埋成,喻培伦、陈璧君在汪精卫要求下返回日本,继续筹款买炸药。汪精卫、黄复生两人则继续留守,结果很快被军警逮捕。

审讯时,汪、黄两人争当主谋想牺牲自己,汪精卫更是侃侃而谈,受审时仍不忘宣传革命思想。主管这起爆炸案的肃亲王善耆亲自看了黄、汪的供词,对汪的才华尤为欣赏,加上清廷也怕引来更多革命党抱着炸弹来报仇,于是摄政王听从善耆的建议,改处死为永远监禁。

汪精卫为啥没有被害?

按理说刺杀皇帝他爹这种行为,别说斩首了,凌迟处死都不过分,而且满清向来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心狠手辣,杀人不眨眼。当时汪精卫还是那种绝不向清政府低头服软的革命党人,怎么最后满清判了汪精卫一个终身监禁?

为什么没有杀掉汪精卫呢?我们先从审判官入手分析。负责审理此案的是民政部尚书肃亲王善耆,这个人因另一件事大大有名——他就是“东洋魔女”川岛芳子的亲生父亲。

审理顺利得很。抵赖、狡辩、大事说小、小事说无之类审讯中常见的场面一律没有,汪精卫大声承认自己就是主谋,目的就是干掉载沣,动机是用以振奋人心。而那位黄复生,所说跟汪精卫一模一样。两人争着说自己才是主谋,罪责全担;对方不过是个小帮工,毫无干系。

肃亲王是当时清统治阶层里罕见的有头脑、人品也不错的人。审讯过程中,看着汪、黄二人的气度,他一直感佩革命党人就是了不起,死留给自己,生交给别人,这样的人清政府中有吗?联想起清朝那些极度腐败的杂碎,肃亲王心情极为复杂。

该如何判决这二人,暗杀的直接对象摄政王载沣不用考虑就说,当然死拉死拉的,而且按刑律,胆敢加害皇族,要满门抄斩。

肃亲王反复考虑,劝下了载沣。他说,这个愣头青汪小子来刺您,根本就没想过要活,他就是要以他被咱们宰掉去鼓舞人呢!您看看,如果杀他,“同盟会高级干部汪精卫亲身谋刺摄政王杀身成仁”的事儿就定了,他成了楷模,咱成了同仇敌忾的对象,这不是正好合了他的意吗?他来刺您要的就是这个效果啊!咱不能让他得逞,您想想,不杀他的话,别人怎么想?企图谋刺摄政王都得到宽大,咱表现出了无边恩德,民心就站到我们这边了。

1910年4月29日,清廷判决书下,称汪黄二人“误解朝廷政策”,属于可以原谅的对象,格外开恩不杀了,判处二人永远监禁。

这个肃亲王被汪精卫的精神和识具大大吸引,他几次到监狱中看望汪精卫,给他做思想工作,希望他能放弃反清念头,加入到自己这边来。结果每次都成了辩论,各讲各的理。肃亲王强调中国内有复杂国情,外有列强环伺,变革政体要有步骤地逐渐推进,而汪精卫认定要救中国非民主革命彻底推翻封建制度不可。两人立场如此不同,怎能形成什么共识?

不过,在几番接触中,二人对对方的品德都产生了尊敬。后来汪精卫谈到肃亲王,说:“一位了不起的政治家”,肃亲王则说:“如果我不是出生在王族,我早就加入革命党反叛朝廷了”。

汪精卫事败入狱,人在纽约的孙中山叹道:“汪精卫是我们的一个大人才啊,失去他等于砍掉了我一条手臂!”一度陷入分裂的同盟会为了营救汪精卫又团结起来了,各地组织都在行动;而民众也看到,革命党可不是一个叫人家子弟送死、领袖们舒舒服服的团伙,他们的信念和决心如此坚贞如此深厚,中国的希望就在他们。

其实更深层次的原因,就是清廷在来自革命思想的冲击下统治变得岌岌可危,于是作出一些列改革,正在搞预备立宪,其中就包括了现代化警察制度的建立以及司法制度的改革,汪精卫没有被砍头,也正是沾了司法改革的光了。

汪精卫是如何成为自由人的?

1911年10月10日,在湖北武昌发生的一场旨在推翻清朝统治的兵变,也就是武昌起义。

起义的胜利,逐步使清朝走向灭亡,并建立起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是亚洲和中国走向民主共和的开端,在中国历史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起义军掌控武汉三镇后,湖北军政府成立,黎元洪被推举为都督,改国号为中华民国,并号召各省民众起义响应辛亥革命。后来,袁世凯大赦天下,汪精卫出狱。

汪精卫死里逃生,幸获自由,出狱后原来的个性特点却更加强了。

一是人的生命毕竟只有一次而已,绝处逢生,难免珍惜第二次生命,害怕得而复失,滋长恋生怕死的情绪,一想到被捕,就出现“莫向燕台回首望,荆榛零落市寒烟”的心境。

二是对清室难免有感恩心理。他曾说:救我命的是肃亲王,我每当回忆这个时候的事,总想到清朝末期的伟大政治家。

三是他仍是一个革命者,拥护孙中山的初衷并没有改变。

于是,他陷入左右为难的处境,出现低沉消极的情绪,诗中出现了“豆萁何苦更相煎”的语句,产生了妥协心理。

【“每日汉字”微信公号( meirihanzi ------长按复制,搜索),推送不一样的历史真相,一天告诉您一个汉字的来源。深度合作请加微信:meirihanzi 】

最新文章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