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时代头条 > 正文

安顺:七碗八碟“军帐宴”沿袭600年 还原明朝的味道

安顺:七碗八碟“军帐宴”沿袭600年 还原明朝的味道

(游客享用“军帐宴”。)

安顺:七碗八碟“军帐宴”沿袭600年 还原明朝的味道

(当地厨师在烹饪菜品。)

安顺:七碗八碟“军帐宴”沿袭600年 还原明朝的味道

(上菜。)

安顺:七碗八碟“军帐宴”沿袭600年 还原明朝的味道

(鸡渎豆腐。)

安顺:七碗八碟“军帐宴”沿袭600年 还原明朝的味道

(热气腾腾的腊肉蒸血豆腐。)

安顺:七碗八碟“军帐宴”沿袭600年 还原明朝的味道

(烹饪好的蚕豆炒蒜薹和南瓜汤。)

3月27日,2016中国(安顺)屯堡文化汇·踏青季之观音会活动在西秀区七眼桥镇云山屯村举行,作为活动内容的“军帐宴”,让外地游客品尝了一回600年前的明朝味道。

一桌“军帐宴”沿袭600年

“云贵是个好地方,飞禽走兽遍山岗。随手捉来锅内煮,吃后余味齿留香。”在云山屯一栋有着屯堡风格的四合院里,84岁的雷福海老人向贵州都市报记者随口吟出了这首流传几百年介绍“军帐宴”的打油诗。

据史料记载,洪武初年,元梁王巴匝刺瓦尔密盘踞云南,拒不归顺,屡斩使臣,朱元璋大怒,于洪武十四年(1381年)派傅有德为大将军,蓝玉、沐英为先锋率军征南。在当时兵慌马乱的形势下,生活条件非常艰苦。傅友德苦于没有美酒佳肴招待贵宾。左思右想便在军帐内设下大锅,各种飞禽走兽,野蔬菜肴混做一锅大杂烩。美其名曰:军帐宴。

“这首打油诗是当时朝廷派来的一个叫李善长的大官,吃了军帐宴后编的。”雷福海老人说,过去是大盆菜,后来老祖先们为了能“上台面”,将山药鸡八块、红烧肉、青椒鸡渎豆腐、鸡辣子、腊肉蒸血豆腐、油炸小慈菇等18道菜分成七碗八碟端上桌。“军帐宴在我们这里只能是逢年过节和有人家办红喜事才搞。这些年过去了,现在我吃起来还是小时候的味道。”

“军帐宴”菜品力求原汁原味

在云山屯永峰寺旁边的空地上,身穿屯堡特色“凤阳汉装”服饰的妇女们在忙碌准备各种食材,男人们则在砍鸡切肉。

“食材都是云山屯当地的,保证原汁原味。所有的菜都是我们自己做。”大铁锅飘传出鸡辣子香味,翟夫明师傅手挥锅铲不停地翻炒,一会加盐加花椒、一会加甜酒酿。不一会儿,一锅热气腾腾、鲜红可口的鸡辣子变成了桌上佳肴。“做鸡辣子用的是散养的土鸡,在炒之前,鸡肉得先腌制半小时,辣椒也要选用色泽鲜亮上好的干辣椒,每个环节都要把握好。”翟夫明对自己做了20年的鸡辣子信心十足。

“这道山药鸡八块是我嫁到云山屯,婆婆手把手教的。”49岁的庄二秀说,她1991年成了当地的媳妇,当时婆婆教她时就强调,做山药鸡八块要用农家散养的土鸡配旧州本土山药。“鸡块洗得干净,汤色就清亮,山药铺底鸡块放面,用大火炖2小时,为保持鸡肉的鲜美和山药的纯香,不能放猪油。”

“军帐宴”是乡村旅游的名片

下午6点,“军帐宴”准时开席。

“知道今天的活动,我们专门开车慕名而来。”重庆游客赵景说,他们一家三口上午6点就动身赶往贵州。“不错,我特别喜欢糟辣豆腐干。这个味道我从来没有吃到过,我头一回知道了明朝的味道。”

“隔三差五,我们一帮吃货都会约起过来,不仅可以看风景,还可以饱口福。”来自贵阳的李娟透露,她和身边的朋友每隔一两周就要来一趟安顺。

“现在的屯堡人定义军帐宴是‘将士战胜凯旋的狂欢宴会,笑意满面难忍不欢之苦,美酒,飞饭,大盆菜等是他们唯一自我释放的方式,把酒论英雄,一呼天下应。’”七眼桥镇副镇叶逢春说,屯堡人所指的这种感受也许只能身临其境才能知其味。“今天没有想到会来这么多外地游客,我们只有摆长桌宴。”

他说,云峰八寨由云山屯、本寨、雷屯、小山寨等八个屯堡村寨组成,它是明初征南大军屯驻的核心区。在方圆十一平方公里的青山绿水间,八个村寨分布有序,疏密得当,既可各自为战又能彼此为援,堪称军事防御体系的杰作。每个寨子都建有寨墙、碉楼,石头外墙包裹着江南民居风格的四合院鳞次栉比,巷巷相通、户户相连,既宜人居又利巷战,被学者誉为“冷兵器时代的最后堡垒”。八寨中的云山屯、本寨,较完整地保存了典型的屯堡建筑和民风民俗,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云山屯还是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命名的’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军帐宴的挖掘、保护屯堡,提高大众对屯堡本土美食文化的了解。” 叶逢春表示,当地将利用好“军帐宴”这张乡村旅游的名片,结合屯堡的特色民俗文化, 充分挖掘展示文旅结合的魅力和优势,助推旅游井喷式增长。

延伸阅读:

西秀区七眼桥镇云山屯“军帐宴”18道特色菜

山药鸡八块、鸡渎豆腐、小瓜炒牛肉、腊肉蒸血豆腐、盐菜肉、渣肉、冲菜腊肉丁、油炸小慈菇、红烧肉、鸡辣子、蛋卷、糟辣豆腐干、清炒莴笋、蚕豆炒蒜薹、南瓜汤、糟辣肉片、凉拌折耳根、咸蛋花生米。据当地人介绍,“军帐宴”18道菜,除开主菜外,含时令蔬菜的菜品根据季节进行调配,但宴席必须确保18道菜上桌,寓意家庭和美,人丁兴旺。

(记者 张光平 摄影报道 编辑 申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