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时代头条 > 正文

士兵面孔:“金牌”操作手打造“人装合一”至高境界

2016-05-10 05:250

士兵面孔:“金牌”操作手打造“人装合一”至高境界

“人装合一”打造实战精兵

军人向来把手中武器看作第二生命,只有人和武器实现最佳结合,才能形成强大的战斗力。我军各兵种部队都有引以为傲的“金牌”操作手,他们熟练操作各型装备,在信息化演训场出奇制胜,在非战争救援行动中救危于难。今天,就让我们聆听几位“金牌”操作手的故事,感受他们矢志不渝追求“人装合一”的至高境界。

士兵面孔:“金牌”操作手打造“人装合一”至高境界

放飞战鹰零差错

士兵面孔:“金牌”操作手打造“人装合一”至高境界

陆军第41集团军某陆航团特设技师,二级军士长军衔,荣立三等功1次。韦康柯摄

人物名片:俞建利

凌空突击的战鹰背后,都有一支强大的机务保障力量在保驾护航,俞建利就是这支队伍中的尖兵。

那是考验生死的2分钟。云中飞行,高度3000米。突然,直升机舱内散发出一股焦煳味。

“有设备过载!”俞建利立即对着耳麦大喊。机舱内各种仪电设备众多,若不及时处置,后果不堪设想。看着战友们面庞上冒出的冷汗,俞建利深吸一口气,沉着而紧张地检测着电路板和接线盒。

2分钟后,他断定是为直升机供电的二号整流器负荷过载,立即进行关停。随着飞机平稳落地,众人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入伍时,班长问他喜欢什么,他说:“喜欢将电器拆了,再装上。”不经意的一句话,让俞建利成为陆航部队的一名特种设备技师。

第一次接触直升机,他就把战机近千张电路图挂在仓库墙上、铺在地上,不到3个月时间硬是将整架战机电路图“装”进了脑子里。

考核当天,该机型一组组技术参数、一条条电路走向、一个个开关按钮,从俞建利口中完完整整地复述出来。“神了,好一个‘人装合一’的机务宝典!”考官交口称赞。

“宝典”传奇不断,在同年兵里,俞建利创造了多个第一:第一个特种设备技术员放单,第一个特种设备技师放单,第一个在集团军专业比武勇夺金牌。

那次比武,堪称强手过招,输赢只在毫厘之间。他绘制的电台组成连接关系图,电路模块等各元素齐全,元器件按标准精确绘制;在外场进行实装排故课目时,他对直升机上的10处故障迅速判断并对应修复,展现出“眼快、心快、手快”的高超业务技能。最终,一举夺魁。

“最自豪的事还是完成一个个急难险重任务。”俞建利说道。汶川抗震救灾时,他一人保障3架直升机;陆航部队首次出海巡航,他既负责2架直升机的仪电设备维护,还肩负空中安全警戒和联络;参加“神九”“神十”搜救任务,他全天候值班备勤。

然而任务带来的各种荣誉并未让俞建利感到满足,“宝典”时刻想着扩容。得知部队将组建新陆航团,且全部由国产机型组成,他第一个递上请战书。

在新单位,参加改装的所有人中,他年龄最大,学历最低,但第一个完成新机型改装。“越熟悉装备的技术性能,越了解飞行的特点要求,脑子里的办法就越多。”这是他的成功秘诀。

入伍22年,俞建利精通5种机型,经他检修的飞机超过3000架次,安全保障飞行6000余小时。

“虽然我和战友身在‘幕后’,但每一架战鹰作战性能的发挥都与我们的岗位息息相关。我想掌握更多的机型,愿意一直守护着战机翱翔蓝天。”望着不断起飞的战鹰,俞建利眼神坚毅透着光亮。

心声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俞建利

经常有战友问我,为什么遭遇空中特情能够临危不乱?其实,没有“十年磨一剑”的钻研苦学,哪来处理空中特情时的“金牌”操作。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我愿把生命的每一天都献给挚爱的机务事业。

驾驭长剑稳准狠

士兵面孔:“金牌”操作手打造“人装合一”至高境界

火箭军某旅导弹发射号手,四级军士长军衔,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所带班荣立集体三等功2次。任方正摄

人物名片:王年保

在北方某训练基地一隅,长剑倚天听令待发。

士官指挥长王年保一声令下,大国长剑听令出鞘,携雷裹电直奔天际而去,穹顶之下划出一道绚丽的弹道。

走出发射掩体,航迹渐渐淡去,掌声、欢呼声、祝贺声纷至沓来,所有赞赏的目光都落在这位四级军士长和他的战友身上。

但就在前一天,他刚刚遭遇了“信任危机”。由于原本风和日丽的天气突然狂风骤起,既定的发射窗口已然不合时宜,气象分队建议选改发射窗口。

“改变攻击方式,可以按正常计划执行!”协调会上,王年保一语惊人。

“气象条件这么恶劣,发射要是出了岔子谁负责?”惊愕之余,大家更多的是怀疑。

然而,现场指挥组决定采纳这个建议,组长张正红解释说,之所以力排疑义不改发射窗口,除了基于现场导弹专家和指挥组的技术论证结果外,更多的是对王年保专业水平的信赖。

发射场上,王年保似乎永远都是那个最托底的士官指挥长,是领导们调兵遣将的第一选择。王年保也一次又一次证明:他不会辜负这份信任。

然而,当你看着眼前这位颇具传奇色彩的士官指挥长,或许不会想到,王年保也曾有一次败走麦城的经历。

2007年7月,王年保以优秀学员身份从士官学校毕业,刚到连队报到,正赶上旅里即将执行抽点发射导弹任务。当时,旅队组建时间不长,像王年保这样“科班出身”的士官凤毛麟角,因此他被推荐担任发射单元1号手。但在第一次选拔考试中,王年保竟然没考及格。这激起了他的倔劲儿。

一到操课时间,王年保就猫进操作间加班加点。接连几个星期,他如同拧紧的发条,白天黑夜连轴转,查资料、看题库,晚上对着一张张图表串讲规程,时不时还跑到营长房间请教。

最终,王年保过五关斩六将,凭借着在实装操作、理论测试、规程背讲、电路图默画等考核课目上的一次次突破,这位初出茅庐的1号手在同数十个发射单元角逐中脱颖而出,获得最终发射资格,并在首次点火发射中大获成功。这让他意识到:只要肯下功夫,就没有办不成的事。此后,王年保凭着自己认定的这个死理,更是一心扑在专业训练上,几乎“垄断”了全旅1号手专业所有考核、比武的金牌,多次在重大任务中表现惊艳。

专业训练上的硬骨头咬咬牙就能啃下来,战场上的拦路虎却防不胜防。驾驭战车向战场,王年保便很快遭遇了“意外考验”。那天,发射进入倒计时,负责发控舱操作的王年保突然发现设备对准数据有误。正当指挥组考虑退出发射流程时,王年保已把故障点精确锁定在数据飘移的问题上。他果断请求修正上传数据,继续发射流程。经过一番“望闻问切”,发射流程继续向前推进。发射零点,王年保按下发射按钮,导弹发射成功。

实战磨练,锻造打赢硬功。2014年7月,上级突然抽点拉动部队,王年保和他的发射单元被抽中,战友们都替他捏了一把汗。夜幕下,王年保带领他的发射单元驾驭长剑战车,在山林间的崎岖道路上辗转腾挪、见招拆招,最终不负众望圆满完成任务。

战友们都说:“跟王班长练兵打仗有底气,他是大家心中的‘定盘星’。”

弹无虚发靠精武

■王年保

号手就位,不单单是一个操作口令,而是一个战斗命令。我当兵以来,虽然只发射了5枚导弹,但发射训练却经历了成千上万次;虽然排除的导弹故障只有10余起,但每一起都是千百次实践经验的积累,若非日复一日之功,哪能信手拈来应对自如?只有平时练就过硬本领,才能于危难之时大显身手;只有平时紧盯战场,才能在战时信心满怀。

练就火眼金睛

士兵面孔:“金牌”操作手打造“人装合一”至高境界

空军某旅雷达操纵员,一级军士长军衔,荣立二等功2次、三等功4次。张建新摄

人物名片:刘卫民

豆大的汗珠从刘卫民脸颊上不断滚落,雷达方舱里只有机器运转的嗡嗡声。

这是空军某型常规雷达机动分队首次大漠试剑。在这次多军兵种重大课题作战研究性演练中,他们与5支兄弟单位展开对决。

情报显示仅有3批目标飞越领空,但每个目标的反射截面仅有巴掌大,且加速度大、高度变化快、飞行速度快、掌握时间短……这对第一次参加实战的该型雷达战勤人员来说,无疑是一次巨大的挑战。

“第1批目标出现!方位××,高度××,距离××……”一连串亮点不断在屏幕上跳跃,等候多时的刘卫民兴奋了起来。

开窗放大、三维立体显示……第2批、第3批目标越来越清晰。当所有人暗喜,刘卫民却眉头紧蹙。

凭借多年的雷达操纵经验,刘卫民断定目标绝不止3批,综合分析各航迹回波特征,他判断目标共有7批!

演练结束,导调组裁定:此次目标确实是7批!之前通报的情报不过是为了检验实战能力的“障眼法”,刘卫民他们是唯一一支没有“上当”的分队。

“老刘真有一双火眼金睛!”在实战演习中再次夺得金牌,刘卫民的能力让现场所有官兵折服。

预警雷达,国之重器。18岁那年,刘卫民来到这座钢铁营盘。他先后守过4座边境高山,操纵过20多部各型雷达,足迹踏遍整个滇西高原,把26年时光留在了寂寞的山巅。

2010年8月,刘卫民作为技术骨干被抽调到机关参加雷达兵多媒体课件和教案编写工作,并担任课题攻关组副组长。攻关组的其他成员都是干部,很多还是博士、硕士等高学历人才。士兵带着干部工作,作为一名只有初中学历的基层战士来说,他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

经过不懈努力,他们编写的多媒体教案被空军初级升中级士官培训采用,多项研究成果获原成都军区空军军事理论研究成果一等奖、空军预警监视系统重难点课目课件评比一等奖。

当时很多人都难以相信,一个只有初中学历的战士,能取得这样大的成绩。刘卫民说:“成功只不过是爬起来比倒下去多一次,只要怀有一个梦想并为之不懈奋斗,就没有办不到的事情。”

这些年来,雷达部队走下了山头,大力推进机动演练,刘卫民参与了部队作战训练模式改革,也见证了部队战斗力的成长。如今,刘卫民经常作为“金牌”雷达操纵手受邀授课,还时常被空军机关抽调组成专家组,对部队进行考评。

他说,每当他紧盯屏幕巡视祖国万里长空时,内心就感到特别神圣。

坚守是为了前行

■刘卫民

当有人觉得选择高山就是选择清贫寂寞的时候,我却认为是选择了淡泊崇高。在高远寥廓的环境中,我坚守的是最初最真的自己,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幸福和快乐。不论外界如何变化,我都会一如既往地践行“坚守不是等待,而是另一种前行”的誓言。

降服浪里飞舟

士兵面孔:“金牌”操作手打造“人装合一”至高境界

陆军第14集团军某舟桥团战士,四级军士长军衔,荣立三等功1次,所带班荣立集体三等功1次。庄 怀摄

人物名片:曾微红

滇中星云湖上烟波浩渺,某舟桥团操舟机班班长曾微红正在给操舟驾驶员作“穿竿过障”教学演示。

半个足球场大的水域,插了50根竹竿,两竿间距不到两米,给冲锋舟两侧留下的空隙不足30公分。曾微红驾驶冲锋舟一个接一个地华丽急转,顺利过完20多个“蛇形”障碍,直奔3米长、2.5米宽、1.5米高的跳台。差不多距离100米远的地方,只见他加足马力全速前进,舟尖接近跳台时,油门一松,冲锋舟瞬间离开水面,从跳台上方飞过,而后又高速前进。

他创造的操舟过障碍的团纪录至今无人打破,战友们都称他水上“飞龙”。

新兵下连时,连队第一次组织上舟适应性训练。曾微红在摇晃的舟上头晕目眩,还没等船靠岸就“哇哇”吐了起来。

为了克服晕船的生理反应,他主动寻找上舟训练的机会,除完成规定时限的训练课目外,还积极要求参加强化训练:舟桥上快跑、水上划橡皮艇……随着水性和抗眩晕能力一天天见长,不到1个月,他已经能在水上连续作业两小时。

抬舟、启动、离岸行驶……他很快就掌握了冲锋舟的基本操作技能,凭借持续勤学苦练的韧劲,不到一年又全部掌握了穿越障碍、抵近侦察、警戒、救援等应用操作技能。

随着兵龄的增长,他水上操舟的技能越来越精,被连队任命为班长。

“我会算不了什么,大家都会了,我这个‘飞龙’班长才当得称职。”交谈中他经常跟战友们这样说。

2015年上半年,集团军赋予舟桥团培养一批冲锋舟驾驶员的任务,要求短期内教会学员冲锋舟的操作与维护技能。一听说20天时间内17个训练课目要出效果,选拔出的13名教练班长感到“压力山大”,底气有些不足,当时曾微红站出来说:“只要有决心,没有完不成的任务!”

他结合自己多年的训练经验,在讲解基础理论知识、教授基本操作的基础上,把重点放在训练故障排查与维修能力上。学兵们按照他总结的经验去做,很快就掌握了核心要领,考核中全部以良好以上成绩通过验收。

2008年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曾微红随部队赴绵阳灾区执行救灾任务。一天下午,他所在的连队接到上级命令:方水河水位骤涨,3名群众被困江心岛,迅速出动冲锋舟解救。就在距离小岛10多米远的地方,由于水流过急,操舟机不听使唤,舟身不停打转。曾微红急中生智,用劲稳住方向,猛加油门、换挡、下压舟尾,向上抬起操舟机,使舟体前端脱离水面,再加一脚油门,冲锋舟倏地脱离险境,抵达目标点将被困群众解救出来。

“水上飞龙”不仅冲锋舟开得好,在某新型舟桥装备动力舟的操作方面也毫不逊色。

去年10月组织的一次新装备试验论证训练中,处于汛期的金沙江水流湍急,水流速度接近装备的最大适应流速。负责动力舟驾驶的曾微红要完成动力舟与桥跨的连接,保证门桥顺利架设。然而,在水深流急的江面上,由于动力舟作用力不均,导致连接固定出现松动,一时间整座门桥随江水向下游移动。

紧急关头,曾微红给不远处的战友打手势,示意两人同时打开动力舟发动机,对方挂倒挡,自己挂前进挡,以保持上方的桥跨不晃动。门桥缓缓摆正,重达几十吨的桥跨稳稳当当地停在江面上,作业手迅速完成固定,险情成功化解,曾微红再一次经历了实战考验。

时刻保持冲锋姿态

■曾微红

在成长的道路上,我时刻保持冲锋姿态,不断给自己施压:别人不行的,我要行;别人行的,我要更行。任何训练我都会跟最优秀的比,每次比较都能从他们身上学到很多东西。任何一项训练长期进行都会觉得枯燥无味,但我认真对待每次训练,培养兴趣和成就感,在比较和思考中才能更快成长。

(《解放军报》2016年05月10日 09版)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