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时代头条 > 正文

大清王朝洗冤机器最后一次启动是哪起案件?

李庚芸之死,让嘉庆皇帝内心愤恨不已。“朝廷必为之昭雪!”是清朝皇帝对冤案的美好态度,然而现实却是相当的苍白。真要有了冤案,大清王朝的洗冤机器真能如愿自动启动吗?昭雪一起冤案会引来哪些政治上的震动?可惜,嘉庆皇帝没有看到,而替他看到这一幕的是50多年后,他的孙媳妇慈禧皇太后和重孙子光绪皇帝。

大清王朝洗冤机器最后一次启动是哪起案件?

大清王朝洗冤机器最后一起启动,是由于一场惊天动地地官司,也是一场十分狗血的男女情感悲剧——杨乃武与小白菜案。案情想必每一个读者都已经耳熟能详了,细节自不必多说,但是这起小小的案件,牵扯到的司法资源和政治成本之巨大,却是每一个人所始料不及的。

杨乃武案经杭州府定案后,本来正常司法审判环节已经终结,剩下的便是复杂而无效的走程序了。杨乃武的妻子和姐姐便托人到按察使衙门申诉,要求复审,结果还是维持原判,并按照原拟罪名上报浙江巡抚杨昌浚。其结果自然也是在人情和贿赂的攻击下,原议上报刑部。案件似乎已经终结,刑部回文一到,立即开刀问斩。

事件的转机是杨乃武不屈不挠的姐姐杨菊贞。杨菊贞于同治十三年六月进京京控。但是,第一次京控的效果并不好,帝国的洗冤机器并没有因此而启动,反倒是促成了浙江全省官员的“同仇敌忾”,并直接导致杨乃武又一轮酷刑加身。

大清王朝洗冤机器最后一次启动是哪起案件?但是,杨乃武浙江举人的身份在关键时刻发挥了作用,并最终导致帝国洗冤机器在历史上最后一次启动。杨乃武的同窗好友中,有一个人叫吴以同,他是红顶商人胡雪岩家的家庭教师,由此与财阀集团建立了联系,得到了赴京第二次京控的财政支持。杨乃武另一位好朋友是武举人夏缙川,他的堂兄则是杨乃武案最终翻案的重要人物夏同善,而此时正在浙江丁忧期满准备回京。夏同善背后站着的是两朝帝师、内阁大学士、左都御史翁同龢。

第二次京控,表面上取得成功,朝廷不但安排了浙江本省官员复审,还指派信任浙江学政胡瑞澜亲自提审。然而,胡瑞澜又一次败在了浙江官场的淫威之下,再次通过刑讯逼供取得了证据杨乃武与小白菜的口供,原案原议上报刑部。

杨案的再次上报,彻底激怒了江浙在京官僚集团。历史上,当时江浙一带的显赫职位都由湘军集团占据,江浙读书人的出头之地被严重挤占,二者矛盾重重。于是乎,翁同龢与夏同善亲自入宫面见慈禧皇太后,夏同善直言:“此案如不究明实情,浙江将无一人肯读书上进矣。”

大清王朝洗冤机器最后一次启动是哪起案件?此外,新闻媒体也在“舆情”上第一次登上了历史的舞台。《申报》连篇累牍地报道了该案的情况,目标直指刑讯逼供、秘密审判、司法公开等话题。地方官员给朝廷的奏折上写道:“此案议论纷然,关系甚巨。”

东南乃是朝廷的财税重地,自然乱不得,于是乎慈禧太后改变了该案不得京提的决定,下旨要求该案赴京会审。直到光绪二年十二月,在刑部尚书桑春荣的主持下,开棺验尸证明了杨乃武和小白菜的冤屈。

然而到了翻案的时候,又遇到了波澜。一方面四川总督丁宝桢等地方实力派坚决反对因二个“奸夫淫妇”而丧失地方官员的绝对权威,跑到刑部大发雷霆,并威吓说:“这个铁案如果要翻,将来就没有人敢做地方官了!”;另一方面,大学士宝鋆等人也企图回护杨昌浚等人。

大清王朝洗冤机器最后一次启动是哪起案件?这个时候,善于窥测圣意的翁同龢等人纷纷上书主张严惩相关官员,他们的主张是重新树立朝廷权威,避免“强干弱枝”,监察御史王昕在奏折里明确提出:大臣尚有朋比之势,朝廷不无孤立之忧。是啊,4岁的光绪刚刚即位,“孤儿寡母”的大清朝廷亟需对已经通过太平天国运动做大了的地方官们下一次重手惩戒。于是乎杨昌浚、胡瑞澜等大员纷纷被革职,刘锡同等直接责任人员被发配边疆。

当然,以慈禧太后的政治手腕还不至于为了杨乃武而得罪整个湘军集团,杨乃武案只不过提醒一下大小臣工,说了算的还得是帝都北京的声音。没过几年,杨昌浚就在左宗棠的保举之下,再次出任漕运总督、闽浙总督,官运丝毫没有收到影响。

回过头来看一看,大清朝廷似乎做到了嘉庆皇帝说的“朝廷必为之昭雪”,但是,帝国最后一次启动洗冤机器,真的是“据实相告”的结果吗?显然不是,如果没有一个个环环相扣的权力运作,杨乃武的冤案只怕需要到阎罗殿里去申诉了!

有时候,能够被别人当枪使,也是一种幸运。杨乃武就是这类幸运儿,只可惜这种幸运伴随着的不是欢笑,而是眼泪。

最新文章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