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时代头条 > 正文

原创:漫谈唐代苦吟诗人

原创:漫谈唐代苦吟诗人

唐朝给我们留下了成千上万首脍(kuài)炙(zhì)人口的诗篇。这些千古流传的佳句,都是经过诗人苦思冥想,反复琢磨才写成的。冯贽(zhì)在《云仙杂记》中有这样的描写:孟浩然因为苦苦吟诗把头发和眉毛都掉光了;裴(péi)祜(hù)吟诗时爱把手插入袖中,以至把衣袖磨穿;王维吟诗入迷,以至走路时跌进醋缸里。唐人写诗呕心沥血的情态由此可见一斑。

贾岛是大家熟悉的苦吟诗人之一,他曾因冲撞韩愈的仪仗队,留下了“推敲”这诗坛上的千古佳话。无独有偶,他又因苦思“落叶满长安”的句子而冒犯了京兆尹刘栖楚,结果被关押一夜。但他却苦苦思索,终于觅得“秋风生渭水”的佳对。正像他所说的“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可见他的用心是多么刻苦。

原创:漫谈唐代苦吟诗人与他并称“诗囚”的孟郊,也是以苦吟著称的诗人。他形容自己说:“夜学晓不休,苦吟神鬼愁。如何不得闲,心与身为雠(chóu)。”他那些精妙的诗句,都是精思苦吟得来的。难怪苏轼这样评价:“诗从肺腑出,出辄(zhé)愁肺腑。有如黄河鱼,出膏以自煮。”意思是诗人作诗,是在自我熬煎。

鬼才李贺自称“寻章琢句老雕虫”,每天骑瘦驴出门,遇到好题材便写成几句,放进随身携带的锦囊中,到了晚上,把自己一个人关在屋里推敲。他母亲叹息说:“这个孩子是要吐出自己的心肝才肯罢休!”

诗圣杜甫称自己“语不惊人死不休”。为了要炼出佳句,他作每一句诗都要经过再三修改,改后还要自己朗诵,检查是否合诗律。正是凭这种严谨的态度,他才创造出了“字字不闲”的诗句。

原创:漫谈唐代苦吟诗人被杜牧称为“千首诗轻万户侯”的张祜(hù)苦吟时,连妻儿喊他的声音都听不见。晚唐周朴每次看到好的景致,都会搜肠刮肚地琢磨诗句,竟然晚上忘记了回家。偶然想到一联一句,就会手舞足蹈,忘乎所以。卢延让有一句受人称赞的诗“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意思是选好了一个字,捻断数根胡须。唐朝诗人作诗真是费尽了心思,这种精益求精的苦吟精神是值得后人学习的。(杜伟国)

微信号搜索:中华诗文学习,或shiwen_xuexi

来稿请投:shiwenxuexi@163.com

欢迎读者朋友以个人名义分享,未经授权,禁止转载用于商业目的。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