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时代头条 > 正文

贵州省委书记为何蹲点威宁县石门乡?

今天,在《贵州日报》和《贵阳日报》的一版,有一条分量很重、信息量大的报道——《乌蒙深山拔穷根 ——陈敏尔在威宁自治县石门乡蹲点调研脱贫攻坚侧记》。

这篇由贵州日报记者采写的4000字左右的通讯,透露出6月25日至27日,贵州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陈敏尔深入毕节市威宁自治县石门乡蹲点调研的诸多细节。(查看通稿,请点击最下方的“阅读原文”)。

今天,“说政事”(微信ID:gyrbszs)反复仔细阅读报道,为广大“政粉”梳理出八个关键点,帮助大家进一步了解省委书记这次意义重大的蹲点调研。

贵州省委书记为何蹲点威宁县石门乡?

1省委书记为何去威宁县石门乡?

“说政事”(微信ID:gyrbszs)在昨天推送了“说到扶贫,这个县可能是贵州三任省委书记去得最多的”这期内容,介绍了栗战书、赵克志、陈敏尔三任贵州省委书记到威宁县调研扶贫工作的情况

可能许多“政粉”要问,陈敏尔为何此次又到威宁?又到石门呢?

通稿一开头就说得很清楚——

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石门乡是贵州“西北的西北”,是全省乌蒙山深处最边远的一块脱贫攻坚“硬骨头”。

历史上很长一段时期,这里是穷得声名远扬、远得外人难至的穷乡僻壤。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决不让一个贫困地区、一个民族在同步小康中掉队”。

在全省脱贫攻坚战场上,石门乡就是一个重要“决战点”。

由此可见,选择石门乡具有典型带动的重要意义。

贵州省委书记为何蹲点威宁县石门乡?

2省委书记去了几次石门乡?

继2015年8月之后,今年6月25日至27日,陈敏尔第二次来到这里蹲点调研。

那第一次是什么情况?

2015年的8月30日至9月2日,陈敏尔乘火车长途奔波,花4天时间深入毕节市威宁自治县、赫章县调研,深入了解扶贫开发工作情况,亲切看望各族群众、基层干部。

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6·18”重要讲话精神,在问计于民、问需于民、问效于民过程中强化责任心、提高精准度、增强创造力,以改革创新精神打赢扶贫开发这场输不起的攻坚战,努力为全省守底线、走新路、奔小康做出新贡献。

贵州省委书记为何蹲点威宁县石门乡?

3乡亲们“笑”了吗?

就在前几天,“说政事”(微信ID:gyrbszs)推送过一期内容——“这些年,说到贵州,习近平为何爱提这件事~~~”。

文中说到,2015年6月16日至18日,习总在贵州调研考察。在遵义市播州区枫香镇花茂村,习总同村民们围坐在院子里聊起家常。

习总说“党中央制定的政策好不好,要看乡亲们是哭还是笑。要是笑,就说明政策好。要是有人哭,我们就要注意,需要改正的就要改正,需要完善的就要完善。”

这就是关于扶贫著名的“哭笑论”。

那么,在此次省委书记蹲点调研的过程中,乡亲们是哭还是笑呢?

通稿说——

看到陈敏尔一行来到工地,群众兴高采烈围拢过来,一位苗族同胞硬是要把手中的鸡蛋往大伙儿手里塞。

东西不能收,场景很感人。

陈敏尔走上前去与他们交流,询问他们还有什么不满意。

“太好了,高兴都来不及,没得啥子不满意!”

由此可见,在石门乡的乡亲们“笑”了。

那大家为什么“笑”呢?

因为笑容的背后,是贫困山乡容颜的巨变。

10个月来,田间地头、建设工地到处都是忙碌的身影,以前见到干部躲躲闪闪的群众,现在主动找干部谈心,有群众还多次打听“陈书记什么时候来?”

10个月来,崎岖的泥巴路变成了亮闪闪的柏油大马路,村村通油路即将梦想成真。

10个月来,低矮、破旧、潮湿的老房子大规模得到改造,统一规划、依山就势建造的农家新房宛如城里的一幢幢小别墅。

10个月来,以前大多数地方只种玉米的石门乡,烤烟、中药材、马铃薯、牛养殖等特色产业发展很快,新建了5个产业园区。

10个月来,石门乡的山头绿意渐浓,大力实施的封山育林、退耕还林、植树造林等工程,让这里生态越来越好,村寨越来越靓,风景越来越美。

贵州省委书记为何蹲点威宁县石门乡?

4路,省委书记最最关切

多少年来,山高路远、交通闭塞成为了制约贫困地区发展的最大障碍。

因此,我们常说“要想富、多修路”。

在此次蹲点调研中,陈敏尔最最关切的也是路。

通稿说——

路,是贫困群众的最盼。

老百姓说,长期以来,石门乡大多数地区一年约有半年时间云雾笼罩、阴雨绵绵,村庄内道路泥泞不堪,严重影响出行、严重影响心情。

路,陈敏尔最最关切。

他对随行的干部说,交通条件不改善,有好东西自己卖不出,有好风景别人进不来。一定要让石门群众人能走得出、让外面的人进得来、货能卖得出、生活更便捷。

修路,就是最快拔穷根。

去年8月以来,石门乡新建和改造了74公里乡村路。

再过一阵子,通组路就能修到大部分群众家门口。

路修出了新资源。

大规模的道路建设,已盘活了全乡3.5万亩可用荒地,其中1.5万亩已经种下了经济作物。

路修到了群众心坎上。

修路的步伐还在推进,老百姓已是欢天喜地。

营坪村党支部书记蒋宣义说,村里不少农户在堂屋挂起了毛主席像。

贵州省委书记为何蹲点威宁县石门乡?

5教育是拔穷根的事业

“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

贫困地区的教育事业发展,是陈敏尔此次蹲点调研的重点。

每到一户人家,看到墙壁上贴得满满当当都是孩子们读书获得的奖状,陈敏尔感到十分欣慰。

25日下午,陈敏尔来到新合村云炉小学,查看了校舍改建情况,并与青年教师亲切交谈,特岗教师待遇如何、工作生活有什么困难,陈敏尔都问得很细。

“你们多长时间有进修的机会?”

“每个学期都有。”

“平时教几门课?”

“每个老师基本上都要教两门。”

“你们很辛苦,也很厉害,都是‘全科教师’啊!”

陈敏尔称赞道。

交流中,陈敏尔对老师们说,改善交通能更好地开发物力资源,发展教育能更好地开发人力资源。

教育是拔穷根的事业,教师是最崇高的职业。

穷省要办大教育,也要办好教育。

希望大家热爱岗位、关爱学生,努力提高教学水平,用得法的教学让学生得益,托起贵州希望的明天。

正值周六,小学生放假回家。

陈敏尔来到教室查看了班班通设施使用情况,在教学白板上写下对孩子们的寄语:“同学们好,你们的理想从这里开始。祝大家心想事成!”

贵州省委书记为何蹲点威宁县石门乡?

6既要“输血”又要“造血”

拔穷根,既要靠政策兜底“输血”,又要靠产业发展“造血”。

那么,作为贫困地区来说,如何“造血”?

来看通稿——

产业的事,群众天天在盼、干部时时在谋。

25日晚,省委办公厅驻村工作队和当地干部一起坐下来合计,有哪些事值得马上干起来。

话匣子一打开,大家如数家珍:我们这里有个风景不错的山,可以开发旅游;我们准备与正大集团商谈养殖合作;我们正在组织群众加入合作社;我们引进了一个毛绒玩具厂……越说越带劲,“诸葛会”一直开到了晚上十点半。

陈敏尔看到大家提出来发展产业的建议,十分感动。他叮嘱随行党员干部说,脱贫是底线,致富才是目标。

让贫困人口实现“两不愁、三保障”,解决贫困问题是基本要求,要牢牢守住。

同时,还要在此基础上,通过努力奔向“高标”,实现修房子、美寨子、增票子、出学子、强身子的“新五子登科”目标,让贫困人口与全省人民一道迈入小康社会。

贵州省委书记为何蹲点威宁县石门乡?

7脱贫攻坚也要改革创新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五大发展理念,并将“创新”列为首位。

脱贫攻坚是否也能改革创新?答案是肯定的!

此次蹲点调研中,陈敏尔就说,要造血、要致富,最终都要靠体制机制改革,搅活农村一池春水。

啃下“硬骨头”,就要使出十八般武艺。

乡村两级党组织要千方百计发动组织更多群众抱团脱贫,想尽办法让农户特别是贫困户分享改革红利。

党员干部还要动脑筋、多琢磨,带着创造力干事,推出一系列接地气、有实效的改革创新举措,把脱贫攻坚抓出改革味、创新味,抓出新成效。

贵州省委书记为何蹲点威宁县石门乡?

8要关心基层党员干部

“农村富不富,关键看干部”。

在贫困地区,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的作用能否有效发挥,对于脱贫致富至关重要。

此次蹲点调研中,陈敏尔对此十分关注。

通稿中说——

陈敏尔十分关心基层党员干部,走访了老党员、困难党员、贫困户,代表省委、省政府,向各级干部为石门今天的变化所作出的努力表示衷心感谢。

他说,“硬骨头”就要集中攻坚,“决战点”就要全力攻克。

打仗全靠战士,队伍素质硬、作风硬,“碉堡”一定会拿下,仗一定会打得漂亮。

希望大家保持好的精神状态、好的能力方法、好的工作作风,走好群众路线,增进同群众的感情,走村串寨,进村入户,真正做到用心用情用力用智。

陈敏尔说,基层扶贫干部身处脱贫攻坚第一线、服务贫困群众最前沿,工作很辛苦、环境很艰苦、生活很清苦。

各级党组织要注重在脱贫攻坚第一线考察识别干部,在拔穷根的“火线”上提拔“英雄”,对他们高看一眼、厚爱一分,让他们政治上有奔头、工作上有想头、生活上有甜头。

最新文章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