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时代头条 > 正文

斯德哥尔摩综合症:你或许将是下一个患者

斯德哥尔摩综合征

斯德哥尔摩综合征,斯德哥尔摩效应,又称斯德哥尔摩症候群或者称为人质情结或人质综合征,是指犯罪的被害者对于犯罪者产生情感,甚至反过来帮助犯罪者的一种情结。这个情感造成被害人对加害人产生好感、依赖心、甚至协助加害人。

人质会对劫持者产生一种心理上的依赖感。他们的生死操控在劫持者手里,劫持者让他们活下来,他们便不胜感激。他们与劫持者共命运,把劫持者的前途当成自己的前途,把劫持者的安危视为自己的安危。于是,他们采取了“我们反对他们”的态度,把解救者当成了敌人。

你或许也将是一个患者……

《怪诞行为心理学》

作者∣刘兆

斯德哥尔摩综合症:你或许将是下一个患者

《日照重庆》剧照

一般而言,造成斯德哥尔摩综合征有两个成因:一是因为人们面对死亡时的恐惧,人们为了保命而不得不迎合施害者,对施害者百依百顺;二是因为人性中本来就存在对强权的屈服以及膜拜的特性。

首先,斯德哥尔摩综合征不论是在医学、政治学还是历史学范畴内,都存在一个生理学上的条件反射原则,这个条件反射原则就是当面对外部强大的压力,尤其是死亡威胁时,几乎所有的生物都会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服从状态。因为基本需求是一个底线,只有有吃有喝,生命才能得以延续,而面对暴力强权的时候,生物只有低头才能获得延续生命的可能性。比如,当人类在驯养一只狗的时候,他们常常拿食物作为诱饵,并且辅之以鞭打,随着驯化过程的进行,狗对主人也逐渐形成依赖的习惯与情感。这点体现在人类社会中,便形成上文提到的专制统治者对臣民的驯养,他们通过各种暴力的惩罚、规范化的思想教育以及适时的小恩小惠培养出大量的顺民、良民。

试想一下,如果一名恐怖分子用枪顶着你的太阳穴,然后轻声地对着你的耳朵说“人的最高权利是生存的权利”,你会不会感到恐惧?会不会本能地顺从于他?如果你的答案是肯定的,那么你或许也将是一个斯德哥尔摩综合征患者。或者我们也可以说,是不是每个人身体内都住着一个斯德哥尔摩综合征患者?

试想一下,每一天你在公司里面上班的情形,你也许就会慢慢地明白“斯德哥尔摩综合征”是怎么回事了:

“绑架者可以提供给我很多食物和住处。”

(“公司每个月发给我工资,还让我有一个温暖的集体。”)

“绑架者十分照顾我,无论在哪方面都十分重视我的存在感。”

(“公司里面的环境十分好,有问题需要解决的时候,同事们一起帮忙,一起加班工作,然后熬夜去讨论方案。”)

“我十分害怕离开绑架者,因为我不知道离开之后,我到底应该何去何从。”

(“我十分害怕失去这份工作,失去这份工作之后,我不知道再去哪里发展。”)

“你是新来的吗?记得要守规矩,你看我已经被绑架很久了,你只不过是一个新来的,要听话哦。”

(“我是老员工了,你只是一个新手,在这里,你首先要懂得的是察言观色,适应公司里的环境。”)

“其实,我知道,他之所以会这么做,是有苦衷的,是迫不得已的。”

(“其实,这公司的老板人是不错的,平时对我们也都很好,只是他脾气不怎么好,而老板发脾气,员工是理所应当要承受的,不是吗?”)

看一看,你每天的生活是不是也是如此呢?那么,这时候,你还会觉得斯德哥尔摩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情结吗?

其次,人类有一种原始的特性,那就是对英雄的崇拜。但是这并非说绑匪就是人们眼中的英雄,而是说英雄的形象与绑匪之间存在某种相似的关联。

人类本身是一种动物,其原始的本能保留着处理问题的一种极端方法,即通过肢体冲突来解决问题,如通过战争来争夺食物、争夺配偶等。

一般而言,谁施暴的力量大,谁就会成为新的统治者与支配者,那些“唯兵强马壮者为之耳”的信条便是说的这件事。那些绑匪手中掌握着对人质生杀予夺的大权,正因为如此,他们获得了人质潜意识的心灵崇拜与倾慕。

在一些电影中,匪徒被塑造成英雄,人们崇拜他,例如香港电影中的“古惑仔”系列就是一个将绑匪想象为英雄的典型。在专制社会中,如果没有一个英雄人物,那就是没有了社会的“核心”,人们会感到十分的恐慌,社会也会没有了秩序,这时候人们便会故意呼吁出一个“核心”,即作为英雄来崇拜。

研究表现,在斯德哥尔摩综合征患者的心中,秦始皇、汉武帝、成吉思汗、康熙大帝、拿破仑等人物都是名列前茅的偶像人物。

最新文章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