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时代头条 > 正文

湖南人为何爱吃辣椒 |考证

湖南人为何爱吃辣椒 |考证

两年前,在长沙,炒出过世界上最大份的“辣椒炒肉”,重达2500斤,当时厨师被挂在吊车上,冒雨在100平米的锅上翻炒。

远方的客人你请坐,听我唱个辣椒歌。远方的客人,你莫见笑,湖南人待客爱用辣椒。虽说是乡下的土产货,天天可不能少。要问辣椒有哪些好?随便能说出好几条。去湿气、安心跳、健脾胃、醒头脑,油煎爆炒用火烧,样样味道好。没有辣子不算菜呀,一辣胜佳肴。

——《辣椒歌》

说起湖南人吃辣,那仿佛是从骨子里带出的基因,仅仅是口头禅都有好几种,“辣子当`家”“十菜九辣”“无辣不欢”……

更有民间传说:四川人不怕辣,江西人辣不怕,湖南人怕不辣。“辣椒炒肉”更是每家餐馆必会的菜。

辣椒是十六世纪下半叶才传入中国,为什么会在短短时间内成为湖南人逢吃必有的作料?同一时期传入湖南的还有洋葱、洋芋和番茄等,为什么只有辣椒成了标志性食物?

那么,湖南人为什么大都爱吃辣椒呢?

湖南人为何爱吃辣椒 |考证

1 辣椒起源

辣椒,较早时称为番椒,是在十六世纪下半叶,由下南洋的商人从马尼拉带回中国。《中国植物栽培发展史》等认为,辣椒原产于南美洲圭亚那的卡晏岛,后在墨西哥驯化成栽培种,再在大航海时代传至东南亚。

嘉庆年间湖南人才逐渐开始吃辣椒,但是到了道光至光绪年间,湖南食用辣椒已经相当普遍了,所谓"无椒芥不下箸也,汤则多有之"。

和辣椒同时进入湖南的,还有洋葱、洋芋、番茄、番薯等,至上世纪70年代,番茄都只能算是新鲜之物,而洋葱、洋芋至今仍不是湖南菜园里的主角。

相较之下,辣椒却一路高歌猛进,开疆拓土。难道是因为辣椒的刺激性符合湖南人“蛮霸”的性格?或者说,真的是因为气候原因?

这一局面首先在于湖南有适于辣椒生长的环境。湖南省大部分地区土壤肥沃,气候温和,阳光充足,雨水适中,十分适合辣椒的生长发育。

湖南出产的辣椒,以“辣、甜、香、鲜”的特点著称,常见的有牛角辣椒、光皮辣椒、伏地椒、七姊妹、五爪龙等。

但是,以现代种植技术衡量,湖南并不是特别适合辣椒。

湖南省农科院辣椒专家张竹青等人考察发现,同样一个品种的辣椒在湖南亩产是3000斤,到了河南、山东等地因气温较稳定、虫害较少则可达到7000斤。

这意味着,河南等地拥有更加适合辣椒生长的环境,却为何只有湖南形成吃辣的饮食?

湖南人为何爱吃辣椒 |考证

2 自古重口味

最开始,中国古代吃的辣味食物多是生姜、花椒和茱萸。湖南、四川等地对这些重口味食物的喜好更甚。

据考湘菜体系的成型可追溯至汉朝,可参考屈原的《招魂》。

“……粔籹蜜饵,有餦餭些。瑶浆蜜勺,实羽觞些……大苦咸酸,辛甘行些。肥牛之腱,臑若芳些。和酸若苦,陈吴羹些。腼鳖炮羔,有柘浆些。鹄酸臇凫,煎鸿鸧些……”

总结起来就是:煎烤油焖腊炖煮,酸甜苦咸味俱全。在辣椒尚未传入的时候,湖南人民用酱、豉、曲、糖、蜜、韭、梅、桂皮、花椒、茱萸等调料创造了最下饭之一的湘菜。

湖南人为何爱吃辣椒 |考证

这些事情在马王堆也可见一斑。长沙马王堆出土了一些写有菜肴名称的竹简:其中有牛白羹、犬肝炙、鹿脯、炙鸡、鱼脍、腊兔等。

可知2000多年前的古人就食用葱、姜、韭、橘皮、花椒、茱萸、豆豉等重口味调料。

这是因为古代湖南夏季气温较高,天气湿热;冬季气流灌入后,天气冷湿。这导致无论冷热,生活于此的人们都处在潮湿之中。

因此,湖南人最需要发汗去湿、生津开胃,抵御风寒,所以常吃豆豉、生姜、大蒜、紫苏、胡椒、桂枝和槟榔等物。

在如此情形下,当辣椒这种充满刺激性的食物传入湖南之后,立即以其廉价、高效、直接击败生姜、大蒜等,湖南人民找到了神圣的调味品。

而现在,湖南人口味依旧重,卤味重盐重酱,长期的重口味使得味觉较为迟钝,“不放辣椒根本没味道。”

湖南人为何爱吃辣椒 |考证

3 祛湿御寒圣物

湖南位于我国东南腹地,长江中游。流经湖南有“三湘四水”:流经张家界的澧水;流过常德的沅江;经过安化、邵阳的资水;经过永州、衡阳、长沙的湘江。这些水流都向北流入洞庭湖。

水系的流向,反证出山势山脉是一个南高北低的局势,山脉丘陵多,自然形成一个天然屏障,所以湖南的南面有如屏风阻隔北来的气候,所以在广东以北会下雪,南岭以南罕有下雪。

湖南春天多雨,长时能下半个月左右,空气中水汽挥之不去。夏天也经常下雨,常常是山区内水灾淹死人。

而湖南温度颇高,尤其是夏天,是中国四大火炉之一。

所以湖南的气候以湿热为主。

湖南人认为辣椒具有祛湿驱寒的作用,吃辣椒会促进血液循环、出汗,可排除体内多余的湿气。

《食物宜忌》记有,辣椒“治呕逆、疗噎膈、止泻泄。”《药性考》中也称辣椒“温中散寒,除风发汗,去冷癖、行痰逐湿。”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辣椒素可以耗尽神经传导物质而止痛;辣椒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减轻感冒不适症状等。可见这一说法有根可寻。

由于所处地理位置的特别,这一说法是大家普遍接受的。

湖南人为何爱吃辣椒 |考证

4 贫穷落后

和辣椒同时期传入中国的还有洋葱、洋葱、洋芋、番茄、番薯等物,为何辣椒独自笑傲江湖?

长沙客(微信号:thechangshaer)注意到,在中国南方,次于浙江之后,辣椒被文字大量记载出现在湖南。

康熙二十三年《宝庆府志》和《邵阳县志》称之为“海椒”,这是目前所见国内最早的将辣椒称为“海椒”的记载。这一称呼表明,湖南的辣椒可能传自海边的浙江,明代从浙江进入湖南。

“海椒”进入湖南的具体路径是从水路还是陆路,现今没有谁清楚。但辣椒的传入与移民密不可分。

据移民史资料,明末清初,经历战乱、疫病后的湖南人口大减,由沿海一带迁入大量人口,它随后又在“湖广填四川”中一路西进。

对移民而言,他们初到湖南,主要从事坡地开垦,过着艰难的“棚民”生活,辣椒是极佳的“下饭菜”。

中国知名辣椒专家张继仁曾对全国辣椒资源深入考查,他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越是穷的地方越喜欢吃辣”。

辣椒在湖南的发展,是从贫穷地带向富有地带走的。最开始食用辣椒的是洞口、浏阳、双峰、安仁等地。

以浏阳为例,一些山区至今存留有与粤语相似的方言,境内曾于明末清初接纳大批自东南沿海而来的移民。

移民的涌入,致使当地人口剧增,资源匮乏,竞争激化,辣椒在其中存在的意义一是作为蔬菜提供食物,二是被用来刺激因食物匮乏带来的味觉疲倦,即“下饭”。

辣椒在浏阳南部山区曾留下更深刻的印记,据一些老人回忆,“那时的菜碗吃完了,是要拿饭拌着吃的,一屋里人,你拌了头道,他还要拌二道,就是因为有辣椒”。

湖南人为何爱吃辣椒 |考证

5 被赋予政治性

湖南人喜欢把自己的精神基因,概括为不怕邪、不怕压、不怕辣。

因为这个,到过长沙的人,留心一下长沙火车站,就会发现一个疑似为朝天椒的雕塑,实际为一个火炬。

至于这个火炬为何是朝上,时任湖南省建筑设计院设计室主任罗纯安曾解释:

火车站是坐东朝西,面对繁华的市区。如果把火炬的火焰飘向右边,怕有右倾主义的嫌疑;如果朝左边飘动,又有左倾机会主义的顾忌;如果火焰往东,担心被误解为西风压倒东风;如果往西,又担心被误解为向往西方。

于是设计师、建筑师们都被难倒了,不敢朝东也不敢往西,最后只好让火焰向上,结果雕塑建成了,左看右看怎么都不像火炬,而更像一个朝天的大辣椒。

毛泽东喜欢吃辣椒,喜欢吃红烧肉。特别是辣椒,他几乎喜欢到了崇拜的程度,经常把辣椒当做其阐述革命思想的道具。最著名的就是那句“不吃辣椒不革命”。

在遵义会议期间,彭德怀和毛泽东打赌吃辣椒。两人轮流吃,不大一会工夫,各吃了十来只。彭德怀失去了耐性,一下嚼了四五只,结果被辣椒呛了,拼命咳嗽,眼泪都辣出来了。

众人都笑了,毛泽东悠然说道:“这是战术失误的问题。你的实力本来比我强,输在太性急。”此类吃辣椒比赛有过很多次。

而湖南以“辣椒”为题材所歌颂的事物也不在少数,比如宋祖英唱红了《辣妹子》;湖南的老牌歌唱家何纪光则唱了一曲《辣椒歌》;而同为歌唱家的李谷一说过:“我们湖南人霸得蛮,吃得苦,耐得烦。”

值得一提的是,“非典”期间,湖南人中间有一种传说,称吃辣椒的人对这种疾病的抵抗力要强得多。于是湖南人又为辣椒找出一大优点。

火车站的“红辣椒”标志犹如湖南人的图腾,尖锐、刚烈、富有战斗性。惟有湖南人,从辣椒那里找到了精神的象征。

严格来说,辣并不是一种味道,而是一种烧灼感,很多医生也建议少吃辣椒,可是湖南人对辣椒忠贞不渝。

可能是吃辣椒促进血液循环的缘故,湖南的辣妹子一般都很少长痘,且皮肤水白,不知道这算不算是辣椒对湖南人的回馈?

当然,也不是所有的湖南人都爱吃辣椒,我就曾问过一个娄底的朋友:“你爱吃辣椒吗?”

“不爱。”他极其肯定地回答,随后补了一句,“但是没有辣椒我不吃。”

最新文章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