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时代头条 > 正文

聊城名人|武训:“千古奇丐”兴义学

有一个乞丐,皇帝赐给他黄马甲,受到皇帝的两次旌表,在他死后,清朝将其业绩宣付国史馆立传,并为其修墓、建祠、立碑。民国初,其事迹被编入教科书,冯玉祥称赞他为“千古奇丐”。

他的事迹很感人,靠乞讨攒钱,兴办三处义学,专门让那些穷人家的孩子们读书。

这位乞丐是冠县柳林镇武庄人,生来没有名字,村里人都叫他“武七”,还给他起了一个绰号“武豆沫”。皇帝知道他的事迹后,准备嘉奖他,嘉奖书上总不能没有名字吧,皇帝便赐给武七一个名字:训。

今儿,咱就聊聊这个乞丐的故事。

聊城名人|武训:“千古奇丐”兴义学

地主欺负他不识字

认定了办义学

清朝道光十八年(1838年)农历十月十九日,冠县柳林镇武庄一户贫苦农民家庭又添了一个男孩,这家孩子多,因为诞生的这个男孩在兄妹中排行第七,所以,这个男孩就叫“武七”。这并不奇怪,古时候,很多底层老百姓家庭的孩子没有名字,随便叫“张二”、“王三”,就用一辈子了。如果是有点权势或者文化的家庭,就不一样了,不仅给孩子起名,成人后还要有字,甚至号。

武七家所在的冠县柳林镇是黄河故道,经常闹灾,老百姓生活很艰苦。武家也仅有薄田数亩,因连年灾荒,生活不能自给。当武七长到7岁那年,他父亲去世了。可想而知,武七的母亲带着这么多孩子生活,是何其贫困。为了养活这么多孩子,武七的母亲就带着孩子们四处讨饭。也就是说,武七从7岁那年就开始乞讨,成为一个乞丐。

武七在讨饭时,有时经过学堂,学堂里传来的琅琅读书声,让这个还是孩子的乞丐非常羡慕。更甚者,武七每见到村童入学放学,就在那些学童后尾随,但是,衣衫褴褛的武七常常惹来一片呵斥和嘲笑。

武七十五岁那年,就到别人家当长工,他挑水、割草、喂牲口、犁地、推碾子……什么粗笨的活儿都干。但是,他付出的劳动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得到的却是冷嘲热讽和打骂,甚至工钱都要不到。

聊城名人|武训:“千古奇丐”兴义学

后来,武七又到馆陶县东北薛店村大地主李廪生家扛活。虽然武七是一个勤快人,但经常遭到打骂。他的命运并没有因为他勤劳而有丝毫改变。

这一年的腊月二十三,李廪生叫他去贴春联。结果,目不识字的武训把“六畜兴旺”的对联贴到了堂屋的大门上,“阖家吉祥”的对联贴到了牲口棚上了。这地主一看,勃然大怒,你小子是故意的吧,大年下这不是咒骂我吗?武七遭到地主的拳打脚踢,还罚他不准吃饭、睡觉。

武七在李廪生家打工,每年的工钱是十七吊,三年从来没有预支过工钱,也没有算过账。有一天,武七的母亲病了,想借点钱回家。李廪生竟然昧着良心,拿出一份伪造的账本说:“某月某日你支取了几百文,又某日支用了几十文。这些工钱你已经用完了。”

一笔糊涂账把本来不识字的武七气得直跺脚,与李廪生争执起来。这地主不是好惹的,反而诬陷说武七讹诈,叫来家丁把武七打得头破血流,并赶出了大门。

武七在薛店村头的一个破庙里沉睡了三天之后,变得如痴如癫,半呆半傻,既不回家,也不再给人家做长工,而是到处乞讨。

这次经历之后,武七就在心里埋下了一个念头:“扛活受人欺,不如讨饭随自己,别看我讨饭,早晚修个义学院。”

这一年,武七才20岁,从此,他走上了依靠乞讨攒钱,兴办义学的道路。

聊城名人|武训:“千古奇丐”兴义学

为挣钱

卖唱、杂耍、打工

那时候的柳林镇属于堂邑县,武七就来到堂邑县大街上乞讨。他衣衫褴褛、形貌丑陋,唱着自编的段子,到处乞讨。

可以说,他从7岁就跟着母亲乞讨,对乞讨生活并不陌生。为了多讨到点钱财,他就装扮成猪狗的模样,或者学驴叫。由于表演技艺不怎么娴熟,引得众人一阵阵哄笑。可以说,他每天都生活在别人的嘲笑、戏耍中,但是,武七并没有太在意,“我乞讨,我积钱,修个义学为贫寒。”成为他乞讨的动力。

武七把讨得的较好衣食卖掉换钱积攒起来,自己只吃粗劣发霉的食物和菜根等,这样做,他有自己的逻辑:“吃好的,不算好,修个义学才算好。”。

武七为了引起人们的注意,便于乞讨,特意剃了一个不僧不俗的发型。他将发辫剃去,只在额角留一小辫,并且头部左右的头发交换着留留剃剃,还自己编成歌谣:“左边剃,右边留,修个义学不犯愁;左边留,右边剃,修个义学不费力。”

讨饭时,武七遇到的大都是善良人,但是,也有故意以捉弄武七为乐的人。有人许诺给他钱,但前提是他吃屎喝尿。经过人间冷暖之后的武七唱道:“屎也吃,尿也喝,修个义学不算多。”如果遇见乐善好施的人家多给一些钱或物,武七也不忘磕头作揖,大唱赞歌:“我要饭,你得善,修个义学你看看。”

在武七立志办学的初期,推磨是他收入的大宗。“推磨推磨,一斗麦子六十个(六十文制钱),管推不管箩(筛面),管箩钱还多。”当时,乡间磨面多半用牲畜,如驴、牛、骡马。武七恐怕牲畜夺了他的生意,又编了一首歌词,极力表白雇用他推磨的好处:“不用格拉不用套,不用干土垫磨道。”

武七还到处给人家晒粪、铡草、拉砘子、灌田、舂米、轧棉花、纺线。他会捻线缠线,制成货品出售赚钱,唱道:“捻线头缠线蛋,早晚修个义学院。”“缠线蛋捻线头,修个义学不犯愁。”

武七在乞讨过程中,不仅仅为自编唱词,还学会了玩杂耍。目的就是博得围观者的同情和高兴,乞讨一些钱财。他两手扶地,头向下,两腿挺直向上,来一个竖鼎,能支持半个时辰不倒,一面竖一面爬,叫做“蝎子爬”。每当庙会和集场的时候,他就一面表演一面唱:“竖一个一个钱;竖十个十个钱;竖得多钱也多,谁说不能兴义学?”他甚至倒提着一条蛇作吞食状,人们惊悚,立时就掷钱给他,可眼看着一条小蛇就被他吃到肚里了,并唱道:“蛇可食,不要怕,修个义学全在我自家。”他有时拿蝎子玩耍来讨钱,把蝎子吃掉,唱道:“吃蝎子,吃蝎子,修个义学我的事。”他有时拿破砖碎瓦来吃,向人讨钱:“破砖碎瓦都能消化,不能修义学才惹人笑话! ”

这个武七,手使铜勺,肩背褡袋,烂衣遮体,到处乞讨,足迹遍及山东、河北、河南、江苏等地,凡是能引起人的兴趣,叫人出钱的事,他都愿意去干,并且口里“义学长”、“义学短”,整天唱个不停。人们说:“武七恐怕是害了义学症吧?”从此,“义学症”又成了他的一个绰号。他随即编了一首歌唱:“义学症没火性,见了人把礼敬,赏了钱活了命,修个义学万年不能动。

就这样,武训肩背一布囊,手拿一铜勺,早起晚睡,走街串巷,乞求施舍。

后来,武七真的办起义学,地方士绅向官府呈报其办学事迹的时候,认为武七这个名字不雅,改称其为“义学正”,以示尊敬。

聊城名人|武训:“千古奇丐”兴义学

乞讨三十年

建起了义学

在武七二十九岁那年,他已经积攒了一些钱财,出钱买了四十亩地做义学田,其中有十多亩是碱沙地。他同时唱:“只要该我义学发,置地不怕碱和沙,碱也退,沙也刮,三年以后无碱沙。”

出身贫苦家庭的武七,有一颗善良心,他不仅攒钱办义学,对穷苦有难的人也慷慨救助。1875年鲁西大旱,乡民饿死甚多,武七拿出红高粱40余石委托一绅士为其发放。1885年,他听说有位孝儿媳竟割股养亲,便找上门去奉送十亩土地。他出租的土地,凡真正穷困有难的,就不收地租,也不让外人知道。

在35岁那年,武七的母亲去世,他便和两个哥哥分了家,分得三亩地,转手卖了一百二十串钱,加上原来行乞的钱,积蓄已相当可观。

有钱之后的武七开始琢磨着赚取更多的钱,他委托娄塔头村武进士娄峻岭兄弟代为存放收息。后来有了钱就买地,也让娄氏兄弟代为经营,为其出租收租。

这中间他曾屡次请娄氏兄弟托代筹备义学,娄峻岭则苦口婆心劝他娶妻成家立业,武七却毫无所动,他唱道:“不娶妻,不生子,修个义学才无私。”其兄长亲友多次求取资助,他唱道:“不顾亲,不顾故,义学我修好几处。”

后来,武七找到堂邑本县大乡绅、进士杨树坊。武七在门前整整跪了三天三夜,杨树坊才答应为武七打理田产的租赁和其他钱财。从此,武七每次乞讨来的钱,只要积满一串,就去交给杨树坊。

到1886年(光绪十二年),已经48岁的武七已经拥有田产二百三十亩,积资三千八百余吊。于是,他跑到杨树坊门上,跪求杨树坊帮他办义学。

1887年,柳林镇开明地主郭芬、穆云分别捐出1.87亩、2亩土地帮助武训办学。这年冬天,武训在堂邑县柳林镇东门外建起第一所义学,取名“崇贤义塾”。崇贤义塾共有瓦房20间,大门二门各一座,加上四周的垣墙,共用去了4787吊钱,除了武七自己积存的2800吊钱,其余都是杨树坊和当地士绅捐助的。

1888年春天,义学开班。开班第一天,武七准备了丰盛的筵席招待教师,请学董和热心赞助的绅士们作陪,他自己并不入席,他说:“我不敢同老师和诸位先生们坐在一起,我站在门外,觉得心安。”他自己坚持吃些残菜剩饭。

此时的武七已经50岁了,他从20岁那年立志办义学,历经三十年,终于完成了自己的梦想。(记者 于新贵 张福勇)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