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时代头条 > 正文

学书方法:各有所谈,到底谁的正确呢?

学书者怎样理解孙过庭主张的“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贵似”,吴昌硕主张的“贵能深造求其通”,郑板桥主张的“学一半,撒一半”?

这三句是不难懂的,都是在谈如何继承传统,介绍各人的学习方法。孙过庭认为,学习前人的法书,观察务求精细,摹拟务求相像;吴昌硕认为:学习艺术不能满足于局限的了解,要深钻下去掌握其规律更为可贵;而郑板桥认为:对前人的东西,学一部分,抛开一部分,不必全部去学。

学书方法:各有所谈,到底谁的正确呢?

各自所谈的学习方法看起来有些矛盾,到底谁正确呢?其实,他们三人的所谈的方法,都是他们成功的经验之谈,全是正确的,只是有阶段性的差异。

学书方法:各有所谈,到底谁的正确呢?

学书方法:各有所谈,到底谁的正确呢?

在学习书法初期,不管你学哪种字体,不管你临摹哪种碑或贴,最忌讳粗枝大叶、朝三暮四,只有按照孙过庭所说“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贵似”的方法去做,才能达到“入贴”的可能,否则,终身都将在门外。

学书方法:各有所谈,到底谁的正确呢?

当学习书法有了一定的基础,对前人某家某派的用笔结体有了一定的认识并大致掌握其方法之后,此时,忌讳的是食古不化,目光短浅,沉溺于一家一派之中而不能自拔。若照“贵能深造求其通”的方法去广泛学习,开阔眼界,既能克制此病。这阶段,要注意追溯书法的渊源,加强自身知识修养。

学书方法:各有所谈,到底谁的正确呢?

继承传统的目的是为了创新,如何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这是不少在探索的课题。郑板桥他说“学一半,撒一半,未尝全学—非不欲全,实不能全,亦不必全也。”他认为古人的东西不全学是因为“实不能全”,这是说的老实话,即使你真的做到了“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贵似”,事实上也不能把古人的精神面貌全都学到手的。因此,他主张对古人不必全学,而是“十分学七要抛三,各有灵苗各自探”,一边学习,一边发挥个人的创造性,这样才有可能达到艺术创新的目的。在书法史上有不少书家就是采用这种方法学习,如苏轼、王铎临二王的法书,郑板桥临《兰亭》,何绍基临汉碑,吴昌硕临《石鼓》等,他们临出的作品与原作相较,几乎都在似与不似之间,有着强烈的个性。

学书方法:各有所谈,到底谁的正确呢?

可以把孙过庭、吴昌硕、郑板桥他们的这三种方法,看成学习书法艺术的三部曲,但其先后顺序是不能颠倒的。不能初学书法就来“学一半,撒一半”,这样可能什么也学不到手。也不能一开始学书法就来“贵其深造求其通”由于缺乏第一阶段的学习,很可能是学习书法陷进朝三暮四、漫无目标,徘徊仿徨的境地。同样,当你具备有相当的书法基础后,如果老还抱着“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贵似”的学习方法不变,那你的创造性就可能被埋没,而堕为“奴书”。

想看善见书法更多的原创文章吗?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善见书法

介绍:

原创书法知识

原创书法视频

学习书法微课/书法指导交流

最新文章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