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时代头条 > 正文

你知道计划生育背后,有什么深层次的原因吗?

你知道计划生育背后,有什么深层次的原因吗?

今天我们继续读《自私的基因》,第七章——计划生育。

在动物众多利他行为中,有两种重要的行为。一类为生育新的个体,另一类为抚养现存个体。

这一章针对的是动物的生育繁殖问题,也就是上面说的生育新个体。但不是生育过程本身,而是动物在生育过程中表现出的对后代数量的控制行为。

您可能一看到这个标题就想到了中国实行的“一孩化”计划生育政策,其实不只是中国,也不只是人类有计划生育的政策,人类的其他国家,其他动物也在实行着计划生育政策。

您可以带着下面这两个问题阅读正文内容:

1.你能想到自然界中哪些动物的“计划生育”行为?

2.你觉得这样的计划生育行为有着哪些原因?它们是出于什么考虑?又应该怎样用作者的理论解释这样的行为?

你知道计划生育背后,有什么深层次的原因吗?


熟悉自然选择学说的人应该知道,达尔文的假设中有一条是,每个种群都有“过度繁殖”的倾向。用通俗的话来说,所有的种群,如果食物充足,生存空间广阔,没有天敌的威胁,都能实现爆发式增长。

同时,我们又发现,每种生物生育后代的时候都有典型的“每窝生育数”。不同的鸟儿有不同数量的每窝孵卵数,猫狗也有不同的每窝下崽数,人类则一次只生育一个后代。多于“每窝生育数”的情况非常少见。

这种每窝生育固定数量后代的行为,某种程度上已经限制了后代的增长。

不仅如此,如果一种每窝生育数量为两只的鸟类孵化出了四只小鸟,一些鸟妈妈还会选择把一两只长得瘦弱的鸟儿推出鸟巢,只抚养长得壮实的两三只小鸟。

这种动物个体调节自己的出生率的行为,也就是计划生育的行为,有什么深层次的原因呢?

群体选择论者会说,这是一种利他行为,个体动物为了群体的整体利益,有意降低其出生率。但鉴于群体选择论的逻辑困难,作者发现这种行为也能用正统的“自私的基因”规律加以阐明。

作者认为,这种行为其实是自私性的,进行繁殖的个体是为了他们自己的利益才进行计划生育的,“越多越好”的观点绝非事实。

之前我们也提到过,生育新个体和抚育现存个体是生物的两种重要的繁殖行为。而更多的个体,必然意味着抚育现存个体的时候会非常吃力,增加生育必然要以抚养欠佳为代价。

举个例子来说,比如鸟的繁殖过程。

最初,鸟类种群中一定存在着多种生育繁殖基因,它们使鸟类每窝孵化一个、两个、三个或更多蛋。而每窝孵化一个蛋的基因繁殖速度太慢,几代下去,在种群中所占比例就会越来越少。而每窝生育三个或四个蛋的基因,会因为食物不足、生存空间不足等原因而死去,最终甚至连每窝两只的成活率都不能保证。

经过残酷的自然选择,最后留下来的基因只剩下了每窝繁殖两只的基因。

也就是说,在特定的生存环境中,最适合的生育基因是一定的,不符合这样的基因生育策略,一定会在某些方面“吃亏”,从而在自然选择中被淘汰,雌性个体必须在生育和抚养之间进行选择。

这和我们之前介绍过的ESS也是相呼应的。

你知道计划生育背后,有什么深层次的原因吗?

这就是计划生育这一章的主要内容。作者主要利用基因的自私性解释了动物繁殖过程中对后代数量的控制,说明了动物必须在后代数量和抚养质量之间进行选择的道理。

明天我们继续《自私的基因》第八章——代际战争、第九章——两性战争的解读,这两章可以说是本书中理论在现实中的最好应用,尤其是第九章两性战争,能为夫妻之间的很多现象提供解释。

最新文章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