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时代头条 > 正文

路边野花别乱采,路边“野码”别乱扫,别让个人隐私一扫而“光”

路边野花别乱采,路边“野码”别乱扫,别让个人隐私一扫而“光”

视频加载中...
案例导读丨路边的野码别乱扫

『地铁辱骂事件』热点还未冷却,微信扫码信息泄漏的讨论又泛起。前几日,北京地铁10号线上因两名女子地铁扫码,导致一名男青年与两女子发生摩擦,小伙子对两名推销微信扫码的女子进行了辱骂,并抢夺手机推人下车的事件,该视频在网络上一石激起千层浪,多数网民对这名男青年公然的辱骂女性的行为予以谴责,认为其维护个人权益的方式粗暴野蛮,在主流谴责声之外,也有网民认为,这两名女子在地铁推销微信扫码的行为也有不当之处,言辞之间似乎有点认为女子有咎由自取的意思。

在微信营销如火如荼的兴起之创业风口中,很多人创业者为了提高微信好友的数量,开始从线上转战线下,他们拿着手机举着二维码开始穿梭于大街小巷,公交地铁,超市商场,拜托过往行人扫码关注。

路边野花别乱采,路边“野码”别乱扫,别让个人隐私一扫而“光”

扫码刚开始的时候,很多人出于善良之心以及理解创业的艰辛而扫码关注给予鼓励和支持!但是随着地铁扫码的人越来越多,人们开始逐渐反感起这种行为,一些不法分子也开始借机趁虚而入,因扫码被骗的新闻也屡见报端,普通大众的逆反心理越来越严重,这让微信扫码行业处在舆论风波中。

有公开报道称,扫码推销者每扫一个码可得2块钱,每完成注册一名新用户可得3至5元的提成费,月薪最高可过万。他们中,有的是真正的创业者,为自己的公司店铺做宣传,有的是职业扫码者,主要工作就是找到潜在消费者,进而推销保健品及减肥产品等。到底哪些是真正的扫码创业者?哪些又不是?大部分人是无法分辨的。

路边野花别乱采,路边“野码”别乱扫,别让个人隐私一扫而“光”

另据调查,90%的受访者并不知道自己扫的是什么码。有很多消费者扫的是商家的二维码,可关注上却发现是其他的微信号。明明只扫了一个二维码,却发现莫名关注上了多个微信公众号。这些公众号每天发送垃圾信息;有的被强行圈粉,有的甚至账号被盗,遭遇电信诈骗。

从恶意广告到金融诈骗,都能通过二维码在计算机网络和移动互联网快速传播。扫码的人也许不会泄漏个人信息,但是该信息如果被不良商家或者个人为谋取利益,将这些信息向他人出售,甚至到了网络诈骗者手里,那后果不堪设想。

假如北京地铁扫码骂战的女子将微信获取他人信息外露或者用于其他活动,则涉及侵权行为。更严重的还有可能触犯刑法。

路边野花别乱采,路边“野码”别乱扫,别让个人隐私一扫而“光”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刑 法》《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

将原来的非法获取公民信息罪,改为侵犯公民信息罪。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刑 法》《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规定:

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单位犯前三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各该款的规定处罚。

路边野花别乱采,路边“野码”别乱扫,别让个人隐私一扫而“光”

律『视』在线刘红亮律师温馨法律提示

1、 微信扫码行为本身涉及到他人隐私,但是,在《北京市轨道交通管理条例》规定中,只有禁止在车站、车厢内派发广告等物品,扫码这种行为如何处理尚未明确规定。劝离,是地铁工作人员能做的唯一一件事,目前还没有更加有力的处罚方式。所以我们只有提高自身的风险意识,在不了解扫码信息的前提下,应谨小慎微以防信息被窃。

2、扫二维码前,先核实来源,要确认二维码公布方的身份,选择官方或正规途径发布的二维码扫取,不扫来源不明的二维码。不要轻易通过扫二维码访问网站并提交个人信息。扫描利益诱惑型、拉粉求支持型、折扣返利型二维码前,需格外警惕。

路边野花别乱采,路边“野码”别乱扫,别让个人隐私一扫而“光”

最新文章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