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时代头条 > 正文

好导演一定懂音乐,懂音乐的不一定是好导演

2017年3月17日上午,第二次IP项目融资路演暨第二期“版权金融文投俱乐部”活动在北京天桥艺术大厦中国版权保护中心内举办,此次活动由中国版权保护中心中华版权代理总公司版权金融事业部及俺朋堂北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联合主办。

好导演一定懂音乐,懂音乐的不一定是好导演

第二期[版权金融文投俱乐部]活动现场

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近日发布的新一批全国电影剧本(梗概)备案、立项公示通知中,出现了数位著名音乐人的名字,音乐人跨界拍电影早已有之,电影与音乐间存在着什么关系?电影与音乐如何在跨界中碰撞出火花?跨界人需要什么素质?所以,第二期“版权金融文投俱乐部”邀请了著名音乐人/水木年华成员/电影导演 卢庚戌、蓝莓影业战略发展总监 耿聪、作曲家/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副教授 张帅、《乘风破浪》电影插曲演唱者 苏紫旭、荔芙娱乐厂牌创始人 徐凯鹏就“音乐与电影如何在跨界中碰撞出火花”从音乐人与电影人的角度进行深度探讨。本次圆桌由俺朋堂创始人兼CEO王小曼主持。

水木年华成员卢庚戌的新片《一生有你2017》源自他们的成名曲;他的上一部作品《怒放之青春再见》则来自于郑钧的歌名《怒放》。两部电影都是青春片,《一生有你2017》主要是讲爱情以及爱情对人生造成的影响,上一部则着眼于青春与梦想的关系。在活动现场,俺朋堂创始人兼CEO王小曼首先对卢庚戌提出了音乐与电影跨界需要什么样的素质的问题。

音乐X电影跨界人需要什么样的素质?

卢庚戌:智商高。

在回答主持人王小曼提问音乐与电影跨界人需要什么样的素质时,卢庚戌淡定的说:智商高。

跨界的转型这件事情是有非常高的智商门槛的,因为能够驾驭两个领域的不是很多。作为当年辽宁省营口市的高考理科状元,卢庚戌考入了清华大学建筑系。毕业后辞去工作去做音乐,在乐坛积累了一定名气和地位,也算是一次成功的“跨界”。(编者注:毕竟是清华的高材生)

电影是卢庚戌曾经的理想,但拍电影对于一个二十多年醉心于音乐创作的卢庚戌来说并非易事。主持人问及为什么想要拍电影,卢庚戌坦言,没有什么原因我就是想做。现在正在筹备第二部电影《一生有你》,明年暑期档准备上映。

在音乐事业上取得了巨大成功的卢庚戌,他的目光转向了电影导演。卢庚戌表示,导演与音乐这两个不同的工作带给卢庚戌的感受也是不同的,从某种角度讲音乐人可能要求会高些,导演就相对轻松一点。剧本、表演、摄影、美术、配乐、主题曲等都有分工。

对于音乐人跨界电影,中央音乐学院的副教授又有怎样的看法呢?王小曼问道,张帅老师对于电影配乐这件事怎么看,比如说电影配乐,音乐在一些跨界的艺术门类中的运用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

作为中央音乐学院副教授的张帅老师表示,现在各行各业每个领域,门槛实际上很多,音乐和电影之间其实是有一种关系的。最重要的关系是对于结构的把握,比如说一张专辑,在大的结构上要有一个板块。当音乐比较长的时候就需要在结构上有大的把控。电影也是同样的道理,而且有这种艺术感觉的相通性。我在2002年的时候,有机会去美国做了一年访问学者,其实我是学音乐,去教音乐,但是我当时花了很多时间去学制作,之后给我的作曲家好朋友拍了一部MV。因为视频的剪辑工作,跟戏剧操作是很类似的。但是我想跟做音乐一样,虽然门槛这样低,(编者注:门槛低可不是谁都能做的哦)但是音乐当中的要素,包括导演领域中的每一个要素,它对各个参数的理解,还是需要我们更多的学习,这是难度,这是真正的难度。

好导演一定懂音乐,懂音乐的不一定是好导演

左:卢庚戌 右:张帅

如果说剧情是一部电影的灵魂,那么我们或许可以毫不吝啬的称电影配乐为电影的眼睛,而人们都说眼睛是窥视灵魂的窗口,放在电影上,我们可以这样理解:电影配乐只要略微地给观众一个眼神,也许观众就知道接下来会发生的事情大概是个什么样的方向。

好音乐能给电影带来什么?

苏紫旭:提气,煽动力。

苏紫旭说到自己为韩寒电影《乘风破浪》演唱插曲的经历,他坦言当时非常机缘巧合,同时也努力希望自己能够做张好唱片。

王小曼追问道,听说你在英国看了一些哈姆雷特的演出,其实英国在舞台剧方面的配乐非常成熟,制作能力可能比我们国内整体水平还是要高一个台阶。您去了那边,可以跟我们聊聊那边的感受吗?

苏紫旭表示,英国的音乐剧每个细节都做的很到位,再加上那边的音响系统很好,不管是硬件或者是整个行业的实力,都是非常认真的情绪在做,非常非常认真。台词他也没有落掉,每一部的布台,换场非常的快,有种瞬间出现的美,无缝对接的感觉,非常吸引人。(编者注:硬件软件都跟的上才能和谐共振)

王小曼补充道,所以音乐的curator在这个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实际上导演也是。因为我们谈到导演,也是需要非常好的音乐的制作背景。

好导演一定懂音乐,懂音乐的不一定是好导演

《乘风破浪》主题曲演唱者苏紫旭

苏紫旭认为,其实音乐在这个剧里边就是提气的作用,有可能放了音乐就有气场,(此处应当有music,读者可以自带bgm想象一下)这个氛围就更有感觉。更有煽动力,感染力。而这种煽动力和感染力的运用是一门经验活,因为一定要有基础,基础是保障。

一部好的电影与剧情只见的关系固然密不可分,用音乐来暗示剧情的发展,用音乐来烘托影片主题,会是怎样一种结果呢?一部成功的电影往往会有优秀的音乐,优美动人的乐曲,荡气回肠的旋律,都可以增强影片的感染力,和主人公的活动共同交织成一篇又一篇扣人心弦的人生乐章。那么电影与音乐的关系更像什么呢?

音乐和电影的关系到底像什么?

徐凯鹏:一对儿夫妻。

对于电影和音乐的关联,以及对电影和音乐跨界的热情和想法,徐凯鹏给出了自己的答案:音乐和电影关系像男女的关系,(编者注:这个比喻很到位啊)尤其是对电影来讲,音乐就是一直陪伴着你。可能默片没有那么多的音效,没有对白,或者环境因素,但是音乐是一直伴随的。所以音乐可能更像妻子。

王小曼追问道,那您觉得好的电影它配上好的音乐,比如美国的《La La Land》,然后像美国的奥斯卡设了最佳的电影配乐,格莱美也是有最佳电影配乐,整个有四个奖项。那为什么在美国都会把这样一套电影的工业标准融入音乐,并且把音乐的工业标准融入电影,他把这两个放到非常重要的位置,相当于是产业的标杆。

好导演一定懂音乐,懂音乐的不一定是好导演

荔芙娱乐厂牌创始人徐凯鹏

徐凯鹏认为,音乐和电影相互觉得对方很重要。奥斯卡是一个奖项,其实关于音乐也就只有俩,配乐和歌曲,另外两个是音效奖,其实它跟音乐没太大关系。但是对比音乐这个奖项,格莱美是更看重电影或者视觉,因为它视觉的奖还挺多的:有影视音乐奖,影视歌曲奖,原创音乐奖。电影原声。还有两个奖我觉得最有意思的,就是最佳MV和最佳音乐电影。

王小曼问道蓝莓影业战略发展总监耿聪,您觉得我国现在电影发展日新月异,票房蹭蹭窜高,电影人,包括明星,网红们都在挣很多钱,大IP,因为流量代表了一切。但其实去年整个豆瓣上面,八分评价的电影作品并不多,(编者注:市场上的烂片都是谁拍的?简直污染眼球)也就是说我们在非常好的市场势头和消费数据很好的同时,电影市场并没有在供给侧提供足够好的实体产品,电影的制作在这几年中到底是有提升还是滥竽充数?音乐配乐在电影中间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

耿聪表示,首先电影它的本体最可见的是故事、剧本,比如我说剧本是电影的地图导航的话,我觉得音乐的角色就相当于一个老司机。(编者注:老司机~带带我~)每个节拍,整个镜头的升降完全是跟着节拍来。不同的人把摇臂拉起来,摄影师站在摇臂上面在工作,你会发现他们每一个节拍,就所有工种有很多的人,然后一个长镜头5分钟,但是都是根据音乐的节拍一拍一拍走下去的。我当时看这个片段我就觉得好莱坞的工业真的不是我们大陆电影工业一朝一夕能赶上的。大家有兴趣的话通过《La La Land》,去看看其他的镜头拍摄,怎么旋转的,其实完全是音乐在指挥。所以我觉得这个音乐的角色其实是蛮重要的,像是一个这样的老司机开着车往前走。那其实说到电影与工业水平,其实说到我们今年其实排名第一不是好莱坞的影片,排名第一的是《美人鱼》,(编者注:我们都欠星爷一张电影票啊)然后《捉妖记》,都是东方本土元素的影片。那一旦跟好莱坞技术融合起来,它会爆发出前所未有的能量。

好导演一定懂音乐,懂音乐的不一定是好导演

左:徐凯鹏 右:耿聪

王小曼补充道,跨界的转型这件事情是有非常高的智商门槛的,因为好像能够驾驭两个领域的不是很多。比如刚刚耿总讲的这音乐剧这件事,我觉得国内好像很久很久以来都没有好的音乐剧了。

张帅表示,音乐剧毕竟起源于欧洲。个人认为音乐剧这种形式并不太适合中国人。比如我在芝加哥去看《野蛮人》,它算是音乐剧新形式吧,是一种打击的剧,非常强调与观众间的互动。我正好坐在剧场前面,在开始的时候就用那个光射击了观众,正好射中了我,然后我就站起来。现场的观众与音乐剧有非常强的互动,我特别有感觉。然后我就去看歌剧魅影,歌剧魅影属于是个老牌音乐剧,实际上对我的感受来说,那种迎迎合合已经满足不了。歌剧电影老牌的非常有名,但他的音乐风格你就觉得过时了。(编者注:专业人士的解读果然不一样)这种音乐形式不像20年前小的时候看到那么醒目了,但是它在最高潮的时候,它有一个舞台的热点。它的主题再现的时候,依然让我很感动。作为一个非常成熟的一种形式,它有能打动我们的地方,但是它也有不行的地方。其实音乐剧我觉得在美国在走下坡路,但中国是有机会上台,很多人投资做音乐剧,而现在音乐剧里面有个重大问题,就是光歌写的好不行,因为从整体上看音乐是作为底层的。

放眼全球电影市场,中国电影的题材还是非常的局限。在类型片上,很多有市场的题材但是没有导演去创作了,导致电影内容的同质化。或者说,导演的野心不小,但是受到了剧本的局限。中国的音乐题材电影为何数量不多?

音乐电影(音乐剧)在中国会有票房吗?

卢庚戌:作品好的话,10亿。

蓝莓影业战略发展总监耿聪表示,音乐和电影能撞出火花,首先电影特别需要好的,哪怕把音乐剧搬上电影的荧幕。《爱乐之城》就是最好的例子,拿了奥斯卡最佳的导演,得了许多大奖。其实中国这两年的电影有一个特点,每个卖座的电影都有一个借鉴的文本。因为好莱坞从去世的亚里斯多德开始,无非是在前人基础上借鉴。(编者注:说白了就是抄袭)音乐人有好的题材,可以和我们合作,这是非常好的一件事。而且我现在也在跟香港金像奖导演罗启锐合作一个古巴电影。提到古巴会让人一下想到音乐、舞蹈,很热辣的这种古巴风情,那个地方的人听到音乐会不自觉的舞动起来,我就跟导演提议在戏里边加上舞蹈元素。我投入两年时间,亲自去联系国内各个城市,甚至国外舞蹈圈的一些顶级高手。在这个过程中发现,音乐和节拍,时间技术和电影这种时空技术结合在一起,非常的巧妙。现在国内这类题材电影很少,很多年只有一个陈可辛的《如果·爱》。

王小曼表示不解,国内这个题材为什么很少?因为很难拍吗?还是说因为其实跨界真的很难。《如果·爱》这样的电影难度很大,近10年来华语电影市场似乎没有出现可以超过《如果·爱》这样一个音乐电影的水准作品。

好导演一定懂音乐,懂音乐的不一定是好导演

卢庚戌在活动中

卢庚戌坦言,大部分的导演对这种题材不太有意愿,而且需要懂音乐的导演来拍。喜剧片与歌舞片的票房还是有很大的差距的,一个歌舞片做好的话一定有市场,虽然票房不会像喜剧片那样高。在2010年时,我准备做一部青春片,但遇到状况了最后没拍出来。当时一位圈内的老板跟我说,这种哪有市场,都没人拍,我说就没有人拍才有市场。但是我没有赵薇有人脉,她第一个拍,那我就晚了,时机很重要。但是歌舞片,如果我们现在有人把它拍好的话,就会成为一个爆款。相对来说成本没有那么高,也能赚很多钱。很久以前的歌舞片《刘三姐》在中国是有市场的,但现在没人拍了。(编者注:白白浪费了一块肥沃的良田)我们可以对照,音乐类型也一样。我们可以从理性的角度,历史的宏观来观察,无论是音乐还是电影,我们都比美国要晚很多年。

耿聪补充道,卢老师说的特别好,并且特别强调这个空间没人在做,已经有巨大的空间,电影跟音乐是一个跨界,音乐加戏剧,音乐加动作,音乐加体育,都是更高规格和体量的跨界。

好导演一定懂音乐,懂音乐的不一定是好导演

俺朋堂创始人兼CEO王小曼

俺朋堂创始人兼CEO王小曼补充道,去年在奥斯卡的时候,团队做了一个专题:电影跟音乐、电影跟体育、电影跟媒体、电影跟金融,所以我们真正调研过这个领域。其实中国电影的题材还是非常的逼仄,很狭隘。我观察生活中的每一个人和每一些事,都会有故事,而可能是由于我们眼界和视野,还有对于这个世界的好奇心目前还没有那么的蓬勃,所以眼光和视野都还太短浅了,故事本身是带有力量的。有一个很有名的电影,《离巨星二十英尺》,在美国很多的电影和音乐都能跨界。《灵魂歌王》演员的Jamie Foxx,现场所有的雷·查尔斯的歌都是他自己唱的。后来很多人想买他当时在《灵魂歌王》唱歌的所有的电影原声,但他们不知道其实Jamie Foxx也是一个非常好的跨界人才。所以其实我觉得这个事很有意思,所以我一直在追着卢老师问,跨界的门槛和天赋到底是什么,因为在我自己看来这两个东西是相通的。艺术家都是有表达欲望的人,他们表达欲望的方式都有自己对这个世界的理解。而这个表达欲望,音乐和电影只是渠道、方法、技能不一样,他们对于受众的感染方式不一样,但是其实表达欲望是你本体的语言,这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

现如今,只要有人投资,似乎人人都可以做导演,摄影师、作家、演员、主持人、画家等等纷纷“跨界”到电影圈。那么电影真的是没有门槛的吗?做音乐与做电影有什么不同呢?

做音乐和做电影哪个更难?

卢庚戌:一个电影的复杂程度可以出十张专辑。

耿聪表示,歌舞片中有纯粹是技术的部分,因为电影来说,对我们来说,它就是个数学题,它一分钟都在叙事规律。音乐的每个节拍和叙事的功能,是一门像几何学一样严密的。

卢庚戌认为,做电影最关键的一点,首先要有艺术的天赋。但其实有了这些远远不够,做一个电影导演来说,远比做音乐人辛苦的多。比如我现在磨的《一生有你》电影剧本,磨了两年半。我写歌词的时候可能有几天睡不着觉,做电影可能一年又一年的睡不着觉。(编者注:总有人黑着眼眶熬着夜~)很多人认为写歌词需要精确,台词不需要。那你说错了,我在磨台词的时候,多一个字我都要去掉,这很复杂的。如果电影有一百场的话,差不多有四万字到五万字之间。而一首歌的歌词可能几百个字,长度最长1000个字。所以说剧本是非常浩大的,在剧本写好之后,拍摄的过程中复杂程度也是难以想象的。

拍《怒放2013》的时候,先筹划摄影美术,服化道不用说了,全是导演来要过目的。还有很多突发情况,比如军事演习场地不能进行拍摄。然后第二天拍烧烤店的戏,当天半夜导演说不让拍了,因为第二天卫生检查要封路,各种突发的意外。(编者注:拍电影不是说着玩的,和西天取经有一拼~)拍好后到电影上映前还有许多问题要处理,一个电影的复杂程度不亚于我出十张专辑。电影跟音乐真正做起来的时候,会发现他们是两码事。很多导演不懂这些歌舞片,他只能拍其他的,也不可能拍好这样的片。甚至《如果·爱》在我看来也不是那么完美的,里边有好多的东西可以做得更好一点,但是剧情上陈可辛导演是最大师级的水平,但是真从他的音乐上和舞蹈上,还是有很多缺陷。《爱乐之城》的导演本身就是做音乐的,他以前是打爵士鼓的。

中国很多导演其实并不懂音乐,其实可能做到导演不需要懂音乐,但是一个懂音乐的导演一定能够做出更好看的电影。从现实的市场反馈来看,我国导演好像在电影配乐选择上还是非常不规范,这个问题其实是比较普遍的。对于音乐与导演之间的关系,耿聪和卢庚戌也发表了自己的意见。

为什么导演找不到合适的自己电影的音乐?

耿聪:那是导演自己综合能力的问题。

王小曼问道,所以刚才卢老师说的另外一点就是,中国很多导演其实并不懂音乐,其实可能做到导演可能不需要懂音乐,但是一个懂音乐的导演一定能够做出更好看的电影,我不知道我这样说对吗?

卢庚戌表示,好的导演都懂音乐,导演一定要懂音乐,因为音乐配乐是电影的一部分。其实这里边还有一个角度,不是导演想演什么就演什么,制片人他已经形成套路了。我现在做了一个戏,我们在微电影已经拿了两个奖,今年5月份会上映到这个平台去看到。我们这个戏不是导演想选什么选什么,我必须跟网易云音乐这些联合打榜,就形成一个音乐的套路了。(编者注:自古深情留不住,偏偏套路得人心)那整个的就是有导演觉得有品位了,要对整个电影市场推出一个规则,像孵化的过程一样。

王小曼追问道,但是好像目前我国导演对这方面并不是很重视。

耿聪认为,导演不仅要懂音乐,还要懂绘画,因为要考虑整个画面的构图。他要懂叙事文学,还要懂唐诗宋词。如果做一个电影和音乐类比的话,可能音乐更像唐诗宋词,因为唐诗表达一个情感几句话就可以。而电影,120分钟的叙事更像叙事小说,更像《红楼梦》《水浒传》小说故事的叙事艺术。《红楼梦》里边的诗词是一绝,音乐就是电影中的这个环节,它是为电影增色的一部分,很重要的一部分。对于卢庚戌的歌,耿聪说:“卢老师的歌制作水准挺高的,因为高中的时候同学们喜欢唱他的歌,我是听卢老师的歌长大的,实际我也暴露年龄了。”(编者注:我们还都是宝宝呢)

好导演一定懂音乐,懂音乐的不一定是好导演

从左至右:王小曼、卢庚戌、张帅、苏紫旭、徐凯鹏、耿聪

王小曼补充道,今年其实较好的电影配乐师梅林茂也为《阴阳师》做了游戏配乐。从现实的市场反馈来看,我国导演好像在电影配乐选择上还是非常不规范,或者没有授权意识怎么去用好音乐,他也找不到好的音乐,然后他也不知道什么音乐适合他,或者找什么样的人适合来跟他做音乐。因为前段时间我听苏紫旭的歌觉得这个很有画面感,很像岑参“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苍茫大地即视感,适合《龙门客栈》那种感觉是很合适,但是可能拍《龙门客栈》的导演永远没有渠道了解苏紫旭这个音乐人。上期来路演《黄河今流》项目的苏阳说,《官封弼马温》被《大圣归来》电影选做推广曲,导演制片组相见恨晚,他们一直在找能把孙悟空唱出朋克范儿的电影配乐。(编者注:请大家脑补形象)如果说电影和音乐的关系如徐凯鹏老师说的那样是一对儿夫妻的话,那现状可能是:电影导演也不知道适合我的媳妇在哪。

好导演一定懂音乐,懂音乐的不一定是好导演

左:张帅 右:苏紫旭

张帅坦言,这件事其实很正常,因为电影配乐分两块,开场曲和插曲,导演他不知道选哪个,或者根据渠道了解一些音乐人。就是如果说他觉得主流的不适合他,那就应该从小众音乐人里边去找。

对于影视音乐,王小曼发表了自己的观点:我记得TVB刚火起来的时候,他们的商战片,包括邓特希做的那些《妙手仁心》之类的中产阶级剧,音乐制作水准是非常高的,会专门去找合适的这些好的歌手去帮他们写歌,并且很多歌写歌的人都是导演和编剧自己。但是他们那个时候是拥有这样多栖的,多维的艺术能力的作品提供方,但是好像到了我们现在就图名气,而不是合适,(编者注:就像结婚,还是合适最重要啊)我们找了这个人,比如梅林茂,因为他特别有名,所以阿狗阿猫就找他了,但比如《罗曼蒂克消亡史》这次就出现了一个情况,先用梅林茂,后来导演程耳觉得不合适,赶紧从中央音乐学院找了一个郭思达,他也是张帅老师的同窗,梅林茂很多原声的东西他不用了。

Channel V是一个国际性的音乐频道,又称星空音乐台或卫视音乐台。主要播放主流音乐和一些地区性的点播音乐。主要播送英文歌曲,在中国大陆与台湾主要播放华语流行音乐。在早期的Channel V,播放的MV水准在全世界来说都很高。MV也是音乐和电影跨界的领域,通过音乐自身的想象力重新去拍摄出一部视频作品,要求也是很高的。但是我们现在基本上MV导演断层了,随着唱片工业的衰落,MV是否会消失呢?这个问题卢庚戌也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什么样的MV是好MV?

卢庚戌:能帮周杰伦拍MV的人不一定适合你。

王小曼坦言,另一种音乐和电影跨界的形式其实是我自己蛮感兴趣的,就是MV,MV其实早期可以支撑起Channel V一个频道。最近看到《速度与激情》7电影宣传片跟一个RAP乐队的MV加上一个汽车广告,把三件事情套拍在一起,制作成本应该不小于1000万美金。国外在MV这个领域一直在往前走,(编者注:要借鉴啊同志们)但是我们现在就是30万拍一个MV,然后就镜头一扫,两个机位。MV本身它其实是通过音乐本身的想象力重新去拍摄这样一个东西,要求也挺高的,现在华语市场MV导演基本算断层了吧。

《速度与激情8》主题曲《Go Off 》的MV制作精良

卢庚戌说,我现在出了一张个人的新专辑,叫《我的生命不过是温柔的疯狂》,是一张独立的专辑,我都拍MV了,里面还有航拍之类的。

《我的生命不过是温柔的疯狂》MV

王小曼问道,以前有一些专职的MV导演,像邝盛这样一些人,他们对MV的叙事有非常好的理解,是否现在其实专业人才都没有了。

卢庚戌表示,影像这方面,我可以几万块钱能拍非常好的MV,30万拍MV价格并不低。其实更重要的是有一些创意性的人才。但有的MV导演,像邝盛,他可能给周杰伦拍MV特别好,但我们大陆的人找他拍MV,效果并没有那么好。(编者注:同一件衣服有的人适合有的人不适合)

其实很多导演有绝世的音乐品味。比如大卫-林奇,从蓝丝绒到我心狂野,音乐都是点睛之笔;橡皮头的音乐可称经典。索菲亚-科波拉当时在迷失东京和绝代艳后中用的音乐让人叫绝,拍公路电影的,音乐品味都要有一手。所以拍过末路狂花的莱德利-斯考特,拍杯酒人生的亚历山大-佩恩,以及拍雌雄大盗的阿瑟-潘之类,公路片大神维姆-文德斯,音乐品味都十分出众。那我国是否也有运用音乐能力较好的导演呢?

国内哪个导演配乐做得最好?

卢庚戌:韩寒很会选,有逼格。

卢庚戌说,在电影配乐方面,国内的很多导演可能听的音乐比较少,但凡听一首歌觉得不错,就拿来用。但实际上这首歌已经很泛俗了,《乘风破浪》的主题曲《别送我》是英文歌《500miles》改编的。我觉得韩寒就特别会找人,找这种独立的音乐人,找特别有逼格的人去唱那些特别俗的歌。但是由一些有逼格的人来唱,它还是不俗的,让大众小众都能够结合的特别好。(编者注:重点还是要有逼格啊)

耿聪补充道,就是从市场的角度来看的话,包括我刚才举的例子,你会发现所有卖座电影也都有好莱坞的经典套路。这部分在市场空间中是什么呢?中国电影现在是野蛮生长的年代,所有电影观众从来没进入电影院,他们不知道好莱坞有这样的电影,我也没听过好莱坞音乐,你刚才说那首歌(《乘风破浪》主题曲)我也不知道。但是一旦本土化之后,可以转化巨高的票房,所以现在是巨好的野蛮生长的空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