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时代头条 > 正文

在中国看病是什么感受?--医患问题全面剖析

在中国看病是什么感受?--医患问题全面剖析

在中国看病是什么感受?——医患问题全面剖析

文/麦田说

图/来源网络

生了病就去找医生,这是很正常的事情,千百年都是如此的嘛,医生是病人惟一的希望,可现在除了疾病,这几年还出现了一个更加让人烦恼而害怕的现象,那就是医患纠纷。而这大多数是和医疗事故牵扯在一起,是非曲折,难以说清。

中国人的一大重要民生问题就是看病难,看病贵,小病忍着,大病拖着,实在不行了拿点药回家等着。这不光是人民之哀,更是国家之哀。治疗贵,乱收费,看不懂的开支单,只有闷着头交钱。患者始终处于弱势群体,一旦出事,社会的观点自然就很容易站在患者这边,这是制度的缺位造成的。

由于医疗资源的分配不合理,牛逼的医生都往大城市跑,因为条件优越,那里有最好的专家,最先进的仪器,而优势资源的不合理分配会导致患者多花许多冤枉钱。在今年年初,有位亲戚出车祸住院,本地医院搞不定,只好花钱去市里请专家过来,只是看了几眼,就要几千块。而人们在没办法的时候也逼着千里迢迢到大城市去看病,全国就那么几所顶尖医院,挂号跟打仗似的,也就催生了挂号黄牛党,一个专家号能买上千元的中国特色现象。虽说现在许多三甲医院开设了网络挂号通道,在家就能预约,但实际作用并不大,因为许多时候挂不上,要么是挂上了去医院时却用不了。

国家何尝不想平均分摊医师资源,但毕竟僧多粥少,再加上人员的流动无法以强制手段干预,谁不想往高枝上飞呢,所以我们会常常看到一些省市级医院,专家教授一大堆,而县乡级门诊实习生扎堆的现象。

医院是个是非之地,除了生孩子,谁也不想去,也是一个话题引爆点,因为关乎民生,大家都会很关注,只要医院出了什么事就会引起大家的注意力。媒体是社会舆论的引导者,但每个媒体就如人一样也有劣根性,那就是不怕事大。哪怕会歪曲事实,只要能引起人们的注意,收视率能上升,借着点引子,越吹越大,把事实夸大宣传的有之,瞎报道的有之,为争独家不惜一切手段的亦有之。事情还没完全弄清楚就枉下定论,某些媒体真的需要反思一下。当年的缝肛门、八毛门、贵州护士扇患儿事件,哪一件不是媒体存在问题,哪一件不是引爆各种反医舆论?

媒体的不负责报道,对医患关系的恶化负有责任。如前段时间,在我老家这里,就曾传闻县医院有人生孩子死在病床上,家属把尸体放在医院门口要讨个公道,因为发生在我身边,于是我就想去探个究竟,结果却不是如传闻所言,只是一起医疗事故,双方最终私下合解。媒体许多时候为吸引眼球就把事件标题起得令人震惊,使人一看标题,根本无须多看就得出结论:这又是医院的错。

在中国看病是什么感受?--医患问题全面剖析

而在许多因医疗事故而引起的纠纷事件上,有些部门在医患纠纷发生后,基于维稳迁就退让,一开始就要求医疗机构尽快赔钱了事、破财消灾。这种“和稀泥”的做法无法真正解决医患纠纷,使得医患互相猜忌和敌视。如果相关部门在处理医疗纠纷过程中能严守法律程序,那么医患双方都不会有意见。行政部门充当的是中间人,公证人的角色,要为双方主持公道,还事件一个真相,每一个患者包括其家属,都不是想以此讹医院的钱,而只是要一个公平合理说得过去的结果。中国的行政部门,习惯了踢皮球,办事懒散没效率,怕麻烦,最好什么事都别来烦他,有油水的除外,这是老病了,得治!

以药养医,造成患者对医生的不信任,觉得药总给自己用多了,用贵了,开的处方反正自己也看不懂,有苦无处说。医生能从药企拿高额的回扣,自然也愿意按企业的意思办。有人说医生写的字除了自己,有时连同事也看不懂是因为工作太忙了,没时间好好写字,也有人说,他是故意写成那鸟样,你看不懂就对了。不知道哪种是正解,不过我想,一个个本科毕业高学历的医生,在书写上面应该不至于鬼画符般吧,但纵观全国,有几个医生能做到书写清晰明了?难道这也是行业潜规则不成?

后来国家出台相关规定,以药养医被改革掉了,虽然现在医生又发明了新法子赚钱,比如卖婴儿第一口奶,但我们应该看到国家行政手段的干预还是有非常明显的效果的。人的贪念是改不了的,这是天性,期盼医生护士们个个良心发现为患者多方面着想是不切实际的,给红包也是患者无奈的举动,只是希望医院能多照顾一下,合理用药,真心办事。用制度、用法规来规范医疗行业,整肃行风,比只用道德来约束强上千倍,而这也是切实缓和医患关系的有效方法。

医患关系的不和谐主要是因为发生了医疗事故,或者是患者对医生有意见,继而发展成各种医闹,甚至伤害医生的恶性事件。这是谁也不想发生的事情,患者去看病,本是抱着希望去的,结果你把人家给整没了,或整坏了,那他当然火大,要讨个公道,要赔偿。

对疾病的治疗是一个系统而复杂的事情,这中间有一个环节出了错,就可能造成患者莫大的损失。比如一不小心药拿错了,病人有突发性并发症等等情况,所以有时医生也觉得委屈,当然不排除有些医德相当差劲的医生对患者极不负责任的现象,但这只是少数,我相信大多数医生都是以患者着想,真心治病的。

一个要公道,一个又觉得委屈,总有人得站出来才行吧。现在有许多退休的医生,或法律工作者组成第三方调解机构,就专门针对医疗事故进行调解,在医院待过的人懂得医生的不容易,能判断治疗程序是否合理,而法律工作者,能帮医患双方在保障各自权益的前提下知道更多真相,引进第三方调解机构这个做法还是有很大的好处的。

在中国看病是什么感受?--医患问题全面剖析

我们不难发现,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民众对于自身权益开始觉醒与重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不再只做“闷葫芦”吃哑巴亏了,这是时代进步的结果。大家看看每年的“315”晚会就知道了,站出来举报的人越来越多,这正是大家重视自己权益的表现。维护自身的权益本没有错,时代在进步,但我们也需要理性的回归,患者在医院出了事件,或者对其不满,应该用合理的方式表达,不要让情绪爆发过头,动不动就要摆尸拦路,扯横幅游街抗议,甚至召集族人对医生大打出手,使医患关系更加的恶化。以合理合法的方式查清真相,再获得相应的补偿。

虽是这样说,我也不得不提到的一点,那就是我国的司法程序,对于许多普通大众的维权之路起不了多大作用,有太多的情形,明明可以诉讼公堂,却因为时间长,取证难,费用高等等因素,让大伙不愿意走法律程序,而更倾向于私底下自己解决。这是一个矛盾的问题,司法要保证公正性就必须严谨,相伴的就是时间长,很麻烦,希望这方面日后能有所改善吧。

医患关系的和谐发展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多方面的通力协作才能办到。大家都在努力,也看到了一些可喜的变化,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站医院开始兴起,病人有问题可以直接上网站找相关的医生进行问诊,不需要再繁琐的排队取号等待了,这更加的方便。也有许多医生从医院辞职,出来做自由职业,这使得专家,名医的这些资源得以分散化,而不再集中于某一个地方,既增加医生的收入,也方便了患者。这些都是医疗改革的一部分,相信以后会越来越好的!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