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时代头条 > 正文

敬业为农 甘于奉献

敬业为农 甘于奉献

他没有惊天动地的举动,也没有十分耀眼的光环,但他凭着一颗炙热的心和对种植农业的执着追求,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默默无闻,无私奉献。作为小楼镇西境村的农技员,他不仅在农业生产上为村民提供技术指导,还创新实践,引领村民踏上致富之路。他被村民亲切地称为“冬瓜大王”,他就是周志堂。他的付出,获得了2015年第二季度“增城好人”的荣誉称号。近日,记者走访了这位默默无闻、敬业奉献的农技员,了解他以满腔热情服务村民的故事。

今年52岁的周志堂是土生土长的西境村人,自小就对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1980年初中毕业后,周志堂外出打工,后来靠着几年的积蓄和见识,在责任田里学种冬瓜,积累了丰富的冬瓜种植经验。2003年,周志堂入职村委农技员。当时,村里的农户都爱种冬瓜,可是品种有青皮的、白皮的,参差不齐,产量少不说,价格还低。于是,周志堂开始进行冬瓜种植技术革新,从农学院引进了黑皮冬瓜,采用人工授粉技术种植,使得冬瓜具有个头大、长势强、抗病高产等优点,并在村里推广。

周志堂在冬瓜种植上得到了大家的认可,此后常常给村民免费举办农技培训班,不厌其烦地为农户提供种植全过程的技术指导。在今年5月份,由于天气不稳定,南方进入了雨季气候,为了让农民种植的冬瓜伤害减到最少,他及时给村民举办了农机培训班,讲述病虫害预防等相关知识,让6月份的冬瓜收成一如既往的好。他倾情于民,总是把服务农民,让农民满意放在第一位,不少村民表示,每次听“冬瓜大王”的课都受益匪浅。

周志堂的付出,不少村民看在眼里,他获得过增城市、广州市、广东省“劳动模范”等,今年又获得了“全国劳动模范”的称号,但周志堂面对荣誉不骄傲,依然甘于奉献,为当地农技推广、农业发展、农民增收作贡献,赢得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用村民的话来说,周志堂的身影总是在走村串户、深入田间地头了解民情。“周志堂很主动热心帮助农户,即使有些农户的田地偏远,只要你有需要,他就会隔三岔五来指导你搞好田间管理,对谁都毫不保留地传播种植技术,太让人感动了。”村民周伯伯说。周志堂总是脚上是泥,身上是灰,不辞劳苦,努力为农民排忧解难,让村民学到书本上没有的知识,得到丰富的实践经验。

记者了解到,在周志堂的带动和推广下,短短一年时间,全村300多户农户都以种黑皮冬瓜为第一产业。2014年,西境村成了远近闻名的“冬瓜村”,周志堂被村民们誉为“冬瓜大王”。西境村黑皮冬瓜的产量和质量都得到了外界的一致认可,一亩地约能产1万元的收入。周志堂不仅为广大农户提供优质种子和技术服务,还帮助农户寻求销售渠道等。用他的话来讲,就是:“一个人是种植能手还不行,必须全村都是种植能手,才能把黑皮冬瓜成功推出市场,才能让‘一村一品牌’打造口碑,成为村民致富的资本。”

周志堂把满腔热情倾注于农业,常常通过亲自种植的方式,积极引导村民,促进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我不先试种,农户看不到实惠,就没有说服力。”2011年,周志堂成立了广州增城绿篮子蔬菜专业合作社,积极探索“合作社+农户”模式,租赁了100多亩地,引进许多新品种,不断扩大生产规模,为村民增加收益。

由于近年来大面积的种植,导致村里土质发生变化,冬瓜种植也相对减产,周志堂对此心里有数。他告诉记者,现在他引进了一些玉米种子正在种植,希望通过种植玉米调剂改善村里的土质。他一直亲身试种,带领村民开拓致富之路。周志堂说,只有在保留传统的基础上,不断进行创新,才能永葆西境村的生命力和竞争力,村民才能从农业种植上保持优势。

周志堂是一位敬业奉献的好人,默默地为村民付出,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美丽的人生。他拥有一心为农,一生为农的工作情怀,得到了村民的认可。

最新文章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