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时代头条 > 正文

60年前,我也是阅兵方队一员

60年前,我也是阅兵方队一员

陆儒德教授

60年前,我也是阅兵方队一员

这位老兵叫孔宪贵,是普湾新区三十里堡街道梨树沟村人,1946年18岁的他参军,参与了辽沈战役。1949年他所在的师步行数月到北京观看开国大典。昨天,87岁的老人坐在电视机前看阅兵仪式,他说往事就像昨天一样在脑海里浮现。 本报记者马征摄影报道

文/首席记者万恒 实习生王雪

图/本报记者刘爱军

当看着人民子弟兵迈着整齐的步伐走过天安门广场,当看到我国自主研发的新型舰载战斗机飞过北京上空,昨日,坐在电视机前观看阅兵的陆儒德教授眼眶微湿。60年前的1955年国庆阅兵,当年18岁的陆儒德作为大连海校(海军大连舰艇学院前身)航海系学员走在阅兵方阵中;60年后,已经成为著名海洋学者和军事评论员的陆教授回忆往昔、展望未来,心潮澎湃。他说,60年过去了,人民解放军的装备水平、后勤保障能力日新月异。但军人的军容不改,军魂永在。

难忘怀

60年前,18岁的他是参阅一兵

60年前的国庆阅兵是我军实施军衔制之后的首次阅兵。大连海校的学员组成了参阅方队昂首阔步走过天安门广场。

“当年我刚刚18岁,也是参阅方队中的一员!”昨日,陆儒德教授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回忆说。在海军服役整整50载的陆教授如今已经78岁了。但他说,60年前参加大阅兵的往事仍然历历在目,无时或忘。“我当时是航海系的一年级学员,因为个头比较高,军容军姿也过硬被选入了参阅方队。”陆教授至今还记得,自己所在的方队是第四个走过天安门广场的参阅方队,当时的大连海校方队一色精壮小伙,身穿55式全白海军礼服,步伐雷动,白衣胜雪。“我就站在这个方队的第六排,横排第四名,佩戴的是中尉肩章。我们的队列步子迈得如同一个人,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没有一点瑕疵。”昨日,陆教授自豪地说,这次参阅经历是他“一生的骄傲”。

小遗憾

阅兵时,想看眼毛主席没能实现

骄傲和自豪的背后,是阅兵前高强度训练时流下的汗水。“为了准备那次阅兵,我们提前3个多月进京,开始分列式训练。”陆教授说,作为唯一一名新中国成立后历次阅兵的“全勤生”,从大连海校到后来的海军大连舰艇学院,对参加阅兵都很重视。从1955年阅兵后,历次参阅的进京队伍甚至要提前半年开始训练。“那时我们海校的学员方队就驻扎在天坛公园里,营房是松树下搭起的帐篷。”北京的夏天酷热难耐,最让人受不了的是成群结队的蚊子。不过陆教授说,一天十几个小时,早训练晚加班的劳碌下来,回到帐篷里大家仍然是酣然入睡。“没人觉得苦,因为我们都把踏着正步走过天安门视为至高无上的荣誉!”陆教授说。

陆教授的心里还有点遗憾——在正式参阅之前,他一直以为自己走过天安门时能看到毛主席。“但是后来我才知道这其实是个奢望。”原来,为了保持参阅方队的整齐划一,队伍中的每一个人都必须保持视角的恒定不变。“我们每个人都要瞄准侧方战友的帽檐,才能保证队伍是‘一条线’。只要一个人走神了,整个队伍都有可能乱起来。”陆教授说,在这样的视角下,走过天安门时,他实际只能用余光模模糊糊看到城楼的轮廓。

真自豪

60年后,国家和军队越来越强大

时光荏苒,60年匆匆而过。当年的中尉学员陆儒德历任大连舰艇学院教研室主任、航海系主任。如今老人已是著名海洋学者、军事评论员,著作等身。不过陆教授说,大阅兵是他生命中的一个“特殊符号”。1984年之后的历次阅兵他即使无法到现场观礼,也一定要守在电视机前看直播、看录像。

“60年了,国家越来越强大了,军队也越来越强大了!”昨日观看阅兵后,陆教授不断感慨。如今的阅兵式上,小伙子们装备的、空中飞过的地上开过的,任何一样装备都毫不逊色世界上的同类装备!”尤其在看到我国自主研发的舰载战斗机飞越天安门广场上空时,陆教授更是激动万分。“我是个海洋专家,更是一名海军老兵,无论作为哪种身份,我都为祖国和军队的发展强大感到自豪!”陆教授说,更令他激动的是:60年间军队的武器装备日新月异,但人民军队那种一往无前的精气神没有变,那股甘为维护和平力量的决心和斗志没有变。

最新文章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