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时代头条 > 正文

三门峡市扶贫办:脱贫致富奔小康 搬迁群众笑开颜

行路难、吃水难、就医难、上学难,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是我市贫困山区农民生存环境的真实状况,也是我市新阶段扶贫开发“最难啃的硬骨头”。然而,随着近年来我市启动扶贫搬迁工作后,我市的贫困人口呈现出逐年减少的趋势,脱贫效果明显。

在灵宝市豫灵镇姚子头村,一栋栋漂亮的小楼沿着公路两侧整齐排开,庭院、路灯、健身设施一应俱全。一大早,村里随处可见晨练的人们,打球、跑步、跳舞,这些以前只有城里人能享受到的生活,姚子头新村群众在家门口便实现了。

在陕县张汴乡曲村农民李贵良家的地坑院里,李贵良刚从地里干活回来,老伴坐在果实累累的梨树下准备饭菜,老两口有一句没一句地唠着嗑,一派温馨场面。“你看这青砖墙檐、青砖地面漂亮不?都是这两年才整修的。”李贵良说,“过去这院可是危房,土墙檐已经开始坍塌,一下雨就得赶忙跑上去盖塑料布,我们住得提心吊胆。”

曲村有115座地坑院,住着村里一半人口,但这些地坑院年代久远,最早的已有200多年历史,由于年久失修破落坍塌,不少都成了危院。另起炉灶建新房?在这个省级贫困村,2011年时人均年纯收入还不到2000元,谁能拿出那么大一笔钱呢?

“地坑院有中国北方的‘地下四合院’之称,被省政府列为‘十大抢修保护工程’之一。”陕县扶贫办主任段乡青说,县里确立了把对传统民俗民居文化保护和扶贫搬迁有机结合起来的思路,整合各项资金1170万元,吸纳社会资金1850万元,不但给每户补贴2万多元修复了111座地坑院,还建了1座舞台,硬化、绿化了村里的道路,扶持农户建起了农耕文化、豫西剪纸等民俗展馆,发展农家乐6家、农产品加工作坊7家,该村初步形成了果蔬采摘、民俗展演、田园观光、农耕体验和陕塬映像等五大功能区。旧貌换新颜,游客纷至沓来,2014年,曲村被授予国家2A级景区称号。

李贵良和老伴正是借着这东风,在自家做起了特色小吃生意,一年下来,能有万把元收入。家里果园的果子也不愁销路,放在院子里就被游客买走了。

亮丽整洁的村容村貌,发生天翻地覆变化的生产生活方式……近年来,居住在我市偏远山区的贫困群众,搬出了世代居住的山庄窝铺,脱离了自然因素对贫困的掣肘,在提高生活水平的同时,生产条件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老乡们的日子一天天红火起来。

“扶贫政策好不好,要看贫困群众是哭还是笑”,在扶贫搬迁工作中,我市始终将贫困群众的切身利益放在第一位,通过“小钱引大钱”, 整合库区后期移民安置资金、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资金、生态移民搬迁资金、农村危房改造资金等部门资金,不断降低搬迁成本,使贫困群众得到有效安置,我市各县(市)、区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多措并举,理清思路,不断创新扶贫搬迁模式,将扶贫搬迁与城镇化建设、旅游开发、产业集聚区和工业园区建设相结合,贫困群众保证后续产业发展,实现了“搬得出、稳得住、有产业、能致富”。湖滨区高庙乡位家沟村,通过旧宅就地改造提升,发展扶贫搬迁与农家乐相结合,改善群众生活条件,让80%的村民不出村就可以有活干、有钱赚。渑池县黄花安置点充分利用靠近产业集聚区的优势,把群众搬迁到了产业集聚区周围,通过到企业打工和经营三产服务业等实现脱贫致富……

我市的扶贫搬迁,落实的是实实在在的行动,搬迁群众尝到的是实实在在的甜头。

群众迁得出,还要产业作支撑,才能稳得住,避免“返贫”,真正走上致富路。我市结合实际,鼓励搬迁户大力发展大棚蔬菜、经济林、畜牧业、食用菌等农特产业,借力发展旅游带动第三产业,加强引资发展工业企业,动员搬迁群众外出务工等,鼓励搬迁群众向二、三产业“转岗”,进一步增强搬迁对象脱贫致富能力。卢氏县官道口镇新坪村和狮子坪乡柳树湾村的搬迁户,依托地处豫西大峡谷和玉皇山景区的有利条件,户户办起了农家乐宾馆,旅游旺季时生意火爆,收入最高的户达到2万元以上,最少的也在1万元以上。瓦窑沟乡胡家坪村的70户搬迁户,依托紧邻209国道的便利条件,积极开展客货运输、劳务输出、土特产品经销、汽车修理和加水等经营活动,年收入最高的户达到3万元。渑池县南村乡成立仰韶老土布有限公司,组织搬迁户妇女从事手工老土布加工,户均年创收1.5万元。

在我市扶贫攻坚工作中,各级干部动真情、扶真贫,挪穷窝、挖穷根。2011年至2014年,共投入搬迁扶贫资金1.12亿元,整合其他资金6.96亿元,搬迁贫困群众5894户2.46万人。2015年,投入搬迁扶贫资金4087元,完成搬迁贫困群众6210人。(市扶贫办)

最新文章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