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时代头条 > 正文

山西省感动百姓寻找乡村爱心人物故事——刘俊苏

有这样一群特殊的孩子,他们一出生便遭遇不幸。为了让这些特殊的花蕾能够像普通孩子一样“绚丽绽放”,黎城县一位普通妇女刘俊苏用超乎常人的执著与爱心,为这些孩子们默默奉献着自己平凡而又深沉的爱。

一次偶然的机会,记者走进了黎城县博爱特殊教育学校,也走近了校长刘俊苏,感受她那些为残疾孩子奉献的艰辛与快乐。

残儿妈妈的心愿

一进校门,干净整洁的校园立刻映入眼帘,正值上课时间,从教室里传来了孩子们咿咿呀呀的读书声。

黎城县博爱特殊教育学校创建于2007年,是全县唯一一所专门为残障儿童提供基础教育和康复训练的全日制综合性寄宿学校。说起建校初衷,校长刘俊苏感慨万分:“我自己就有一个智障儿子,最大的心愿就是孩子成年后能够自力更生。”

刘俊苏原本是黎城县洪井乡三十亩村的一位普通村民,曾担任过三年多的小学代课教师。后与丈夫在村里经营着一家日杂门市。经过夫妻俩的精心打理,门市的生意红红火火,几年下来,家里不但有了积蓄,还成了村里第一个步入小康的家庭。然而,过着富裕生活的刘俊苏并不快乐,她心里始终有一块石头压着,那块石头就是自己的智障儿子。

看着渐渐长大的儿子,刘俊苏希望他能像正常孩子一样去上学,将来也能像正常人一样生活,于是便四处为儿子寻找学校。经过打听,得知县里并没有专门接纳智障儿童的学校,只能到普通学校里随班就读,但是儿子的智力与正常孩子差距很大,随班就读很难。

“一定要让孩子上学”。倔强的刘俊苏经过再三考虑,决定自己办一所专门接收残障儿童的学校。起初这个想法并没得到家人的支持。“单枪匹马也要干!这就是我的性格。”在与记者回忆往事时,刘俊苏淡然一笑。在她的再三劝说下,最后丈夫终于同意了,并拿出了家里所有的积蓄。接下来夫妻俩开始为学校的事奔波:选校址、办手续、查生源……经过半年的努力,2007年的秋天,黎城县第一个特殊教育学校终于挂牌成立了。

山西省感动百姓寻找乡村爱心人物故事——刘俊苏

采访结束,当记者提议给他们照一张合影时,孩子们非常开心,互相搀扶着走到操场,紧紧围在“校长妈妈”的身边,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举债60万艰难办学

学校初建成时,刘俊苏为了让更多的残障儿童能够接受教育,便和丈夫走村串户,跑遍了全县的所有乡镇和偏远山区,动员适龄残障儿童来校就读。

黎城县是一个不足20万人口的山区县,经济相对落后,很多人根本就没听说过特殊教育,更不愿意送孩子去读书,认为孩子到了这种学校就给他贴上了标签,一些贫困家庭甚至认为残障孩子读书没有用,更不愿在他们身上花钱。面对家长们排斥和不理解,刘俊苏只得一遍遍地解说、劝导,终于有家长怀着半信半疑的心理,把孩子送到了学校。

在刘俊苏的不懈努力下,开学的第一个学期,学校里来了24名学生。从这一刻起,这所特殊教育学校迈出了艰难的第一步。

如今,博爱特殊学校已经走过了近7个年头,学生也发展到80多名,主要为聋哑、盲、智力缺陷及自闭症的孩子,设有8个教学班,教职工26人。

学校成立时,黎城县物价局给学校核定的学费是每生每学期1200元,然而刘俊苏发现,学生们多数来自农村贫困家庭,部分孩子的父母也是残疾人,没有固定收入,无力负担这些学费。“再苦也不能苦孩子,一定要让他们接受教育。”于是,刘俊苏硬是将收费标准降到每生每学期700元,即便这样,仍有五六个孩子交不起学费,于是刘俊苏便自掏腰包管吃、管住、管教育。7年下来,为了学校的运营,刘俊苏不仅花光了自己所有的积蓄,还举债60余万元。

多年的坚持,学校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生源也由黎城扩展到长治、潞城、左权,甚至有外省的家长听说后,专门把孩子送来接受教育。

真情呵护每个孩子

“每一朵花蕾都需要灌溉滋润,哪怕它缺叶少瓣。”这是刘俊苏内心最真挚的声音。

在学校里,刘俊苏是一名校长,但更像是一位妈妈。除了正常的教学管理工作外,她还要给不能自理的学生喂饭,看到孩子们的小脸脏了,她就会立刻打水帮他们洗脸、洗手;孩子大小便失禁了,她就会帮着清洗换衣。有的孩子年纪小,一睡宿舍就哭,刘俊苏就搂着他们睡,直到孩子适应了集体生活。

“天天和学生们在一起,都有了深厚的感情。那些毕了业的学生们时常回来看望我,还用打工挣来的钱给我买好吃的。”说着说着,刘俊苏的眼里噙满泪花。她偷偷擦了擦眼角,“虽然这些孩子存在残疾,但是你给予他们多少爱,他们也会回报你多少爱。”在刘俊苏和特教老师们的精心呵护下,这些残障孩子从初入校的哭闹不安、惊恐胆怯,渐渐变得周末不愿离校,对老师和学校无比依恋。

采访中,老师们还给记者讲了这么一件事:一次,刘俊苏在和邻居的聊天中得知西村有一对残疾的兄弟,哥哥唐永红,14岁,智障并半哑;10岁的弟弟叫唐国红也是智障。母亲残疾,生活不能自理,父亲瘫痪在床,全家仅靠低保维持生活。因为没有家庭管教,兄弟俩整日在村里流荡。刘俊苏了解情况后毫不犹豫地把两个孩子接到学校,分文未收。上学这几年,兄弟俩的被褥、衣服全都是刘俊苏置办的。目前,哥哥唐永红已经从学校毕业,在村里做些简单的工作,自食其力。

山西省感动百姓寻找乡村爱心人物故事——刘俊苏

孩子们的作品。

用爱点亮梦想

残障儿童是个特殊的群体。尤其是偏远山区的残障孩子,入学前很多都缺乏家庭管教,相当一部分孩子,生活不能完全自理,就连让他们安静地坐在教室里都十分困难,有些孩子甚至连吃饭、上厕所都需要专人护理。针对这种情况,刘俊苏根据每个孩子的特点,开设了聋哑班和培智班,平均四五个孩子就配备了一名教师。

与普通学校不同,残障儿童的教育都是从零开始的,要求每位老师有极大地耐心和爱心。如今,孩子们不但听到上课铃声就会自觉进入教室,而且学会了数数、学会了简单的运算;学会了跟着老师拼读、学会了认字、写字;学会了唱歌、画画;学会了系鞋带、穿衣服、洗碗……

目前学校开设了语言、数学、美术和劳技等课程。在一间教室里,记者看到桌子上摆满了各种作品:精美的十字绣、用五谷粘拼的装饰画、惟妙惟肖的剪纸,以及色彩绚丽的座垫、杯垫。刘俊苏介绍,这些作品都是出自学生的手。“为了让孩子们今后能够顺利地进入社会,我们专门开设了技能课,可以学习十字绣、针织、剪纸等,一些孩子经过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技能,还被工厂招聘走了。”刘俊苏感慨地说:“看到孩子们的进步和成长,作为奇迹的创造者,我心里的自豪感和成就感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记者 程霞)

最新文章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