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时代头条 > 正文

“阿庆嫂”茅善玉:吴侬软语里也有英雄情结

上海沪剧院传承七代“阿庆嫂”,新戏《邓世昌》演绎时代悲歌

环球人物记者 凌云

“阿庆嫂”茅善玉:吴侬软语里也有英雄情结

茅善玉一袭红衣,款款走上梅兰芳大剧院的舞台,掌声顿起。这样的“碰头彩”,对这位二十来岁时就获得中国戏剧表演艺术最高奖梅花奖、31年前就以一曲《太湖美》走红央视春晚舞台的沪剧表演艺术家来说,实在太平常了。

在新戏《邓世昌》里饰演邓世昌新婚妻子何如真的茅善玉,令《环球人物》记者耳目一新。与当年风靡一时的沪剧电视剧《璇子》里唱《金丝鸟》的那个茅善玉相比,她的嗓音依旧甜润,却多了淳厚;扮相依旧俏丽,却添了端庄;更重要的是她饰演的女性,在温柔中多了一份坚毅。

走出七代“阿庆嫂”

茅善玉是上海沪剧院的院长。她告诉记者,沪剧是流行于上海和江浙地区的地方戏曲,语系、声腔都是吴侬软语,却不乏英雄情结,也一向紧随时代,关注生活。沪剧现代戏《罗汉钱》《星星之火》曾被摄制成影片,而《沙家浜》《红灯记》这两部经典剧目,也出自沪剧。1964年,上海人民沪剧团(上海沪剧院前身)带着该团编剧文牧执笔创作的《芦荡火种》进京汇演,毛泽东等领导人观看了此剧,给予好评。后来,在此剧改编为京剧的时候,毛主席风趣地说:“芦荡里都是水,革命火种怎么能燎原呢?故事发生在沙家浜,就叫‘沙家浜’吧。”

说起《芦荡火种》,茅善玉的话就刹不住了:“从《芦荡火种》1960年首次公演到今年,正好是55周年。当年,这部戏连演9个月,观众超过50万,轰动全国。55年来,这部戏从来没有被遗忘。首任院长丁是娥是第一代‘阿庆嫂’,到今年我们推出新版《芦荡火种》,明星版主演是程臻,青年版主演是‘95后’洪豆豆,算起来已有七代‘阿庆嫂’。今年建军节,我们到常熟沙家浜演出,当年在沙家浜养伤的新四军伤病员家属代表也来看演出。沙家浜有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当初建立时还求教于我们剧院的舞美老师,打听阿庆嫂的八仙桌怎么摆、春来茶馆的灯笼怎么挂,现在那里是红色旅游的一个热门景点。”

新版《芦荡火种》,运用了不少现代舞美技术,比如用银幕展现大雨场景,更加逼真;同时也恢复了一些传统唱段。但茅善玉觉得,这部经典真正的魅力,还在于它扎根民间,有生活。“它讲的是江南水乡发生的故事,沪剧演来比京剧更贴切。编剧文牧常年‘跑码头’,对水乡的江湖人物很熟悉。阿庆嫂就是一个开茶馆的老板娘,眼神、台词,都活灵活现,这样她才能够瞒过敌人,成功地‘潜伏’。现在江南一带形容女性精明能干,还常说‘这个人像阿庆嫂一样’,形容世态炎凉,还说‘人一走,茶就凉’,这都是《芦荡火种》里的台词。我们去常熟演出,舞台上胡传魁说,‘今朝来兜兜青龙’(今天来打打麻将),阿庆嫂接嘴,‘侬多胡两副辣子’(你多和两副大牌),台下每每笑声一片,这些话老百姓今天还在说,非常生活化。”

“文艺工作者要和老百姓打成一片。”在参加了去年10月15日在北京举行的文艺座谈会后,茅善玉对这一点的体会更深了。“人民需要艺术家,艺术家也需要人民的滋养。”茅善玉说,在那次座谈会上她告诉习总书记,沪剧院正在创排一部现代戏。“总书记说:沪剧一直在创作现实题材,老百姓喜闻乐见,这是好事。”

“阿庆嫂”茅善玉:吴侬软语里也有英雄情结

《邓世昌》的突破

习近平对爱国主义和英雄精神的倡导,也让茅善玉深有触动。“习总书记说,要讲好中国故事,突出爱国主义,突出民族英雄。这些都是永恒的主题。”而沪剧《邓世昌》,正是一部英雄传奇。“沪剧是一个大胆的剧种,我们有西装旗袍戏,有公子小姐、小家碧玉,但也有宏伟的史篇。上世纪60年代我们就演过《甲午海战》,排演《邓世昌》是对传统的继承。”

执导此剧的,是以话剧《商鞅》闻名的著名导演陈薪伊。当年的《商鞅》,以对改革者命运的深刻剖示,让时任副总理朱镕基为之动容、落泪。而沪剧《邓世昌》则展示了国难当头时的英雄情怀和担当。陈薪伊以“百年孤独”作为此剧的精神内核,剧中对清末官场倾轧、军队腐败多有铺垫,在此背景下描述邓世昌等将领从意气风发到生不逢时,再到慷慨赴死的悲壮与孤寂,更发人深省。剧中多次响起《生日快乐》的旋律。茅善玉说:“邓世昌牺牲的日子,是他的45岁生日,似乎冥冥之中有着安排。”而北洋水师之败,与慈禧太后为办六十大寿而挪用军费不无关系。此剧在去年12月首演,最后一天演出适逢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谢幕时,茅善玉提议演员与观众一起为死难同胞默哀,在静默中共同回味两个甲子前的悲情。

茅善玉所饰演的何如真,为这部刚劲的“男人戏”增添了一份女性的柔韧。“何如真在历史上确有其人,但记载很少。我们把她塑造成一个识大体的女性,明知丈夫即将面临的是一场难以生还的大战,依旧为丈夫庆祝生日,给他一个笑脸,告诉他,你放心走,生生死死我会等着你的。这种内心的刚强,就是中国女性的高贵气度。她有一个遗腹子,后来在民国时期参加了海军。这些都在戏里有所体现。”

从12岁进学馆学戏,师从名家丁是娥和石筱英,到在舞台上塑造周璇、繁漪等艺术形象,开创行腔圆润妩媚、婉转跌宕的“茅派”艺术,茅善玉所饰演的女性,越来越内敛而厚重。在以辛亥革命为背景的《董梅卿》中,她饰演一位革命年代的上海滩“乱世佳人”,为爱情义无反顾。在《敦煌女儿》中,她饰演一位为了文物保护事业而献身的女性,历经坎坷而无悔。茅善玉说,随着阅历和人生体验的增长,她越来越感悟到什么才是女性的高贵。“一些出身名门的女性,遭遇到突如其来的命运打击,乃至颠沛流离,但她们还是保持着淡定和从容,保持着自己的尊严。这就是真正的高贵。”杨绛就是她心目中这样的一位高贵女性。

海派文化传承者

作为地方戏曲,沪剧诞生于上世纪30年代的“十里洋场”,一向以能吸收各种艺术手段见长,显得时尚、“海派”。《邓世昌》一剧亦然。开场的音乐是《大海啊故乡》,表现军官们沉溺于赌场妓院的一幕飘出东北民歌《月牙五更》的旋律;一段刚劲的唱段则分明是京剧名家周信芳《徐策跑城》的调子;舞美和舞蹈,又有音乐剧的影子。茅善玉说:“许多人从来没看过沪剧,却想当然地拒绝沪剧。我总劝他们先看10分钟。我们就要在10分钟里抓住他们的眼球,让从不看沪剧的人也坐得住。”

10多年前,茅善玉刚接任沪剧院院长时,全院只有20多个演员,如今人数翻了一倍,还有一批学员即将毕业。和她差不多时间出道的演员,不少都已经离开舞台,她坚持至今,是因为舍不得沪剧代表的“上海味道”。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沪剧的代表性传承人,她把沪剧看作上海地域文化的一个有机部分。许多今天已经消失的上海民情风俗,在沪剧里都有展现。“比方老戏《阿必大回娘家》,就能让今天的观众看到老上海家庭的婆媳关系是怎样的。”诸多“西装旗袍戏”里的民国风情,也是一笔财富。“我们去一些大专院校演《日出》等以老上海金融界为背景的戏,请金融专家讲解历史,又是以上海话演出,学生们看得津津有味。”

上海方言在沪剧里是最地道的。茅善玉说:“方言是一个城市最有地域特色的文化,听不到上海话的上海是让人遗憾的。”于是,沪剧院开办了“沪语训练营”。很受欢迎,“甚至有些家长专门把孩子送来学最正宗的上海话,就是为了能对上海文化有更深的了解。”这让茅善玉有了一个想法:“我想,可以把课本上的故事编成沪剧课本剧,把诗词谱上沪剧曲子,既是一种乡土教育,还能培养下一代的沪剧观众。”她还希望上海沪剧院将来能有固定的演出场所,像百老汇的剧场一样,成为展示海派风情的一个窗口。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微信公众号:

环球人物杂志(ID:globalpeople2006)

环球人物官网:

//www.globalpeople.com.cn/

最新文章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