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时代头条 > 正文

“活”低保真正成了困难群众的生活保障

本报特约记者 金树军 通讯员 何世星

“我家里三口人,没有任何生活来源。如果没有低保,就连买盐的钱都没有啊!”武都区石门乡下白杨村残疾人冶老二对记者说。为了做到应保尽保,应退则退,从2013年开始,武都区每年对全区低保进行清理规范。近日,记者随同武都区民政局局长李建光以及主管低保工作的干部就2015年全区城乡低保清理规范工作,深入农户,进行走访。

石门乡位于武都区西部,距武都区22公里,属白龙江贫困片区,全乡总人口11688人,有贫困户378户。党委书记和伟说:“在低保清理规范工作中,重新评定,采取全员民主评议,现场公示,入户调查,实现救助对象有进有出,补助水平有升有降常态化,使政府对贫困群众救助真正落到实处。下一步坚持政策性脱贫、国家补贴、劳动致富相结合,使困难群众逐步脱贫。”76岁的下白杨村低保户庞谢个说:“这次评定,干部不参与,群众都满意,我村老、弱、病、残的人都享受到了低保。”吴平平是石门乡水地坝村因病致贫的贫困户。他紧紧握住李建光的手热泪盈眶地说:“是政府的大病医疗救助救了我的命,我以前也是村里的药材种植大户,得了一场病,不但花费了家里的全部积蓄,还欠了一屁股的债。乡上领导知道后,及时把我家纳入低保户还申请了大病医疗救助,先后解决了2万多元,使我重拾了生活的信心。”

随后,记者来到了武都区东北部的高寒山区鱼龙镇。同行的民政局长李建光说:“鱼龙镇是我区的一个大镇,全镇人口20000多人,其中享受低保人数达3000多人,贫困面大。以前,低保评定难度大,由于利益驱动,大多数群众把低保当成‘唐僧肉’。在今年的低保清理规范工作中,新上任的镇党委书记庞云高度重视民政工作,敢于碰硬,敢于担当,带领全镇干部反反复复做了大量工作,清理工作成效显著。”

镇党委书记庞云在采访时说:“在清理规范低保工作中,鱼龙镇成立了驻村入户调查小组,严格按照民主评议、信息核对、审核审批和三张榜公示等程序,以社为单位,打破现状,重新评定,坚决把人情低保,关系低保拒之门外,对于一些不确定因素造成的返贫户,建立动态管理机制,使民政救助真正成为困难群众的生活保障。”

记者一行来到鱼龙镇鞍子里村,村书记包建国说:“我们村在评定中,以10户为一个小组选出代表,成立评议小组,村干部不参与。这样评定出来的低保户,群众心服口服,全村人都满意。”包永会也是鞍子里村的低保户,他得的哮喘病,家里3口人。他告诉记者,如果没有低保,他家的日子就过不下去,全村再没有比他们家更困难的家庭了。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