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时代头条 > 正文

聚力内涵建设 打造示范职校

通讯员 陈景毅

日前,湖南省教育厅专家组来到郴州市第一职业中专,对该校的省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建设项目进行现场考察验收。这是该校近一年来完成建设任务的第三个省级职业教育重点项目。

2011年和2012年,该校的“省示范性县级职教中心”和“省示范性(特色)中等职业学校”、“省示范性特色专业”等项目先后入围湖南省职业教育“十二五”重点建设项目,该校以此为契机,锐意改革创新,走出了一条以项目建设促推学校内涵发展的新路子,为地方经济建设输送了大批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为农民就业创业和增收致富开辟了新途径,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落实国家惠民政策方面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

“三位一体”,开创职教办学新模式

“十二五”期间,苏仙区根据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科学整合全区职教资源,以市一职中为办学主体成立了区职教中心。一是整合人力资源。市一职中、区劳动就业培训处的在编教师和乡(镇)农校确定的教师,一同纳入区职教中心教师编制,形成了一支统一的教师队伍。二是整合财力资源。将全区各类职业技能培训经费划归市一职中统筹安排,并将工作经费按年人均2元的标准区财政预算单列,统一拨付到市一职中帐户。三是整合物力资源。乡(镇)农校的校舍由区教育局统一调整,将乡(镇)中学或中心小学闲置的教室或教学楼调整出来,作为乡(镇)农校的校舍,调整后的校舍由市一职中统一管理和使用。根据专业调整情况,进一步完善了计算机应用、畜牧兽医、园林技术等7个专业实训中心。区劳动就业培训处、乡(镇)农校与之相关的零星的、未成规模的设施设备,均充实到市一职中实训中心,实行资源共享。

在此基础上,将全区中职教育的全日制学历教育、中短期职业培训和乡镇农校非全日制学历教育等三项职教职能统一由市一职中组织实施,开创了独具苏仙特色“三位一体”的大职教办学模式。

“五个统一”,开启职教管理新手段

为了确保职校职能的充分发挥,苏仙区推出“五个统一”的职教管理新举措,即“统一认识、统一机构、统一经费、统一培训、统一就业”,明确教育、财政、人事、劳动、农业等有关部门,要发挥各自优势和作用,指派专业人员参与区职教中心的建设,及时提供服务和指导。同时,将各类职业技能培训指标划归市一职中统筹调度,将各类职业技能培训经费划归市一职中统筹安排,并将工作经费按年人均2元的标准区财政预算单列,统一拨付到市一职中帐户。

“十二五”以来,各级财政对职教的教学基础设施投入达6000多万元,优化了实验实训设备配置,改造培训场地22个,更新升级计算机房10个、多媒体教室15个、汽修实验室2个、畜牧兽医实验室2个,并以合作方式引进了一家汽修厂,装配了语音室、电子电器模拟实验室、远程教育室,投入了300万元建设数字化校园。从而开创了资源配置优化,办学集约规模化的新局面,实现了学校、学生(员)、企业的共赢的改革目标,打造了具有苏仙区特色的职业教育、培训和就业服务的多功能基地。

“二个对接”,开掘人才培养模式的新通道

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是示范校内涵建设的主线与核心,是中职校提高育人质量的重中之重。近年来,市一职中始终把办学的重点放在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等核心问题的探究上,开掘了“二个对接”的人才培养模式,即学历教育紧密对接学生未来的职业岗位,非学历教育紧密对接农民的田间地头、猪圈牛栏。

对学历教育学生,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着力构建了“人才共育、过程共管、责任共担、成果共享”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积极推进学校与企业、专业设置与职业岗位、教材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深度对接,实现校企“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多赢目标。学校与郴州本地及域外40多家规模企业建立了“订单”培养的校企合作关系。双方共同制订教学计划,企业定期派工程师到校授课,学校定期派教师到企业进修实践,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毕业生到企业对口就业,形成了培养、就业一条龙的人才培养特色。

乡镇农校培训采用“农校+基地+农户”、“一村一品”等模式,开设畜牧养殖和果蔬苗木技术等实用专业,把培训课堂办到农民的猪圈牛栏和田间地头,实行零距离教学,开辟了助推农民创业立业、增收致富的新途径。

“四个瞄准”,开拓以赛促练的专业技能培养新方法

学生专业技能培养是职校教育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市一职中多年来秉承“技能为重、服务为本”的办学理念,在学生专业技能培养方面瞄准校、市、省、国家举办的四级职业技能大赛,开拓以赛促练的专业技能培养方法,培育出一批批拥有扎实专业技能、良好职业素养的应用型人才,受到了行业企业的欢迎。

瞄准职业技能大赛的根本原因是为了保障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质量,注重提升人才培养相对于职业岗位需要的的针对性和适应性。不是通过赛前对少数几个参赛选手进行突击训练来快速提升其技能水平,而是注重“全覆盖”,即技能训练覆盖全体学生,覆盖全体学生在校学习的全过程。技能训练不是一个阶段性的事件,而是一个贯穿学生学习始终的日常教学内容,学校定期组织或参加的各种类型的技能比赛涉及全校所有专业、所有学生,竞赛的项目多、范围广、时间跨度长。以赛促练的专业技能培养方法,面上看到的成果是,近三年学生荣获了国家级奖项21个,省级奖项61个,市级奖项220多个。但事实上更为重要的是学生专业技能的实质性和普遍性的提高。

“一站式”培训、就业创业服务,开辟职教助推农民增收致富新途径

“十二五”期间,市一职中实施转“培养劳务输出主导型”为“服务地方产业主导型”的人才培养战略目标,着力推行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创业“一站式”服务,即从农民培训、就业创业及就业权益保障的法律援助等实行全程跟踪服务,构筑起辐射惠及全区农民的培训基地,实施职业技能培训。

实行开门办学,送教下乡。先是盘活了各乡镇农校闲置的办学资源,为每所农校平均投入资金逾5万元以加强乡镇农校基础建设。之后结合新农村建设、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的需求,开设了畜牧养殖和园林技术等实用专业,采用“学校+基地+农户”、“一村一品”的办学模式,把职业技能培训和实用技术培训的课堂开办到农民的猪圈牛栏和田间地头,采用边学、边实践、边创业的模式,按非全日制学历教育注册学籍,免交学费、免费发放教材,统一安排授课,让广大农民读书不交钱,还可以学到致富实用技能,受到广大农民的欢迎。近三年,学校共培训农民学员15000余人次,乡(镇)农技员1200余人次,培养种养专业户600多户。为地方经济建设培养输送了大批技能型人才,为农民就业创业和增收致富开辟了新途径,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落实国家惠民政策方面发挥了引领和示范作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