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时代头条 > 正文

禅城区委书记刘东豪:赞同祖庙连片发展 建成“大型综合体”

12月16日上午,禅城区委书记刘东豪、区长孔海文上线微访谈,就禅城的城市升级、产业转型、企业扶持、交通建设、老城区活化等事关民生福祉问题给出详细解答,与网友们畅聊禅城的强中心战略。

访谈中,禅城区区长孔海文就禅城房价的问题表示,从2010年到今年,5年的时间里禅城区房子销量差不多翻了一倍,但是整个价格一直都是这么稳健,没有出现大的波动,禅城的房地产市场非常健康。而对于祖庙片区的规划发展,刘东豪表示有意将禅城区祖庙那一块,整体打造成一个旅游大景区,建成一个集美食、小吃、特产购物,客栈住宿,景点游览于一体的“大型综合体”。

(下面房掌柜整合了部分市民关注的问题,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区委书记是如何解答的)

禅城区委书记刘东豪:赞同祖庙连片发展 建成“大型综合体”

1、禅城一直在提"强中心"战略,客观的说,这几年我觉得禅城有了很大的起色,城市变漂亮了,交通便利了,也有一些大企业进驻了。现在大家都在谈区域竞争,顺德有先进制造业,南海有区域优势毗邻广州,高明三水有青山绿水,那么请问孔区长,未来我们禅城强中心的底气和措施在哪里。

孔海文:禅城的底气来源于几个方面吧,首先是我们不断完善的阳光、便捷的政务环境,目的是要营造国际化的营商环境,这是第一个。

第二个,禅城的整个教育、医疗、公共服务的配套水平跟整个中心城区的“强中心”地位是相匹配的,服务水准在全市应该说都是一流的,在整个珠三角地区也是处于一个先进的水平。

第三个,我们的整个产业转型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现在我们的产业素质更加地高,我们的产业素质不比其他地区差,我们现在有更多的智慧型企业和高新企业。我们区的高新技术企业占了全市的五分之一左右,但是禅城国土面积约占全市二十分之一,所以我们整个制造业的高端化和智能化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所在。

另外,禅城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这也是我们的底气所在。现在我们已经进入到一个以文化旅游来推动整个传统文化的升级,产业化、服务化的这样一个阶段,这是我们落实“强中心”的一些主要体现吧,也是我们的底气所在,也欢迎广大网民在这方面给予我们更多的意见和建议。

2、我近期准备结婚,也在加紧看婚房,但是周边的人有的说房子过剩,房价要跌,有的说地铁要通,房价要涨,自己不知道该不该出手了。借微访谈的机会,问一下孔区,禅城的房价合理吗,有没有笋盘推荐下。

孔海文:这两天关于房子的问题,中央有一个专门的工作会议,我相信大家通过媒体上也关注到这个问题了。关于婚房的这个事儿,我突然想起今年区建设局搞了一个网上房博会,其中也推荐了一些特价婚房,给我们的市民去分享。

关于房价的问题,我可以这样去回答,从2010年到今年,我们整个区的房子销售情况是价稳量增,整个价格非常稳定,没有出现一个大的波动,这是一个主要的特点。另外,从有关部门统计数据来看,2010年卖出去的房子120万平方米,今年我们将超过200万平方米,也就是说5年时间里面,整个销量差不多翻了一倍,但是整个价格一直都是这么稳健。这说明我们区的房地产市场非常健康,这是我要回答的第一个问题。

第二,至于说怎么样找到好的房子,我刚才已经点了,可以上我们的房博会那里查找相关的信息。这个网上房博会一直举办到1月份的下旬。通过房博会,我们已经把我区周边的一些楼盘状况详细地进行了展示,我相信这个网友一定能够在里面找到他的心水笋盘。

3、现在禅城有地铁了,断头路也少了很多,说句实在话现在禅城去周边城市比以前便利多了,慢慢有了中心城区的感觉,这里想问一下区领导,将来禅城的道路交通规划是什么,在交通建设上面,禅城还有哪些大手笔。

刘东豪:一个城市的提升是以价值提升为目的的,城市的亮丽不光是好看,还要发展自己,要带来经济收益和更为优质的就业机会,这就是产城融合。

一个是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为抓手。在“强中心”的建设当中,将近四年的时间里,财政已经累计投入了200亿,主要投资建设就在路网建设上。魁奇东路我区负责的这一段已经完成,跨线大桥完成以后,明年年终这条路就可以开通。魁奇西路的交通建设者是非常给力的,往西对接广明高速、对接江门,西大门是直接贯通的。前一段我看了一下季华北路对接的王借岗大桥正在同步建设,也就是说往北的重要交通大门将要拉开。一旦打开这个大门,我们直接对接的是整个南海佛山高新区制造园区、广州西站等350多平方公里的区域,就可以直接贯通了,到我们这里大概十来分钟就可以直接对接了。

路网方面,我们不断打通断头路,这个星期同济东路已经正式拉通了,绿景东路最近也正式拉通,去年年底前我们把樵乐路改造也做完了,龙湾大桥改造做完了,有钱的话南庄、石湾的对内交通也将进一步进行提升。关键还是回到“强中心”这个词,所谓中心一定是跟区域紧密结合的才叫中心,如果不跟周边区域结合,没有区域概念,这个中心是一个一厢情愿的中心。“强中心”第一步要走出去,我们首先就要把所有能打开的大门都打开。

整个路网结构,首先对外要直接以更加快捷的方式和直接的方式对接区域当中重要的交通节点,比如说机场、比如说高铁站、比如说深水码头,这些要对接;第二个是直接拉近与主力市场的距离。什么叫主力市场?我们周边第一个市场就是珠三角。广东省接近1个亿左右的人口,有超过6000万是在珠江出海口的这个位置,6000万的消费量,就是我们身边最好的市场环境。大家不要舍近求远,这里就是一个很好的市场。

推进魁奇东路时我们讲的一句话是勒紧裤腰带也要去做好它,对外交通一个是把市场、一个是把重要节点紧密结合,对内要不断地打造快捷、便利的区划交通,在交通秩序上要各行其道,人车分流,加速整个路网的利用率,同时在旧设施建设上不断优化这些交通,不能出现断头路,想办法用四两拨千斤以最小的资源发挥资源优势最大化,强化与周边区域的对接,同时对内交通的循环疏导不断打通梳理,建立一个对外高效快捷的快速路网、综合立体的交通路网,包括我们的高速公路,包括我们的轻轨,包括我们的地铁,一号线我们已经对接了广州东站,二号线已经启动了,对接广州南站,将来我们还可以在城市当中不断地增加交通方式,不断地产生更优的交通方式,来解决公共交通、解决物流和人流畅顺的问题,这是我们不断打造优质生活环境、就业环境的一个基础。路网的建设我们一直在抓,没有放松过,没有一年放松过。可能我当区长期间投资最大的就在这里,孔区接区长以后他的压力最大也是在交通基础设施的筹措和建设上,我们将不遗余力地提升整个交通的环境。

4、现在从国家层面到各镇街,都在强调文化旅游,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无疑,休闲旅游将成为下一个经济增长点。纵观禅城的旅游产业,现在也逐步在形成。但是还可以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建议将禅城区祖庙那一块,将祖庙,岭南天地,仁寿寺,松风路(含梁园),升平片区,整体打造成一个超大旅游大景区,提供一个集美食、小吃、特产购物,客栈住宿,景点游览于一体的“大型综合体”。这一片区目前不缺美食,整个岭南天地就是美食街,也不缺景点,祖庙梁园仁寿寺简氏别墅都是很有岭南特色的景点,但是缺乏有品味的客栈住宿,缺乏小食街,缺乏佛山特产的集中购物街。建议购物街不要只局限于禅城的特产,要放眼整个佛山,甚至珠三角。小吃也不要限于本地小吃,各地小吃都可进驻。如果将这片区这么充分打造好,那么来禅城的客人,就很愿意留下来,住上三两天,逛吃逛吃买买买。

刘东豪:这个网友讲的正是我脑海里的图象,我非常赞同,这也是我跟祖庙的领导包括区的领导今年研究比较多的一个主题,祖庙街道最近也提了一个很好的想法,我也非常鼓励和支持,他们提出来的想法和这位网友是一样的,首先是线路的打造,从点到线再到面的不断组织和强化,把这项工作不断地切分和展示出来,这种手法我是很赞同的。另外这位网友提到的客栈,包括这些景点之间的关系,确实是现在文化产业当中组织的比较成熟的一个手法。我前一段去过厦门鼓浪屿,我也建议我们的干部去体会一下,这一部分他们做得不错。我们研究的关键是市场的变化,迎合趋势来进行的打造往往能得到很好的效果。过去开经济分析会的时候我就讲过一个数字,分析市场当中发现,从化和增城的游客量一年在2000万以上,今年我们的游客量应该能够做到1100万,去年500万左右,前年大概300万,这位网友数出来的都是我们的优势。一个是自驾车,一个是网上攻略,还有背包客、自由行、自驾车,这是现代旅游文化、休闲文化的热门词,迎合这种市场要求,禅城在组织方面是不是要考虑这几个节点,吃住行购,展示面要迎合这种方式。我向祖庙提出来,明年能不能把一些停车特别是立体停车解决一部分,这是针对自驾部分的。还有我们的交通组织,还有交通导示牌,还有宣传部门,能不能再做好一些配合工作。同时在硬件建设上,饮食文化也是佛山比较有代表性的一个方面,在吃方面,如果能够把优质特色小吃发挥出来,关键是要作到便靓正,这个正就是质量,要做好食品安全的快速检测。这个我们要发挥市场优势,很多的民宿是可以通过规范引导开放给市场的,只要治安把好关,卫生把好关,行政许可方面做到标准一点、严格一点的话,可以把这部分的资源释放出来,来呼应市场的需求。你们平时在休假的时候,可以看一看全国做得比较好的区域,去吸收一些经验,把文商旅这一块做好。我们原材料非常地好、非常地棒,但是组织模式上我们要更好地来琢磨,逐步把优质资源释放出来。

我相信禅城的治安资源、历史文化资源是不亚于从化、增城这样的区域,他们一年有超过2000万的游客,我只要一年有2000万的游客在祖庙区域或者禅城区域,这一块所带来的收入也是成倍的,同时带来的二级释放经济效益会给当地带来更多的商机和财富的积累。这是一个非常有收获的工作方向,我觉得值得去努力、去探索,非常感谢这位网友提这个问题。

5、我不是土生土长的佛山人,但我来禅城生活工作近30年,我自认为是一个外来的"老佛山"人,以前一到周末就喜欢到老城区逛逛走走,觉得很有味道。但现在老城区也是物是人非,很多地方都在围闭改造,还有一些地方几年都没有动静,岭南天地算是一个惊喜,想问一下政府,下来对老城区改造提升的计划是什么,怎样才能留住"老佛山"人的记忆。

刘东豪:建设一个城市的过程当中,文脉或者说文化底蕴是不可丢失的,一个国家也好、一个地区也好、一个企业也好,从他的出生到成长到发展到将来,都不能够去回避他的历史,而且往往这些历史可能为将来的发展奠定了非常宝贵的财富和基础。在禅城的发展当中,我们整个版图的变化一直是围绕文化不断夯实做优、多年历史沉淀的芬芳幽香能够幽幽地散发出来,持续不断为城市发展助力。我们以祖庙、石湾部分和张槎部分作为整个文化传承的一个重点区域,不断地优化环境,挖掘历史,不断传承与发展。以祖庙、梁园、仁寿寺作为一条线路,同时打造汾江水文化,原来为什么有四大名镇,因为我们水网密布,水上交通方式作为主要交通方式的时候我们建立了那个时候的辉煌历史,“彩色汾江、点亮佛山”项目元旦就会推出,是一个会带来惊喜的项目,将把佛山原来比较单调的夜景推向一个新的生活方式,带来一个色彩斑斓的夜景,所以推荐大家关注。刚才这位网友也提到了东华里,这也是社会认同的一个项目,其他的项目我们也将陆陆续续推出,梁园的建设也在按照计划陆续推进,仁寿寺也基本上按照计划在推动,在处理老城区的文化项目上,我一直赞同谨慎的态度和细致的手法去处理,不能急,不能大拆大建,要用文化的方式修旧复旧,把味道保留,乡愁留住,以这样一种手法来处理,所以在处理历史建筑上面,效率上会比建一些现代建筑项目可能会来得慢一点,这个也希望社会能够理解和支持,能够出于对历史负责任的态度,把这项工作细致地挖掘出来,展示出来。

其实大家觉得东华里好,有没有人算过它的时间?其实07年东华里项目开始建设,实际上投入使用是到2011年,也就是说它经历的建设期,第一期这么小的区域就用了4年,二期也建了3年多,三期我估计也要三四年的时间,也就是说慢工出细活,大家一定要在历史文物面前有点耐心,就像我们修复老文物一样,要给予足够的耐心来处理它,这样我们就可以把最好的历史感受呈现出来,使得文化底蕴在使用当中进一步得以传承和发展。

6、前一阵流行腾笼换鸟,禅城迁出了很多企业,有人说禅城旧的企业走了,新的企业没进来,事实是这样吗。经过这几年的产业转型,目前禅城又具备哪些产业优势。孔区能跟我们介绍下吗。

孔海文:禅城的产业转型一直是市民关心的一个热门话题。应该说这一两年最直接感觉到的就是我们的蓝天白云多了,一到冬季我们的灰霾比较少。

而且有时候我们的禅城蓝也确实不比澳洲蓝差,这也是我们这几年产业转型的一个很直观的指标。这几年通过腾笼换鸟,是不是禅城都没有旧企业了呢?其实也不是。近年来我们在整个产业的存量优化和增量优质方面都取得了比较好的成效。首先从传统产业来看,我们除了制造业环节外迁以外,从技术研发到产品开发到企业的运营、营销的这些链条和环节绝大部分还是留在禅城的。

我就讲陶瓷这一块,全区现在47个专业市场,超过一半的专业市场都是做陶瓷主题的,说明整个的销售还是国内乃至世界上非常知名的一个集散地和供应地。另外,现在做陶瓷产品设计的企业,仅一个石湾街道就聚集了超过500家。现在整个陶瓷产品已经到了比拼产品开发水平的这样一个阶段。最近我们区有一家陶瓷企业做仿大理石瓷砖的,他拿了今年央视的“标王”,这个是想像不到的,据说要投入几个亿的资金才能拿到这个“标王”,那就说明传统产业已经是走到了高端化水平的这个阶段。这是传统产业方面的。

另外在增量优质方面,这几年通过狠抓一些主题产业园区,新的产业也得到了不断的壮大。现在我们区有30多个主题产业园区,在智能制造、生物医药、环保装备业、生产性服务业方面,比如说金融服务这一块,以季华商务带作为载体,形成了一条金融街,全市绝大部分的银行、金融机构的总部都在季华路这一带,也在向我们区集聚。通过这些工作,我们的产业基础不断夯实,质量不断提高。尤其是我们的制造业,产品的附加值,生产制造的智慧型、智能型,与互联网的嫁接,这种新的组织生产形态还在不断蓬勃发展。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