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时代头条 > 正文

他心中永远装着群众——追记紫云大营乡大岩村村委会主任杨通才

上午到新坝村搅拌站监督水泥砂石是否合规搭配,又折返到大岩村三岔湾筑路现场指导支模;下午到坪头组农户家收取合作医疗款。天黑回家,晚上八点左右坐在火塘边吃夜饭,突发脑溢血,倒地呕吐,人事不醒。

12月6日,61岁的紫云自治县大营乡大岩村委会主任杨通才生命的最后一天这样度过。

倒地时,身旁小桌上还放着合医收据本、笔记本、圆珠笔。饭后,他将按多年习惯,把当天的工作照常“日清月结”。

带着深深的眷恋,他告别了热爱着的全体村民。

“把移动基站建好,把到三岔湾的道路硬化好,我今年的任务就完成了,明年再接着干水库的事。”头天,他与村支书陈志远盘点今年工作时还这样说。

声如洪钟,头发花白,身材矮壮,身着对襟服,背个双肩包,脚穿解放鞋,朴实无华。这位热心老人整天忙碌的身影,村民们再也见不到了。

得知噩耗,村民们连夜赶到杨通才家中,为老主任摆设灵堂,通宵守灵。

市委书记周建琨获悉杨通才不幸去世,沉痛提笔:“得知杨通才同志突然离世,心中十分难受。杨通才同志给我留下很深印象,对村里群众的事非常上心,认真负责,特别是陪我查勘水库修建点,往事历历在目。我们要向杨通才同志学习,心中永远装着群众。”

“不管你是啥干部,如果不为群众办事,就不要当”。

不待浓雾散开,霏霏小雨淅淅沥沥又接着下个不停,崇山峻岭中的大岩村增添了几分悲伤。

12月10日下午,市发改委、紫云县委组织部的同志赶来追悼杨通才。

“杨主任是一名真正的共产党员,工作坚持到生命最后一刻。”大岩村“第一书记”、市发改委主任冯朝生非常敬重杨通才。

“实在、实干,热心、正派。爱琢磨事儿,事事都为村民着想。拉电、修路,修学校、建基站,样样走在前面……”接触仅两年多,冯朝生对杨通才早已赞不绝口。

大岩村闭塞偏远贫穷,2013年并村时由大坪村和岩脚村合并而成。杨通才一直生活在原来的大坪村。在改变家乡落后面貌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的驱使下,1985年,31岁身强力壮的杨通才报名竞选村干部,当选村委会副主任。1992年,他当选村支书,这一干,又是14年。2006年,他退职,提出应多锻炼培养年轻同志。2013年,市发改委挂村帮扶大岩村,换届选举,经群众一致推选,他又出任村委会主任。

原市发改委驻村干部普昆对杨通才突然去世感到悲伤:“回想自己住村期间,每当工作组在村里遇到棘手的困难,他都去帮助解决,哪儿发生矛盾,他都会出面去帮助调解。村头路边随处可看到老主任的身影,满头花发,说话嗓门大,时常背着个双肩包,走起路来快步如飞。他常对我说,村民们信任我,我要再好好干几年,争取抓住发改委帮扶的好机会,把全村人领上致富路!至今想起,让人难忘。”

杨通才年近花甲再次担任村主任,村民说他干劲不减当年。

“杨主任爱琢磨事,他琢磨的事都是村里民生大事。上面政策、文件精神,他们村支两委都能及时组织村民传达学习,帮扶工作好开展。我们提出退耕还林‘树木’、扶贫扶智‘树人’,杨主任非常赞成。因为长期以来,他就在积极推动这些工作。”冯朝生说杨通才有远见。

杨通才帮着村民算账,一棵杉树一年增值5毛钱,一家人种一万棵,一年就净增5000元,“种树就是存银行”,经他一说,村民都乐意。市发改委计划帮助村民成规模打造万亩经济木群产业,目前已投入资金608万元,种下核桃966亩、金桂523亩、杉树2200亩。

杨通才仅读过小学三年级,但他深知知识的重要。大岩村办公楼是原来的姜家湾教学点,两层楼,4间教室,是杨通才任支书时争取来的。当时没地建校,由他带领村民平整乱坟堆,村建基础,政府建房。该教学点后来并入大坪小学,他赶紧请来代课老师开设学前班,收留村中学龄前留守儿童。大坪小学各项设施现在基本完善,姜家湾学前班才随之搬入。

今年62岁的张维美是杨通才过去在班子里的老搭档,忆起杨通才的“热心肠”:“开展‘两基攻坚’,有村民不参加扫盲,他会把人家的锅揭走。”

“有的扫盲对象近乎哀求:‘七公,我看字眼睛都有点花了,就算了吧。’”大营乡驻大岩村干部王彬绘声绘色介绍当时场景,“参加扫盲是为你好,算什么算?不行!”杨通才说一不二,扫盲时他陪坐在旁,没人敢不来。"

杨通才在弟兄中排行占七,德高望重,大家都尊称他七公。村民对七公又爱又怕。

市委书记周建琨2014年5月深入紫云自治县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蹲点调研,入住大岩村,与村民促膝谈心。杨通才汇报村情如数家珍,陪着周建琨书记一路考察,他代表村民表达了修建水库解决人畜饮水困难、扩大灌溉面积的强烈愿望。一行人对这位激情饱满的花发老人肃然起敬。

在王彬眼里,杨通才走路像小跑,说话像打雷,穿着不讲究,办事很麻利,只要为村民,不怕得罪人。

“今年11月26日,村里开计生工作会,有上级的一名领导来指导,但这位同志先前答应给村民办理的事情久拖未决,杨主任一听就忍不住了,当众就批评,‘国家干部村干部,不管你是啥干部,如果不为群众办事,就不要当!’”杨主任发言真是“声震瓦屋”,王彬说他的话语至今仍萦绕耳际。

建设打冲沟水库前期勘测第一笔经费到位后,杨通才的心情更急迫了。

“我今年3月到大岩驻村帮扶,一下车,杨主任就问我打冲沟水库建设计划如何,这一问,当场就把我搞懵了。好在旁边熟悉情况的同志帮我解围。”市发改委驻村干部王皞说,“一到大岩,我就领教了杨主任说话办事单刀直入的风格,他让我警醒帮扶工作必须认真。”

“杨主任讲,他把我们扶上马还要送一程,可惜以后再也得不到他的指教了。”村支书陈志远、村计生工作信息员杨光林都是年轻人,非常感激杨通才平时的无私帮助。在市发改委及组织部门支持下,村支两委的正气、威望又树立起来,党员发展到54名,抓组织、抓规划、抓基础、抓教育、抓发展,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全村人均纯收入从两年前的3100元增至目前的4500元。

“只要为群众,坐牢也不怕”

寒风中,山坡上纤细的包谷秆随风摇摆。它们长在七八十度的陡坡上,少光缺肥,艰难生长,结不出多少果实。

大岩村绝大多数村民家至今未建厕所。如非亲自经历,恐怕难以相信。这不是揭丑,更不是简单武断村民不讲卫生、生活习惯不好。

上天对大岩太过吝啬。这里山高谷深,难有一块平整成形的土地。“头上顶一块,脚下踩一块,右手刨一块,左手还扒着一块”,耕地如此碎小陡峭,村民们说种庄稼就像猴子一样在山上爬。粪桶无处放,想施肥都难。不建厕所不积肥,久而久之成习惯。

座座大山遮来挡去,村中难有一块向阳地,庄稼采光不足,积温不够,外面包谷都在采收了,村里包谷叶子还是青的,产量不高。冬季有三分之二的天气雨雾蒙蒙,种荞麦,收成也不好。

杨通才太想改变家乡贫穷落后面貌了,只要上面来了惠民好政策好项目,他都要竭力去抓住。

杨通才虽然走了,但他为群众付出的心血,村民们永远记得。

1998年,电力部门准备接通大坪、岩脚、打哇、百花等一条线路上的村子的供电,每个村民须交50元的集资款,但有些农户确实拿不出钱。杨通才非常担心失去机会,赶紧自己个人借款1万元垫进去,凑足交到电力部门。

妻子周纳英后来知道借款一事,吓呆了。那时的1万元对她家好似天文数字,如果有人不缴或者赖账,他家哪能还起,打起官司来咋个办?周纳英越想越害怕,第一次责怪数落丈夫。

杨通才感到妻子不理解自己,性子一急:“我讨口要饭也会把钱还上。只要为群众,坐牢也不怕!”

话说到这个份上,妻子再也不敢过问。

此后几年,杨通才的精力用于通电工程,指挥抬电杆,参与抬电杆,帮着安电杆,天天在工地。进村没公路,抬一根电杆到山上指定位置,8个人要抬4天。挑抬下力,杨通才总是走在前列干在前头。经过1000多天的奋战,到2002年,大坪终于告别煤油灯。

“别人有事诸葛亮,自己有事猪一样”,这是杨通才的口头禅,也是他热心助人的一个原因。在他看来,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别人遇急事,自己要上前。

“哪怕二三十个人在一起,只要杨主任在场,你只听到他一个人的声音,从早到晚声音还不涩。”王彬佩服杨主任的热心,“哪家修建房屋他都上前,下基脚、立房柱、打圈梁,他都会去指点,他经验足,建议总是得到采纳,大家都喜欢他到场。”

供电线路经过大坪往前延伸到岩脚、打哇、百花等村,与杨通才本无关系,他也去“指手画脚”,如何选线路,抬电杆时如何保安全,不厌其烦地交待。群众理解他的好意,开玩笑说他“脚伸得太长”。

政府补助钢钎炸药,村民投工投劳,修建通村公路。2003年,大坪又有了难得的机遇。杨通才动员村民再接再厉,修建进村公路。腊月二十三开工,新年正月初六,杨通才与村民们在雪地里施工。一边悬崖,一边陡坡,虽然只算毛路,能通摩托,已是了不起的变化。

市发改委争取项目资金帮助大岩村硬化村组道路26公里。为保工程质量,杨通才巧妙地安排“卧底”。他主动向施工方推荐用工,被推荐人员肩负“特殊使命”。

“我们两人负责划破水泥包装袋,再向搅拌机里倾倒。七公专门交待,每次必须倒够4包水泥,我们都照他说的做。”村民向银翠现正在三岔湾组道路硬化点打工,“只要施工,七公几乎每天都要到混凝土搅拌场,那点离他家有十三四里路,他真是负责,天天跑。”

杨通才去了搅拌场,还要去浇筑现场。村民田井伦参与浇筑支模,杨通才对他有交待:“路面能放宽就尽量放宽,不需要你‘节约’。”杨通才细心如此。

“杨主任考虑事情全面,抓住机遇,基础设施建设‘海陆空’并进,忙起来,我们年轻人有时都跟不上他的步伐。” 驻村干部王皞感叹。

“海”,修打冲沟水库;“陆”,道路改造硬化;“空”,接通手机信号。

大岩村19个组,只有10个组通微弱移动通信信号,对外联系极不方便。杨通才又积极操办此事。今年9月,县移动公司技术人员进村考察基站选择址,是杨通才陪着翻山越岭四处查勘。

相关部门正在努力,这些项目都将实施。杨通才定会安息。

“做人做事凭良心,再穷再苦都不能起坏心”

杨光美是杨通才的大儿子,21年前结婚成家时,家里的土地本来就不够种,增加一个人,种来更不够吃,逼着外出谋生。

“临走前的晚上,老父亲对我们讲的话我还记得清清楚楚。他说,做人做事要凭良心,再穷再苦都不能起坏心,走到哪点都要靠自己双手挣饭吃。我牢记他的话,我们两口子到册亨、望谟和广西帮人家种包谷,前几年来回都是靠走路,往往走上几天几夜。天黑了,就睡草堆堆、岩洞脚,饿了就吃自带的干粮,没有偷掰过人家一个包谷偷挖过人家一个红薯,没给老人家丢脸。”杨光美讲到这点很自豪。

1997年,政府动员大坪村民生态移民到达帮乡,村民不愿意。杨通才首先想到要让杨光海带头。“养儿防老”“故土难离”……真正要搬迁了,杨家好似生离死别,其情凄恻。

父亲挥泪告别大儿子一家。

“我记得是1997年腊月初九到的达帮,走时天寒地冻。刚开始两年确实不习惯,多次想搬回来。”杨光美介绍,“父亲预防我们搬回来,在老屋基旁边为我们准备一架瓦房,但我们熬过来了,留在达帮。瓦房没完工,木板墙壁没安装,十多年了,木板还堆放得好好的。”想到这些,杨光美泣不成声。

杨光美夫妻吃苦耐劳,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增加收入,看到致富的希望,非常感谢父亲平时的教育和当年的决定。

杨通才忙,会忙到不顾子女婚事。

“临到要出门去三合村给小儿子杨光海提亲,他却不在家,成天守着安电杆。我五次请人带信要他回来,就是不见人影子。我跑到工地叫他,也没用。家头的事好像就不是他的事。”周纳英说起10多年前的往事。

杨光海想送两个娃娃到县城读书,希望母亲能到县城去照料,没想到一开口,父亲就同意了。

为了培养后代,杨通才两老两地分居。杨通才在大岩招呼另外两个孙子。

平时杨通才与孙子杨波和外孙女何兴艳生活在一起,再忙也不忘教育孩子做人。

车辆沿着市发改委去年帮助硬化的通村公路,经伍关村到大岩,只要路上遇到读书孩子,他们都会停步,侧身面向汽车,举右手敬礼。这样的画面一幕幕闪过车窗,一次次让人感动。

杨波和何兴艳说,老人家和学校老师一样教育他们要知道感恩,车上的人都是来帮助他们的,要敬礼感谢。朴素的为人道理深深植根孩子们纯洁的心田。

有一次杨通海到岩脚组办事,途中有人主动邀请他搭坐摩托,没想到发生事故,他的脚被撞伤,破皮感染,后来去输液,大家才晓得。有人提出找开摩托者赔偿,被杨通才马上制止。他说,人家是好心让你坐,怎能反过来怪人家,做人要讲良心。

2014年底,大岩村实施退耕还林项目,杨通才跑遍了村中每一个地块,如果哪家丈量不实,会被他立即喝止。

杨通才家陈设不多,外人看去当中最好的算一个五头柜,上过红漆,有多个小抽屉。但杨通才最看重的“宝物”却是一个不起眼的“五槽柜”,平时紧锁。五槽柜是当地妇女出嫁时的陪嫁物,呈方形,板材厚实,用力才能揭开。10日下午,家属开锁清点柜中遗物,紫云县委组织部的同志恰好在场,上前翻阅,全是杨通才担任村干部以来的笔记本、账本、会议记录等,一捆一捆,全用绳索拴好。

今年开春时,王彬需要搞清2006年全村公益林建设情况,找到杨通才,揭开五槽柜,翻出记录,清清楚楚。这个柜子俨然成了杨通才的工作百宝箱。

一本本,一页页,一行行,白底黑字,留得住,过得硬,经得查。

群众说,杨通才经手的事情处理的账目“数得出眼眼、指得出点点”。

小书包装着村中事

“他这人一辈子劳累,外头遍坡的事都管,自家的事你们看下就晓得了。”周纳英指着老房子坎下的水泥房子说,“四年半了还没修好,他也没有享受过一天。说来又不宽,一层有两间,总共才两层,他不愿意借钱背账。”

但是,对群众的事,他却件件挂心上。

周纳英收捡丈夫的遗物,对破旧的三个双肩包和几件对襟衣特别细心,她深知丈夫和它们的感情。

“儿女们给他买的衣服他没有好好穿过,他说荷包又斜又浅,装本子容易搞落,就自己缝衣服,两边荷包是直的,比着笔记本大小做。”都说量体裁衣,杨通才却是“量本子裁衣”。

管事越来越多,荷包已不够用,杨通才就照着学生背的双肩包自己缝制。穿着从不讲究的杨通才突然背个时髦的双肩包,刚开始时,大家看着还不习惯,村民戏笑他“返老还童”成了小学生,也称他是“书包主任”。

多年来,不管是到县城开会,还是到农户家开展工作,人不离包,包不离人,一瓶水,一个笔记本,一支笔,成了包里的标配,记录了村中大大小小的“杂事”。

自制背包并不贵,杨通才却视为宝物。

杨通才文化程度不高,但工作方法却不少。堂屋两边板壁,他用黑漆涂成黑板,写着村情数据,有时记不清,抬头一看就明了。工整的粉笔字仍然清晰可见。

双肩包用坏一个又换一个,不换的是杨通才对工作的热情与赤诚。

他曾把村中大凡小事装进背包里,如今他被村民永远地装在心里。

短评

基层干部的楷模

□王瑜

青丝变成白发,在村官职位上奉献人生一半的年华。为让年轻同志得到锻炼,他主动退职;当群众需要时,他又重披战袍。他总是先人后己热心为民,在脱贫攻坚战场上,不遗余力,不计得失。群众的事就是他的事,他心中永远装着群众,群众也永远铭记住他。杨通才是基层干部的楷模。

杨通才文化程度不高,但谋划全村发展站得高想得远。退耕还林“树木”,重视教育“树人”,调整结构增收,改善基础设施便民,增添发展后劲富民,他琢磨深入。上面千条线,下面一颗针,基层工作千头万绪,杨通才事必躬亲抓细抓实。尽管身处偏僻闭塞的麻山深处,但他胸襟开阔,能把上级精神富民政策及时让群众入脑入心,凝聚力量共拔穷根,用坚守和担当,诠释了一名基层村干部的分量。他将身心扑在促发展、惠民生的第一线,直至生命最后一刻。

党的工作重心在基层,执政基础在基层,活力源泉在基层。基层干部与老百姓接触最密,他们的工作直接影响到基层群众的生产生活,他们的言行举止直接关系到党员干部在群众中的形象。杨通才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用毕生心血谱写了一首务实、勤政、廉洁的赞歌,展示出共产党人执政为民的不懈追求,为基层党员干部树立起一个标杆。

来源:安顺日报

最新文章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