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时代头条 > 正文

江湖弟子今何在?——也谈相声

江湖弟子今何在?——也谈相声

江湖弟子今何在?——也谈相声

华灯初上的夜晚,谦祥益里人声鼎沸。台上的长衫艺人表演的不亦乐乎,台下的观众是一阵阵的笑声和叫好,有人添上茶水,瓜子也不能断了。管你是上层精英还是搬砖苦力,在这儿,一样的笑。……夜深散场,有观众跟压轴的黄铁良老先生说晚上的演出看的很开心,快八十多岁的老爷子温厚地说:谢谢。

江湖弟子今何在?——也谈相声

在天津,

相声大概是和煎饼果子老豆腐一样的存在——少不了,天天想。

天津人爱相声,懂相声,会听相声,

这人在台上稳不稳,活儿好不好,包袱抖得响不响,

天津观众看的最清,

哪儿该接茬儿,哪儿跟着起哄,

天津人最知道。

正所谓是,相声起源于京,繁荣于津。

你这功夫到不到家,得看我们天津老少爷们儿捧不捧场。

江湖弟子今何在?——也谈相声

相声与天津相声

相声,一种民间说唱曲艺。相声一词,古作象生,原指模拟别人的言行,相声起源于华北地区的民间说唱曲艺,在明朝即已盛行。经清朝时期的发展直至民国初年,相声逐渐从一个人摹拟口技发展成为单口笑话,名称也就随之转变为相声。

中国相声有三大发源地:北京天桥、天津劝业场、三不管儿和南京夫子庙。相声艺术源于华北,流行于京津冀,始于明清,盛于当代。主要采用口头方式表演。一人为单口,二人对口,三人群口。相声鼻祖张三禄,开山祖师朱少文,著名流派有“马(三立)派”、“侯(宝林)派”、“常(宝堃)派”、“苏(文茂)派”等。

一块醒木、一把折扇、一条手绢,穿长衫马褂的演员在台上妙语连珠,讲故事甩包袱,台下数十上百位观众品着盖碗茶、嗑着瓜子,笑声不断,掌声不绝……这是天津的茶馆相声。

相声源于北京,却兴于天津,究其原因是因为天津有最广泛的相声基础。天津极具特色的方言为相声段子提供了良好的素材;天津人似乎天生就带有幽默的“天分”:他们善于制造幽默,欣赏幽默,懂得幽默,旧时艺人只有在天津说红了,得到认可,他才敢进北京。许多著名的相声演员都是在天津演出过多年,成名后才走向全国的,侯宝林、张寿臣、郭荣起莫不如此。马三立先生也是在天津成名的。1940年侯宝林应邀到津,一举成名,后来红遍全国。

外行人说江湖事,笑谈而已

从小最爱听相声,台上那俩人,说点什么就被逗得哈哈大笑。大了以后,就渐渐听出味儿了。《口技》里说口技艺人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就模拟出一场逼真的火灾,引得宾客仓皇大惊,相声亦如是:台上两人或空手,或以折扇醒目为道具,演出各种人物,这一场是吹牛皮的假京剧艺术家,在行家面前漏洞百出,那一场是硬拉客的拉洋片的,蛮横不讲理……带着观众进去,甩出一个包袱,逗人开怀大笑。

相声是语言的艺术,这句话不仅仅是一个定义。想来京剧唱念做打一招一式,舞蹈须身段容貌,都是不太容易,相声在他们面前就显得简单多了,“说笑话而已”,——一些外行人的想法。但是并不尽然,相声里一言一语一个段子都需功夫,同样的笑料,埋得深才抖得响,起承转合,有理有节,逻辑分明,才是好段子;台风好,台上站得稳,说话不急不慢,灵活应变,才是好演员。

相声的发展迂回辗转,建国以后,一批老艺术家对相声去其糟粕,使得这门艺术得以保留,但相声却并不复繁荣,马季老了,马三立老了,离了梁左的本子,姜昆也难回《虎口脱险》的经典。在这样的时刻,也确实是郭德纲让相声“峰回路转”——这话并不为过,《西征梦》《论吃》,哪一个不是下了功夫,掷地有声,《姚家井》《丑娘娘》这类单口更甚,——把相声重新带回茶馆剧场,让观众知道,我们这门传统艺术,有这么大的魅力。

茶馆相声火了,但其实相声的“门槛”更低了,随便会说几句就上台,反正多得是网络段子,怎么都能逗你笑。但是相声该有的文化内涵全无表现。纵观现今,老郭在创作上已经开始懈怠,年轻的一辈更是急功近利,迎合观众,看看现在热捧的小岳岳,捏着兰花指出丑卖相,活儿是否真的好?这并不重要,反正观众都会笑;曾经的曹云金说《官场斗》,扎扎实实,就算跟师傅对口也毫不逊色,再看如今已经全然沦为网络段子的演讲。

黄宏的小品里说,相声干不过小品;现在看来,倒是相声干不过网上的段子手——只图都观众一笑,可笑过之后呢?

郭德纲在《论相声五十年之现状》里说:“不是我咬牙切齿声嘶力竭,我愿意相声好,茶馆里有这么一句话 我爱大清国,我怕他完了,我同样用这句话,我爱相声,我怕他完了 ”。这也是我们这些相声迷的心声,真怀念建国前大师辈出的年代,怀念逗你玩,怀念关公战秦琼,怀念2005年前的德云社、郭德纲。

听相声必备常识不知道这些,还敢说自己是相声迷?1常用道具

醒木:来自评书,经常在长篇单口相声中也会用到。

折扇:在表演过程中可以虚拟为其他物品:刀枪棍棒(《大保镖》)、笔(《杨乃武写状》)、鼓槌(《口吐莲花》)等。

手绢:可以在化妆时作为道具使用:《学四省》《武松打虎》《捉放曹》

桌子,传统相声中常用的道具。表演对口相声时为逗哏站在桌外,捧哏站在桌子里边。表演“腿子活”时则以桌子区分前后台和上下场门。

御子:唱太平歌词时伴奏的乐器,一般是两个竹板。

2相声术语

逗哏:“哏”指滑稽、逗人发笑的话或表情。逗哏即逗出令人发笑的效果,代指负责逗哏的演员

捧哏:演出时配合“逗哏”叙述故事情节的演员。

包袱:相声中的笑料

柳活:以学唱(戏剧)为主的相声,一般在开场使用,为的是招揽生意。

腿子活:在相声表演中,演员为表演戏剧,带点小化妆,分包赶角,进入角色来表演,之后还要退出来叙事的段子。

贯口(活):大段连贯且富于节奏性的台词,以《大保镖》和《文章会》为典型,相声行内有“文怕《文章会》,武怕《大保镖》”。

怯口活(怯口):运用方言或外语表演,如:豆腐堂会、山西家信等。

现挂(砸挂,抓哏):现场抓紧取题材引起笑声

江湖弟子今何在?——也谈相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