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时代头条 > 正文

名师讲座郑湧专场《心经的解读和践行》(演讲部分上)

名师讲座郑湧专场《心经的解读和践行》(演讲部分上)

讲题:《心经》的解读和践行

时间:北京时间2016年1月8日(周五)晚上8:30-10:00

场所:全球未来论坛微信群

主讲:郑湧研究员

主持:徐治道

议程:一是主题演讲;二是讨论交流。

主要内容:为什么读?怎么读?怎么做?

徐治道:

尊敬的郑湧研究员、各位师友,大家晚上好,我是今晚名师讲座主持人徐治道。

全球未来论坛线上第五场名师讲座很荣幸邀请到资深著名学者、伽达默尔亲传弟子、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退休研究员郑湧老师来为我们主讲“《心经》的解读和践行”。

名师讲座郑湧专场《心经的解读和践行》(演讲部分上)

名师简介:

郑湧,资深著名学者,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退休研究员,师从伽达默尔,学习解经哲学;从杨嘉活佛、珠康活佛等高僧处,学习宗喀巴佛教思想;从净空法师等处,学习天台宗“五重玄义”的解读佛教经典的方法。努力学习这些学问,不仅仅停留在学问层面,更进一步注重践行。

已出版专著:《马克思美学思想论集》、《批判哲学与解释哲学》、《韦伯》、《道行之而成》、《读法与活法》及译著《美的现实性》等。在《文汇报》《笔会》开现代思想家专栏,评价朱光潜、钱钟书、任继愈等;在《上海文学》杂志开评价沈从文、张爱玲等专栏等。在香港《世界佛教论坛》、台湾《海潮音》等杂志开辟《郑湧谈<碧岩录>》等专栏。

曾应邀在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广州大学、深圳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讲德国解释哲学或韦伯新教伦理等,曾应邀在北京大学讲《坛经》等;在香港与净空长老、宽运大和尚、潘宗光校长等对话《金刚经》。

世界顶级哲学大师伽达默尔的亲传弟子、从杨嘉活佛、珠康活佛、净空法师等高僧处学习、并且学问与践行皆重的资深著名学者郑湧,对《心经》会做怎样的解读与践行,今晚8:30,让我们一起分享思想盛宴,让我们一起探索讨论交流。

今晚议程有两项:一是主题讲座,二是讨论交流。

下面,进行第一项议程,请资深著名学者、伽达默尔亲传弟子、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退休研究员郑湧老师开讲“《心经》的解读和践行”,大家欢迎!

名师讲座郑湧专场《心经的解读和践行》(演讲部分上)

郑湧:(讲稿)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的解读和践履这个题目,今天分3个部分来讲:《般若波罗密多心经》为什么读?怎么读?怎么做?

一看《般若波罗密多心经》这个书名,就知道是“谈‘心’”的。对于喜欢哲学的朋友来讲,会意外发现:在《般若波罗密多心经》的解读和践履过程中,一不留神居然导引出了一种“谈‘心’哲学”!那是一种区别于“谈‘话’哲学”的“谈‘心’哲学”,一种可以追溯到“爱”“智”之初的、而又可以以“‘观世音’+‘观自在’”菩萨的形象出现的哲学。

这种“谈‘心’哲学”,提倡“回归‘心性’”,“在‘心地’上下功夫”,召唤人们去做“智者”、不耍“小聪明”、也不当“庸人”、“庸才”,充满“自信”,生气勃勃,积极向上,勇敢地面对现实生活中遭遇的一切,没有忧虑、没有恐惧而坚强、快乐地度过自己有限的人生。

和通常的读书一样,对于《般若波罗密多心经》也有一个“为什么”读?还有一个“怎么‘读’”?最后,还要落实到:“怎么‘做’”?我在分别讲这3个问题的时候,把这部《心经》的心要、精髓和“谈‘心’的哲学”也一起融入于其中。

1为什么读?

先讲“为什么读?”

1.1做智者不当聪明人、庸人、庸才

佛教的“智者”,是区别于俗世的“聪明人”来讲的。俗世的“聪明人”,在座的朋友都不陌生,就是我们身边的那些:玩一点小权术,耍一点小聪明,事事算计,时时处处不吃亏,用小钱赚大钱、利润最大化,甚至是空手套白狼,等等。现在的市面上,这类教人如何耍小聪明、怎样巧取豪夺的教材很多很多。正是因为世上“算计”、“争夺”的人多了,所以世上的“事情”就越来越多,乃至恶性事件频发不断。

还有一些“聪明人”,则是逃避责任,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甚至是躲进深山老林,还美其名曰:闭关、修行。

正是为了纠正这些偏颇,我们才学佛读经,因为佛教提倡的“智者”,恰恰相反,是教你去“舍”、“布施”、“做减法”、“放下”,而不是去“争”、“得”,不是“争”、“得”越多越好;而且,还教你做任何的事情,要敢于担当,不逃避,也不投机取巧,不偷奸耍滑,而是去下苦功夫、啃硬骨头,投入,专注,坚持,不达目的决不罢休。

1.1.1藏族“智者”

我有一位朋友,是画家,名字叫史国良。他给我讲过一个故事,一个使他震惊的故事:他在西藏写生,有一天看见一个身强力壮的藏族中年男子,在路上一步三磕头,匍匐前进,去拉萨朝圣。他就问这个藏族男子;“你家里有人生病啦?”藏族男子回答:“没有啊!我们一家人都很健康呀!”他又问:“你们家乡受灾啦?生活碰到了困难?”那个男子说:“也没有啊!我们今年大丰收!”他又问:“你们家肯定出了什么事!”藏族男子又说:“真的什么事也没有!你为什么这样认为?”史国良说:“因为我见到的汉族人,他们进庙烧香拜佛,不是因为家里有人生病、家里受灾,就是求个吉利、图个升官发财什么的。”那个藏族男子听了哈哈一笑,他说:“我们藏族不是这样的!今年我们家大丰收,东西吃不完,钱也花不完;因此,我把多余的钱捐到寺庙去。”史国良问:“为了这,你也要一步三扣头?”“那是当然啦!能把钱捐进寺庙里去,是佛陀的恩惠,我要感这个恩呢!”

听到这里,大家明白了吗?即使是去捐钱,也要谦卑,也是感恩。礼佛、读经,是感恩,要放下,而不为任何的索取。这也就是佛教所提倡的“智者”。由此,也可见:那些汉族人,“聪明”;这个藏族人,“智慧”。

我再讲一个身边的故事,我有一个在美国华尔街做金融的女性朋友,她嫁给了一个藏族小伙子,他还是一个电影演员。她比较有钱,像许多女孩子一样,喜欢买东西,买了也不是因为要用,所以家里富余的东西很多。她的藏族丈夫每次回家,看到那么多的东西堆在那里,就问这个东西有用吗?暂时用不着的东西,他都拿出去送人。

综上所述,能挣很多钱,能买很多东西,这个人一定“聪明”;但是,如果这些钱存着不花、东西占着不用,岂不是又不够“智慧”?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方应该是“智者”所为。

1.1.2什么叫“哲学”?“爱”“智”双运

做“智者”,我们就要去“改进心智”。有的人认为,读书是为了“得到一种优雅和风味,这就是读书的整个目的,而只有抱着这种目的的读书才可以叫做艺术。”这是林语堂所崇尚的读书目的。大概,这也是现在年轻人的普遍爱好,所以“心灵鸡汤”的书籍泛滥成灾。林语堂还直截了当地说,他不赞成“一个人读书的目的”“是要‘改进心智’”,“因为当他开始想要改进心智的时候,一切读书的乐趣便丧失净尽了。”(林语堂;《生活的艺术》)

这是一个艺术家的看法,艺术家的读书目的,很可能也是现在许多年轻人的看法。不同的人,读不同的书,目的不可能完全一样。但是,“智慧”,不是能够舒舒服服地得到的,而是要碰到挫折、吃了苦头,才有可能有所获得,正如俗话所说“吃一堑,长一智”。从“改进心智”的角度来看,学佛读经者和思想家、哲学家读书的目的是差不多的。

这也就涉及到:什么叫“哲学”?按照西方的传统,“Philosophy(哲学)”翻译成汉语,就是“爱智”;而“爱”和“智”,究竟是“热爱智慧”?还是“爱的智慧”?还是“爱+智慧”?可以有许多种不同的解读。这也让我们联想起,观世音菩萨有两个名字:“观世音”,“观自在”。这两个名字有各自不同的含义:“观世音”体现“慈悲”(“慈悲”,也是一种“爱”,或者是一种“怜爱”),“观自在”则体现“智慧”。这位菩萨,有时被称为“观世音菩萨”;在本部《心经》里,则被称为“观自在菩萨”。所以,在总体上,这位菩萨是“爱”+“智”的化身,是“爱”(也说是“悲”)“智”双运。这“爱”+“智”,不就是“哲学”吗?哲学就是“爱”“智”双运;这位菩萨,就是真正的“‘哲学’家”,是所有哲学工作者的榜样!这部《般若波罗密多心经》,也就成为所有哲学工作者的必读经典;没有读过而且读懂《般若波罗密多心经》的人,不懂得“爱”“智”双运的人,不懂得“在‘心地’上下功夫”的人,我认为是不配做哲学家的!在这里,我想告诉大家的是:我之所以读了H.-G.伽达默尔的书觉得还不够,喜欢读而且要读懂《般若波罗密多心经》,就是想“在‘心地’上下功夫”,做一个称职的哲学家!

当然,《般若波罗密多心经》所能提供的哲学营养还远不止这些,例如这部佛经的第一个字“观”以及“行”,也都能使现象学在中国落地生根提供沃土。

围绕着“智慧”,是为了“改进”自己的“心智”,去做佛陀、菩萨那样的“爱”“智”双运的“智者”;就我个人而言,这样去读佛经,也是“乐在其中”啊!进入这样的殿堂、登堂入室,还有“庄严”、“肃穆”、“高贵”之感呢!

学佛读经,我们就是要做佛陀、菩萨那样能够坚持自己“改进心智”的“智者”;而不要当“聪明人”、“避世者”、“庸人”或“庸才”。

1.1.3什么叫“庸人”?无事自扰的人

“无事不登三宝殿”,如果没有什么“事情”发生,人心“清净”,天下“太平”,学佛读经也就没有了必要;之所以学佛读经,是因为人心“不净”,“庸人自扰”,天下“有事”。而正因为“天下”从来“没有太平”过,所以才呼唤佛陀、菩萨这样的“智者”,这是时代的需要、天下的需要。

要“做”菩萨这样的“智者”,就不做“自扰”的“庸人”。我们所生活所在的20-21世纪,是一个“多事”的年代,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有的人,他要是不折腾、不欺负欺负别人,心里就不舒服,浑身不自在。为掠夺别国的资源,他们不惜挑起民族之间的仇恨、发动战争,特别是在中东地区,这类战争此伏彼起,就没有停息过。不仅仅如此,他们还试图把战火蔓延到欧洲,乃至实施战略大转移把大量军力部署在亚洲、兵临中国城下,放纵日本、挑拨菲律宾等国,制造种种事端。

前几年,在北京大学,我和温海明教授一起参加了一个由美国夏威夷大学等发起的研讨会。会议休息期间,温教授把我介绍给当时美国驻华大使馆的公使,我们谈及钓鱼岛事件的影响与可能的事态发展,我表达了这样的看法:如果事态发展到中国不得不打一仗,那很可能是和日本打,中日之间必有一战。后来,温教授又邀请我去人大哲学院演讲,我又详细地阐述了我的这个看法:从中国的东海与南海相比较,日本与其他挑衅国家相比较,我们和日本打比较解决问题。因为,要打,就得把对手打疼了,才能让他们得到教训;打得不痛不痒,他们不当回事。美国,是想通过打一仗,来看看中国的军事实力,和别的国家打,不足以显示中国的实力。而这一打,我们一定会把美国赶到第一岛链之外去,这样可以确保中国附近海空领域的安全。

一说就说远了,话再说回来:这个年代,国际的“多事”,还表现在经济方面,欧美闹金融危机,经济疲软。政治方面,他们的民主体制发展乏力,以至像A.汤因比等历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都失去了信心。

我们中国,这些年的进步与发展、所发生的一些带有根本性的转变,这是有目共睹的;不过,这两年,问题仍然不少。一方面,是受欧美的拖累;另一方面,有中国自身的特别是体制等方面的问题。官员的贪污腐败虽然受到了严厉的打击,但似乎有点儿积重难返,只是得到了一定的遏制,体制(并不是在中央集权或议会民主的意义上)等方面的根源还没有得到彻底的清除。人民的公平的保障、正义的伸张、言论的自由等,还没有得到根本的转变。贫富悬殊,日趋严重。假冒伪劣,依然欺行霸市。所以,不少人认为:时至2016年,问题不解决,中国的日子就不会好过。至少,我们得防患于未然,有足够的思想准备。

在现在中国的全民经商的经济大潮中,人们推崇一种“经济人”,这种人的根本特征是能挣钱、而且是挣大钱,“一切向钱看”;所以,在这样的一种榜样引导下,人变得自私、贪婪、虚荣;正是人们的这种自私、贪婪、虚荣,把我们生存的世界搞得物欲横流、假冒伪劣盛行、贪污腐败越禁越严重、甚至有人不惜谋财害命。这么来看,这些“经济人”、所谓的“时代精英”搞得恶性事件频发不断,实际上就成为“扰乱”我们“天下”的“庸人”。

这是我要讲的一层意思。

1.1.4什么叫“庸才”?受不得委屈的人

另外一层的意思是:也不做经不起事儿、“没有‘担当’”的“庸才”。南怀瑾先生曾经讲过一副对联:“能受天磨真铁汉,不招人妒是庸才”。人才,特别是“英才”,“英才”连老天都要“嫉妒”的:“天妒英才”。“人才”,并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天磨”和“人妒”中练就的;不“受”“天磨”、不“招”“人妒”,是没有办法成为“人才”的,更不用说成为“英才”啦!

在场的年轻人比较多,我也是从年轻的时候过来的,年轻的时候我倒是能吃一点苦、但受不得委屈。后来,我才明白,有人嫉妒你、造你谣、说你坏话,其实是对你的另一种“表扬”,是在“夸”你“有才”、“有了成就”。因为,人只要有一点本事,就会被人嫉妒,也才有人会去嫉妒;有大本事,就会被大嫉妒,甚至遭致杀身之祸!人的“嫉妒”,是人性中的“魔鬼”部分;有人在的地方,就有“嫉妒”。年轻人,特别要经得起别人的“嫉妒”乃至“打击”;你想做事、特别是想做好事,就一定会有人嫉妒、打击、陷害你。除非,你什么事情也不做,或者你是一个白痴;而如果,你是一个白痴,就会有人欺负你。所以,人,特别是年轻人,一定要锻炼自己能够经受委屈,懂忍耐。

“受‘委屈’”,就是人生的一大“痛苦”。林语堂曾说过:“一个人彻悟的程度,恰等于他所受痛苦的深度”。“觉悟”,是与这个人所受的“痛苦”成正比的。换句话说,你没有受过“痛苦”,就别指望会有“觉悟”。意思是说,你想“彻悟”、成就为“人才”,就得“受”特大的“痛苦”才行。你看看人家六祖!中国禅宗六祖慧能,他的一生,经受了多少的磨难:3岁丧父、从小拾柴砍柴、在寺庙受辱做苦力、得传衣钵后被追杀、躲藏15年等等。在经历了这些之后,他才得以登坛弘法、成就一代高僧的。这样一个一无所有的人、屡遭磨难的人,锻炼出了愈挫愈勇的本事;他就是再失去了一切,再跌落于人生低谷,也照样能东山再起。这就是佛教所提倡的“智者”;这样的一种“智者”,自然也是“强者”。

不仅仅高僧是如此,当了佛陀、菩萨,又怎么样?就没有人、外道嫉妒、陷害了吗?照样!他的祖国,不是照样被外族入侵了吗?!但是,重要的是,他们既不怕“天磨”、又不惧“人妒”;他们在“觉悟”之后,明白了“天磨”、“人妒”反而是一种对自己的不可或缺的锻炼,只有经受得了甚至是常人无法经受的“天磨”、“人妒”之后,才有可能提升自己的道行,也才具有能力真正救天下百姓于水深火热;试想啊!一个自己没有能耐、连“天磨”、“人妒”之类都应对不了的人,怎么有能力去救天下百姓于水深火热?!怎么会有能力去清空“地狱”?!比方说,你想要去救掉在水里的人,你在跳下水去之前,就得先学会游泳;不然的话,你不光是救不了别人,连自己也被淹死了。

当了佛陀、菩萨,就应该在寺庙里、受人香火吗?穿上和尚、尼姑的衣服,就一定是行佛法的人吗?其实,远非如此!真正的佛陀、菩萨以及其他行佛法的人,一定是在众生之间,特别是在陷身于水深火热的人们中间;因为,只有这样的地方,才是他们救众生于水深火热的所在,也才是他们锻炼自己、提升自己的道场。因此,我们应该到这些地方去寻找真正的佛陀、菩萨,真正的行佛法的人;而不是在寺庙里,特别不是在现在中国大陆的寺庙里;当然,也不是在人迹罕至的深山老林里面,说实在的,在那里是得不到佛法的。在这个方面,我们要向佛陀学习:学法在人世间,成佛在人世间,传法在人世间,圆寂也在人世间;始终,不离不弃人世间。

要解决“庸人自扰”、“庸才的经不起折腾”这些问题,从根本上来说,得从每一个人自己做起,首先“清涤”自己“内心”的“遮蔽”、“不净”,“回归”自己“心灵”的“清净”。《般若波罗密多心经》的一开始,就描述了观自在菩萨这样一个“清涤”对自己“内心”的“遮蔽”(“五蕴”)、“回归”自己“心灵”的“清净”(“空”)的修行历程。我们只要遵照这样一个修行历程去做,我们就能“心性”“清净”,我们自己就成为了菩萨即“观自在的‘智者’”。

1.1.5“度一切苦厄”以后呢?会更加辛苦

讲到这里,我对“度一切苦厄”《般若波罗密多心经》中的这句话也再做一点解释。有人理解为,既然“度”了“一切苦厄”,那以后就再也不会遭遇“苦”“厄”啦!什么烦恼、磨难也不会再找我了!其实,根本不是这样的!“度一切苦厄”这句话,只是告诉我们:在此之后,即便成了佛陀、菩萨,仍然会碰到痛苦、磨难;不过,就是再碰到任何的痛苦、磨难,我们也都不再会纠结了,不仅仅是能经受得起,而且还应付自如。

菩萨,是怎样“做”成的?就是在这样的“苦”“厄”的磨练中“做”成的!《般若波罗密多心经》的宗旨,就是要我们这样地去身体力行“做”菩萨。重要的是,我们是要经“磨难”、在“磨难”中“做”成菩萨;而根本不是去“求”菩萨、让菩萨把我们从“苦”“厄”中救出去。我们只能自己救自己,任何人都帮不了你的忙。菩萨是“做”出来的,并不是“求”出来的,也不是“唸”出来的。如果,你停留在“求”,那菩萨和你还是两个人,菩萨还在你身外、心外;如果,你停留在“唸”,菩萨还只是在你的嘴巴上。只有你亲力亲为、身体力行,去“做”菩萨,你才有可能“度一切苦厄”,“自己成为”菩萨。

学佛读经,会有利于这些问题的解决;而这些问题的解决,遵循《般若波罗密多心经》的精神,从根本上来说,得要依靠:自己“观‘心’”,进而“调‘心’”,在“心地”上解决问题。这么多的事情,往往会搅得我们情绪多变,心神不宁,甚至六神无主;在这种时候,我们需要把心情尽快地平静下来。中国禅宗二祖慧可,在追随达摩祖师的禅修过程中,遇到了问题自己不能解决,心神不宁,请求达摩帮他把“心”安定下来;在达摩的点拨下,慧可自己调整了自己的“心”,使自己的“心”平静、安定了下来。“觅心”,“心了不可得”,这样一来,就不仅仅是祖师的教诲,而且成为慧可本人的切身感受啦!

我们学佛读经,一定要注意:把佛陀的真言,变成我们自己的切身感悟、实际行动。这样,我们再去讲,也就不会是鹦鹉学舌,重复那些自己并不明白的话;而是在那些切身感悟、深有感触和实际行动基础上的发自自己肺腑而说出来的话。只有那些自己明白的、发自自己肺腑的话,才有可能让别人听得明白,才有可能与他人“心心相印”。

1.2常回家看看

现在,我们读《般若波罗密多心经》,就是要在佛经的指引下,时时刻刻观察我们自己的“心”,一刻也不放松,一旦有了问题,就及时“调整”我们自己的“心”,自己使自己“心”持正念,平静、安定下来,回归“清净”。换一个说法,这也就是“禅修”的精髓。圣一长老等之所以能够把读《般若波罗密多心经》和“禅修”结合起来,道理也就在这里。

对此,咏给明就仁波切就有这样的说法:“禅修的藏文是‘gom’,字面的意义是‘逐渐熟悉’,而佛法禅修实际上也就是逐渐去熟悉你的自心本性,这有点像是愈来愈深入了解一个朋友一样。如同交朋友,我们也要以渐进的方式来探究自己的心,一见如故的交情是少之又少的。禅修和普通社交之间唯一的不同点是,你要深入交往的朋友是你自己。单纯的看着各种念头、情绪等等都是自心无限潜能的各种展现。换句话说,就是用心看着‘心’。”(转引自程晨微信)

其实,每一个人的“自心”、“本性”本来就“熟悉”的,就像一个人的“家”那样本来就“熟悉”;只是我们长大了,要“离家”去求学、做工,长年“离‘家’”,慢慢地对“自己的‘家’”生疏了,不熟悉了。这就需要我们常“回家”走走、看看,把已经“生疏”的“家”再慢慢“熟悉”起来。这就是“自度”;“自度”,就是“常‘回家’看看”,把已经“生疏”的“家”再慢慢“熟悉”起来。有了这种“自度”的基础,知道了怎么“度”“自己”,才有可能明白什么是“度”?怎么样才算“度好”?怎么样才是“度”“他人”、“度”好“他人”?连“自己”都不知道怎么“度”、“度”不好,又怎么可能去“度”、“度”好“他人”呢?

我们读经,也就是学习佛陀:一,怎么样把自己修行好?二,怎么样普度众生?无论是“自度”还是“度他”,如上所述,关键都在于:“观‘心’”,进而“调‘心’”。由此可见,“观‘心’”、“调‘心’”的重要,这是《般若波罗密多心经》的根本所在。

通过“观‘心’”、“调‘心’”,我们“识”得了自己的“心”“性”。在那么多的“识”当中,“识”“心”是最重要的。特别是和断文识字相比较,在读经这个方面,“观‘心’”、“识‘心’”比之于“识‘字’”,无疑重要得多。显然,这也关系到,在读经的时候,我们把功夫下在“心地”上,还是“语言文字”上?还是别的什么地方?

这就涉及到“怎么读”的问题了。

2怎么读?

“为什么读?”知道了,搞清楚了;接下来的问题,就是:“怎么读?”

2.1读经如同吃饭

老子说:“治大国若烹小鲜”。治理国家大事,可以和做饭相比较。举重若轻,变复杂为简单。佛经教我们的根本,就在这里。

读经学佛,包括禅修,也如同日常的衣食住行一般;比方说,就像吃饭,越简单越好,不作它想,不贪多求精,也就没有了妄想、妄为。珍惜一菜一饭;吃饭,要细细咀嚼,有滋有味地品尝,而全然不顾饭菜本身的粗细咸淡,也不必去管麦当劳还是庆丰包子。

这就是坚持、专注(心无旁骛)于、细细品味(赏析)于简单、节俭(如住茅屋、食菜根之类)。

2.1.1没有不好吃的饭

一个有信仰的人,他的生命力之顽强,感召力与凝聚力之巨大,是人们完全不能想象的!

夏丐尊有一篇题为《世间没有不好的东西》的文章,其中写到弘一法师的吃饭:“碗里所有的原只是些莱菔、白菜之类,可是在他却几乎是要变色而作的盛馔,丁宁喜悦地把饭划入口里,郑重地用筷夹起一块莱菔来的那种了不得的神情”。

“第二日,有另一位朋友送了四样菜来斋他,我也同席,其中有一碗咸得非常的,我说:‘这太咸了!’‘好的!咸的也有咸的滋味,也好的!’”“在他,世间竟没有不好的东西,一切都好”,“白菜好,莱菔好,咸苦的蔬菜好”,“什么都有味,什么都了不得。”

凡是别人“斋”的饭菜,弘一法师都如获至宝;不顾咸淡粗细,都一概珍惜;体现出一种对待众生、世间万物的谦卑、宝贝(如获至宝)、珍惜、敬重的态度与境界。

弘一法师,也是一个不仅仅吃“菜根香”而且也是住“茅屋稳”的人。在夏丏尊的同一篇文章里,原也是写了弘一法师的“住”的:“云水堂中住着四五十个游方僧。铺有两层,是统舱式的。他住在下层”。就他的住处,弘一法师评价说:“很好!臭虫也不多,不过两三只。主人待我非常客气呢!”弘一法师的“行李很是简单,铺盖竟是用粉破的席子包的。到了白马湖后,在春社里替他打扫了房间,他就自己打开铺盖,那粉破的席子丁宁珍重地铺在床上,摊开了被,再把衣服卷了几件作枕。拿出黑而且破得不堪的毛巾走到湖边洗脸去。‘这手巾太破了,替你换一条好吗?’我忍不住了。‘哪里!还好用的,和新的也差不多。’他把那破手巾珍重地张开给我看,表示还不十分破旧。”

读了这些文字,可以看出,弘一法师真是那种住“茅屋稳”、吃“菜根香”的人。深究其原因,应该是如《明心宝鉴》里面的那这样两句话:“心安茅屋稳,性定菜根香。”“心安”、“性定”,“心性”“安定”,住茅屋也极安稳,吃菜根照样香甜;由此可见,“茅屋稳”、“菜根香”,是“心安”、“性定”的结果。所以,对于人们日常的“吃”、“住”,也须在“心”、“性”上下功夫,做到“心安”、“性定”。只有这样的一种“心性”“安定”之人,先“安”了“心”、“定”了“性”,才有可能“安定”于简朴、节俭、平淡的生活,使这种生活照样过得有滋有味,从容而又充实。

有些人把佛教说成弃世、厌世,认为是人世间太黑暗了、太苦难了、太难熬了;很多人的出家,是因为把人把人生看得太明白了、太透彻了;所以,不如趁早离开俗世这个是非之地,至少落一个眼不见为净,少了许多烦恼。而弘一法师则完全不同。他这样的一种“世间没有不好的东西”的生活态度,完全是积极向上的,而毫无弃世、厌世之感。我所谓的“积极”,是指珍惜、敬重一切,一切都好,一菜一饭都仔细品味,把简朴、节俭的日子,活得有滋有味;所谓“向上”,是讲一言一行,都注重心灵境界的提升,从不因小有成就而止步不前。

2.1.2细嚼慢咽、品尝玩味

现在的人们,迫于工作的紧张,喜欢吃“快餐”,三下五除二,三五分钟就吃完一顿饭。这是“打工仔”、“上班族”的吃饭方式,既不珍惜自己的身体健康,也不珍惜“粒粒皆辛苦”的盘中餐。

或者,大伙聚餐,借酒撒疯,肆意发泄着心头的烦躁、苦恼、紧张和焦虑不安。严重者,会造成社会事件。

也有的,山珍海味,铺张浪费,乃至“朱门酒肉臭”。这是暴殄天物!这已然是犯罪!

对于一草一木,我们都要懂得珍惜、敬重。对于粗茶淡饭,我们也细嚼慢咽,也能吃得津津有味。正如上面所说,从根本上来看,是“心”“性”的力量,是“心安”、“性定”的结果。仅从修行的角度来看,健康的饮食方式,就是能够静坐下来,制心一处,细嚼慢咽,有滋有味地品尝。

细嚼慢咽,这不仅仅是对待众生、世间万物的一种态度,是人生活的一种仪态,而且更是吃饭的本有面目。

若能如此吃饭,吃饭本身就是一种修行,发过来也能滋养“心田”。

2.1.3口生津液

在弘一法师的用斋中,表明了他是在“心地”、“心性”上下功夫,体现出一种对待众生、世间万物的珍惜、敬重的态度与境界。这对于修行者来讲,是极其重要的。

当然,细嚼慢咽的重要要之处,不仅仅在于此;还因为细嚼慢咽能够把食物嚼细嚼碎,有利于消化吸收;更在于:在咀嚼的过程中,口腔内会产生大量的津液;这种津液,是我们人的“生命液”。“‘生’命”二字,我们比较喜欢用中文的“‘性’命”,因为“性”是有“心”的,“性”特别能表达人的“身心”整体观。对于我们人的性命而言,这至关重要,是我们人的性命(身、心都)得以健康发展和延续的重要因素。

读佛经,汲取精神的食粮和营养,也是通过细嚼慢咽,读出有益于我们性命、使其得以健康发展和延续的津液来,以滋养我们的心灵;而不要太注重佛经文字本身,佛经文字,如同饭菜,最多也只是起着催生津液的作用。

2.1.4专读深读

细嚼慢咽,就读佛经而言,就不能满足于泛泛而读,而要专读深读。在这一方面,有一个“机缘”问题。中国禅宗六祖慧能,是因为偶尔听到有人读《金刚经》,有所触动,去黄梅寺得到五祖宏忍《金刚经》的传授,而彻见“自性”。

我的读佛经,2003年,在塔尔寺拜见杨嘉活佛,他传我金刚乘,叫我读《金刚经》。我先读的六祖慧能的《坛经》,再读的《金刚经》、《心经》。我是一本一本地读,读懂一本再读下一本,深入去读。读经,我不采取博览群书的做法。

师傅领进门,在刚开始读经的时候,很重要;就像一个幼儿还不能自己咀嚼食物,就得由大人先在嘴里咀嚼后,再喂到小孩子的嘴里;在大人嚼碎食物的过程中,也产生着津液,这种津液和着食物,被一起喂到了孩子的嘴里。

向师傅学习、接受师傅教诲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吸收师傅解读佛经时所产生的津液,而不必太注意佛经文字本身。藏传佛教比较重视上师,其特殊的意义,我认为就在这里,如同大人的嚼食以喂小孩。

2.2 “识‘心’”为上

“怎么读?”是讲方法、找路径,怎么样才有可能读好书、读好读《般若波罗密多心经》?

不少的人,整天唸经,只知道在“嘴巴”上用功;有的人,则是博闻强记,把佛陀的故事、佛陀的经典,记得一清二楚,在“见闻”、“知识”上下功夫。

而真正的学佛,应该把重点放在“心性”、“心地”上。

宗萨钦哲仁波切说:没有去看的“心”,也没有被看的“心”;“心”,有点儿像“灯”,既能“照亮别人”,又能“自明”。

训练“心灵”的法门很多,我们的视野很狭窄,我们的世界很小。

2.2.1“在心地上用功”

读书,要不要具备语言文字的功夫?要不要学习知识?通常来讲,是需要的,甚至可以说是必要的;有条件的话,可以多唸些书、多识些字。不过,这些并不是读书的重心所在。读书的重心,应该放在什么地方呢?

中国的儒家认为,应该放在“心地”上。王阳明在《传习录》中说:“子贡多学而识,在闻见上用力;颜子在心地上用功,故圣人问以启之。而子贡所对,又只在知见上,故圣人叹惜之,非许之也”(《传习录》第113条)。

由此可见,“识‘字’”,不是最根本的,最根本的是“观‘心’”、“识‘心’”,“在心地上用功”。《般若波罗密多心经》、《金刚经》都是“对话”体的。在谈话中、讲演中乃至读经中,有人觉得“对‘话’”、“谈‘话’”,重点是在“话”上,自然是“话”重要喽!并由此搞出来一个“对话哲学”。我倒觉得,在谈话中、讲演中乃至读经中,在“心灵”上下功夫要比在语言文字方面下功夫更重要、更关键。“谈‘话”,不“谈‘心’”;“交‘谈’”,不“交‘心’”,是根本没有办法“深入”“谈”下去的,是不可能达到“心灵”的互动,更不用说“心心相印”啦!而“不立文字”、“心心相印”,正是佛教、中国的禅宗所提倡并达到的境界。

最新文章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