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时代头条 > 正文

“互联网+慈善”让慈善公益更便民也更透明

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创新,“互联网+慈善”的形式也日益丰富,它不仅解决了传统公益募捐一些无法落实的创意,也解决了捐赠人找不到好的公益项目,好的公益项目找不到捐赠等问题。

慈善是用爱心传递社会温暖。然而,让人略有遗憾的是,挪用慈善捐款、善款不善用、捐赠信息不公开不透明等负面新闻时有耳闻,不仅让捐赠人士的爱心付诸东流,也让他们的慈善捐款热情降至冰点。

在近日举行的上海慈善论坛上,“互联网+慈善”这个热词一下出现在人们的眼帘,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慈善公益也已经和它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同时也带动了公益慈善事业的飞速发展,无论是在募捐的形式上还是募集的资金上,都有了一个很大的飞跃。“互联网+慈善”为中国公益慈善事业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会,成为促进传统公益慈善变革的潜在动力。但是也不能忽视,在“互联网+慈善”背景下,慈善公益组织该如何应对可能出现的挪用慈善捐款、善款不善用或者捐赠信息不公开不透明等情况。

现状

网上公益平台林立众筹形式层出不穷

据统计,目前我国网民数量高达6.68亿,移动互联网用户达到5.94亿。从2007年开始,支付宝、财富通等第三方网络支付平台先后开始进入公益慈善领域,虽然这只是一个起步,但是这些平台的应用有效改变了慈善机构只能依赖于银行汇款和募捐的传统模式,降低了筹款门槛,便利了民众捐赠。2013年起,凭借微信、微博等网络社交平台,公益慈善传播的速度得到极大提高,传播成本极大降低,互联网在善款支付、善面传播这两方面助力,快速推动了公益慈善事业发展。

2014年,上海市慈善基金会全年募捐收入7亿2965万元,其中募集物资折合人民币4210万元,募集资金1亿7440万元,完成年度预算134.2%,这其中,基于互联网的募集资金占了很大一部分。据上海市慈善基金会理事长冯国庆介绍,2014年,上海市慈善基金会开展跟银行卡中心合作,开展银行卡积分捐赠活动,在起步开始就有3亿余人参与银行卡积分捐赠,万人上网捐活动得到32家网站以及企业网站的支持,通过搭建二维码捐赠平台,简化了捐赠的方式,在传统募捐活动中间注入新的内容。

有统计表明,网络支付平台在2007年的使用让我国年度捐赠人数达到百万量级,捐赠金额达到千万量级,微信、微博等网络社交红利让这两个指标实现了10倍增长,年度捐赠人数达到千万量级,年度捐赠达到亿元的量级。《2014年度中国慈善捐赠报告》显示,2014年,新浪公益、腾讯公益、支付宝公益三大平台和淘宝公益店铺募集善款达到4.28亿元。互联网捐赠具有的便利、互动与体验性强等优势,显著强化了民众的捐赠意识。

据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执行秘书长窦瑞刚介绍,腾讯公益平台在2007年6月上线,用半年时间完成了第一个10万元的募捐,用了5年时间完成了第一个1亿元的募捐,第2个亿元用了19个月,第3个亿元用了7个月,第4个亿元用了3个月,3天时间捐赠从1.27亿元总捐赠额突破7亿元,这些数据充分说明了互联网在慈善公益事业中的助推作用。在2015年5月29号11点到12点,上海市慈善基金会携手百度世贸集团开启公益1小时时代,关注重症孤儿关爱,在短短1个小时内,筹集到善款497万元,创造了互联网公益捐赠的新速度。

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创新,“互联网+慈善”的形式也日益丰富,它不仅解决了传统公益募捐一些无法落实的创意,也解决了捐赠人找不到好的公益项目,好的公益项目找不到捐赠等问题。其中做得相当成功的有“一个鸡蛋的暴走”、“免费午餐”等微公益活动,在发起之后收到很好的效果。几年来,“一个鸡蛋的暴走”从为山区孩子募集一个鸡蛋,到善款共支持全国18个省份63家公益机构的82个公益项目,逾19万儿童受益。

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执行秘书长窦瑞刚表示,这些募捐的形式其实体现了“互联网+慈善”一个显著的特点——众筹。互联网本身最核心的一个职能:它是一个社交平台,在筹款同时对项目,对机构进行传播。尤其是随着微信朋友圈以及类似“一起捐”这样的项目,通过朋友圈的力量,最终实现公益进入移动社交时代,成就了更多基于熟人之间的捐募,这也是基于熟人之间信任的推荐,真正让人人参与成为一个可能。

困境

体制规范不完整老年人参与度低

2015年11月,美国亚洲基金会高级顾问在北京披露一个数据,2015年美国的网络捐赠数额占到总的公益捐赠数额的10%,而且还在快速增长。相比之下,中国网络捐赠行为虽然日益增多,但捐赠总额还是比较低,网络捐赠占公益捐赠总额不到1%,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互联网在公益慈善捐赠方面的作用发挥得还远远不够,并且发展速度也比较慢。

据上海市社会科学院院长王战介绍,中国在“互联网+慈善”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缺乏规范的问题,有些人通过网络募捐获得善款使用缺乏规范,有的甚至善款不善用,极个别慈善机构通过网络募捐获得的善款数量以及使用情况等信息未公开,或公开的信息不完整、不准确,所有这些都损害了网络公益的公信力,影响了公益慈善事业的健康发展,包括“互联网+慈善”的发展进程。

“互联网+慈善”的运作模式创造了一个网络热词“众筹”,众筹的特点是让爱心汇聚,集千千万万爱心人士的能量给受困者带来温暖和希望。但不可否认的是,“众筹献爱心”这一全新的救助方式仍未完全解决困扰网络慈善募捐的许多老问题,更有甚者,少数人还利用互联网的便利、迅捷等优势骗取他人的爱心捐助。

有媒体曾经报道,2014年10月,安徽一名男子为救被狗咬伤的女友,编造其女友因见义勇为被狗咬伤的消息,经过媒体传播后,一周内就通过网络收到70万元捐款,令人咋舌。可以想象,互联网对于公益慈善的推动力是何等之大。虽然真相在权威媒体的不断追问下得以澄清,但此次事件之后,很多人都对网络求助信息的真实性心存疑虑,爱心被利用的捐赠人士也对“互联网+慈善”产生了担忧,对“互联网+慈善”的公信力产生了疑问。

“互联网+慈善”同时也存在老年人参与度不高的缺陷,绝大部分老人对互联网,尤其互联网支付是充满警惕的,他们习惯了用自己的钱包来付款。同时,他们对于互联网的认知度还不是很高,甚至不少人都不会用互联网,因此,让这部分有爱心的老年人通过互联网来实现爱心捐助简直比登天还难。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执行秘书长窦瑞刚表示,互联网的捐赠最主要的还是80后、90后,也就是说这些人生来就活在互联网的时代,他们认为捐款跟在网上买任何一个虚拟物品没有任何区别,他们很有捐赠的动力和愿望。除了80后、90后,可能就是30多岁的人,再往上,捐赠人数就非常少,这个和微信支付同在线支付用户数的比例是非常接近的,而让老年人也参与到网络募捐这个行列中来,之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开方

完善各种监管体制信息更加透明化

面对势不可挡的“互联网+”时代潮流,公益慈善事业遇到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相关的体制和立法也亟待完善。2015年10月30日,我国首部慈善法(草案)提交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初次审议。草案规定,慈善信息公开应当真实、完整、及时,不得有虚假记载和误导性陈述。明确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私分、挪用或者侵占慈善财产。若私分慈善财产,构成犯罪的,将依法追究刑责。对政府部门摊派或者变相摊派捐赠任务的行为,将责令改正,给予处分。信息公开是慈善组织和慈善行为公开透明的基础,对此,慈善法草案对信息公开作了专章规定,要求主管部门以及慈善组织必须做到信息公开。

上海市社科院院长王战表示,公益慈善事业一定要善用互联网提供的机会,并对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应对。同时,不断加强网络公益宣传,建构安全、便捷的网络公益平台。进一步便利民众的慈善捐赠,善用互联网思维优化公益项目设计,实现传统公益慈善机构的创新发展,珍惜网络公益已有的社会公信力。

对于“互联网+慈善”中可能出现的善款不善用或者信息公开不透明等情况,上海市慈善基金会理事长冯国勤表示,要加强项目运作创新,完善监管体制,让善款善用信息更透明。在四川芦山地震灾后重建中间,上海市慈善基金会半年就收到捐款1.1亿元,相当于整个雅安地区全年财政,这些钱怎么用?如何让这些钱真正用到灾区百姓身上?当时就采取“交钥匙”的做法,成立由多名捐赠人组成的监督组,全程参与监督。并且通过这些捐赠人在网上发布他们到灾区现场选重建项目,请著名企业担任承建方来进行灾后重建,这些都值得推广和借鉴。冯国勤还表示,在完善各项制度的同时,还要继续加强社会和区县分会对慈善公益项目实施监管,继续推进社会慈善公益项目第三方评估,坚决杜绝挪用慈善捐款、善款不善用或者捐赠信息不公开不透明等情况的发生。

来源:上海法治报,编辑:善达网

最新文章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