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时代头条 > 正文

白石洲,深圳高速发展背后的村隐于市

白石洲,深圳高速发展背后的村隐于市

▲远处看去,白石洲的“握手楼”密集,逼仄,像独立于这座城市之外的另一种聚落。远处,是高耸的楼群。

Sayings

0.6平方公里、15万居住人口,深圳最大的城中村白石洲一直以廉价的租房和便利的交通接纳着“深漂”,见证了几代深圳人的梦想与荣光、失意与落魄、来往与去留。

这里每天都有故事发生。几位摄影师记录了其中最典型的四个场景:年过半百的老人,支持家里的壮年,理发生意的师傅,和初来乍到的深飘。他们的故事因为平凡而具备普适性,就像我们当中的大多数,心烦也心宽。

然而,旧改的消息将原本按节奏发展的故事按下了暂停键。变化在悄然酝酿,故事里的人要何去何从……

白石洲0.6平方公里的来往故事

白石洲,见证了几代深圳人的梦想与荣光、失意与落魄、来往与去留。

作为深圳最大的城中村之一,它拥有深圳市区最集中最大规模的农民房,0.6 平方公里的面积里,居住了约 15 万人,其中流动人口是主力。无数故事在拥挤的“握手楼”间寻得一方沃土,开始生根发芽。

相对低廉的房租、得天独厚的交通优势、热闹缤纷的市井生活,让白石洲成了一块吸铁磁,吸引了大批初次赴深者前来落脚,他们有的小住半年、一年,旅居成为过客;有的干脆扎了根儿,娶妻生子,成了地道的白石洲人。

白石洲,深圳高速发展背后的村隐于市

▲一条小巷子的墙上贴满了房屋出租的信息。在城中村租房要比普通的小区便宜不少,单房月租约500元至700元。

街头巷尾的叫卖、藏身老屋的生意、出租房里的日常……形形色色的人在这里书写着他们自己的故事。

巷道里晒太阳的老人,一支烟、一把藤椅,便是一个安好的下午;农民房长期租住的年轻人,一个铺位,一个行李箱,便是一段成长的故事……

然而当白石洲的故事按照节奏发展时,一段插曲为它按下了暂停键——白石洲的旧改被提上了议事日程。

白石洲,深圳高速发展背后的村隐于市

▲白石洲的众多小巷子都是街市,巷子两边尽是菜档、肉铺,从清晨一直营业到深夜。

故事还在继续,但是这次几乎没有人能置身事外了,租客与房东,外来者与本地人,劳心者与劳力者,年轻人和老年人……

无论他们的过去有多么不同,但都必须面对同样的未来:白石洲拆了,他们呢?

白石洲,深圳高速发展背后的村隐于市

▲白石洲塘头一带还保留着一片最老的房屋,据称建于1950年代。如今平房早已无人居住,其周边都建满了“握手楼”。富汕记的“二人世界”

白石洲,深圳高速发展背后的村隐于市

▲1月9日上午,谢老太夫妻二人接了些活,各自在店里忙开来。

1999年,离儿女赴深已过去五个春秋,赋闲在家的谢言平和唐友生,决定南下,在陌生的深圳,开始了熟悉的生活。

来深乍到,应聘不易,谢老太干脆挂个招牌,自立门户“富汕记”。从此,白石洲上白石三坊二号,多了一家缝补的好去处。

修改衣裤、更换拉链、挑脚边、修补窗帘、定做中老年人服饰……谢老太的营生,一做便是15年,如今已是65岁高龄。

白石洲,深圳高速发展背后的村隐于市

每天清晨4点,唐大爷会将缝补店的布料、纽扣等物件,先行搬到屋外的小院子,大概5点半左右,谢老太便收拾妥当,来到院中,开始一天的活计。

谢老太活得潇洒,过得自立,“放得下,想得开”是她常常挂在嘴边的口头禅。经营这个铺子,不为挣多少钱,只谋一份不耽误儿女的自立生活。她说,“儿女有他们自己的生活,我喜欢我们两个人的生活,只要他们过得好我就放心。”

因为和房东处得好,往来互助多,千禧年至今,房东没给这老两口涨过房租,一直是600块一个月。为了这份情谊,唐大爷也一直帮房东打扫卫生,管理一些日常事务。

白石洲,深圳高速发展背后的村隐于市

下午2点,老两口就收工休息,如果生意红火,接了单,谢老太就在家挑针做衣裳,若没单,便做做家务、看看电视,享受他们的“二人世界”。谢老太爱追剧,特别是敌后抗日题材的,她喜欢一名叫夏安国的演员,最近,正在追他的《光影》,“40多集,我三天就看完了。”说到喜爱之物,谢老太的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谈及白石洲的拆迁,她一如既往地乐观,“起码还有好几年嘛”,“那么远想不到的,再说也不是随你心愿的”,干脆的谢老太依然信奉活在当下,“一步一步来吧”。

2016年1月9日,富汕记的纽扣最低3一颗,做工精良的定制衣裳约200元一件。

白石洲,深圳高速发展背后的村隐于市

▲城中村的楼与楼相隔只有一米左右,被戏称为“握手楼”。走在巷子里向上看,只能看到一道道的天空。养家糊口这个猪肉铺一开就是8年

白石洲,深圳高速发展背后的村隐于市

▲1月9日上午,黄芳的猪肉铺前人来人往,生意一派兴隆,她热情地为客人服务,悉心照料着档口里的大小事。

说白石洲人员密集,菜市场算其中之一。

每日凌晨5点,黄芳就早早地来到上白石三坊的猪肉铺里张罗,猪肉铺临近巷道口,来往人多,她要忙到晚上七八点才能关门,生意好时,一天甚至能卖三头猪。

从08年来这儿做生意起,黄芳赚的钱“够房租、够铺租、够吃饭、够养小孩”,但除此,“就没有什么钱了。”对她来说,白石洲这几年变化不大,唯有物价房租铺面租金“涨得厉害”。

除了生意,她们一家也租住在白石洲,刚来时,一房一厅只需900元/月,如今,这个数字已变成了1500,而她猪肉铺子的租金也水涨船高,接近5000元/月。

白石洲,深圳高速发展背后的村隐于市

尽管她家猪肉的价格这几年也有涨幅,不过比较起来,“涨个两块钱左右”,黄芳一边说,一边利索地将顾客要的一条生肠放在了秤盘上。

“想赚钱就要做呀,像你们有文化,赚钱就不会这么辛苦,做生意操心,压力大,烦恼。”黄芳丈夫的大姐也在铺子里帮忙,听到记者问为何开猪肉铺时,连忙说道。

2016年1月9日,黄芳家的大骨时价16元/斤。

白石洲,深圳高速发展背后的村隐于市

▲在城中村,电单车是常见的交通工具,不少人搭乘电单车到地铁口。深耕25年铁皮房里走出的老手艺人

白石洲,深圳高速发展背后的村隐于市

▲一把电推剪、一个耳扒便是郑师傅的整个江湖,拍摄时,刚为客人理完发的郑师傅,喜笑颜开。

塘头村,大榕树,除了夜宵,还有理发店。

61岁老人郑曲武的大埔理发店不大、服务也不多,但靠老手艺顶起的这家铺,讲究精致。

“有事就做,没事就喝茶,一天赚一百多块钱”。郑曲武的客人多来自白石洲的各个自然村,有刚来不久的租客,也有扎了根儿的本地人。

替人理发,加上掏耳朵,郑师傅一般要花一个小时左右。在这位老手艺人看来,时兴的各式美发店是行当的与时俱进,新手艺比老手艺“来得好”,“就像苹果,(以后的)苹果7比苹果6又更好一点了”,去年,郑师傅也玩起了微信

白石洲,深圳高速发展背后的村隐于市

如今,大埔理发店的租金要1600元/月,而郑师傅08年搬来时,才1000元/月。

其实,来自广东梅州的郑师傅早在1991年时,就来到白石洲了。那时,他的店开在塘头村本地村民的老房子里,“在一个铁皮房子里,租金250一个月。”

对于白石洲的改建,郑师傅已有了自己的打算,“打算去公明咯,农民房也买好在那里了。”

一直在店里喝茶聊天的一位大姐,是郑师傅的老乡,她打趣地说:“他俩(郑曲武夫妇)是青梅竹马,他的师傅是他爸(岳父),他十五六岁的时候和师傅学手艺,喜欢上师傅的女儿,就开始追她,以前农村里很多这样的。”

2016年1月9日,大埔理发店的收费是:理发12元,染发23元,修面、洗耳8元。

白石洲,深圳高速发展背后的村隐于市

▲1月9日晚,白石洲沙河街路边一家药店门口放着一台电视机,旁边聚集着一群看剧的人。年轻深漂朋友为伴,白石为栈

白石洲,深圳高速发展背后的村隐于市

▲1月16日,周六,闲来无事的张萌和贺欣在晚饭前玩儿了一局“英雄联盟”来打发时间。

来深半年,落脚白石洲,从最初,两室一厅、上下铺、五人的“凑合好玩”到现在两室一厅、两人的“宽敞舒适”,张萌和贺欣,经历了最初的迷茫到现在的安定。

从事互联网工作,自嘲“码农”,张、贺二人从研究生初试的相识,到如今同一家公司,步调一致,友谊深厚。

下班后,她们通常会选择“压马路”的方式回家,“锻炼身体嘛”。回家闲暇时,两个“互联网女孩儿”会打“英雄联盟”来消磨时间,年纪不大,但游戏功底不浅。平日周末,消遣的方式无非爬山、逛街,和大多数“深漂”无异。

白石洲,深圳高速发展背后的村隐于市

▲路边,一男一女在花坛上休息,两人都盯着手机

谈及白石洲拆迁,俩人转头相望,觉得这还是很远的事儿,“暂时没在考虑范围”。

对她们来说,白石洲是驿站,是打理吃、穿、住、用、行的地方,但也仅是如此,还未延伸出感情的需要。她们视自己为过客,只要“和朋友在一起”,“住哪儿都不是问题。”

白石洲,深圳高速发展背后的村隐于市

▲白石洲入口处的墙上画着“中国梦”的涂鸦,路过的人们行色匆匆。

文 | 江田力 王彦入

图 | 周松

责任编辑:蔡灿光

最新文章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