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时代头条 > 正文

职业规划案例-职业问题终极指向家庭教养2:中国人的安全感

我记得在美国时,有一天傍晚,劳动结束后,和几个老师聊天,一个美国人,一个英国人。我们谈到的是安全感问题。我说当我坐在北京公寓的沙发上,很安静,但是我觉得非常没有安全感,内心有深深的恐惧感,那个恐惧到底是什么,我也不知道 - 我的收入还不错,没有什么负担,但我依然内心感到恐慌。我想不仅我是这样,很多中国人都有同样的感觉。在美国做志愿者的过程中,没有收入来源,却没有这种深深的不安。我和他们说这个困惑,他们也不能理解。

之后我以为我知道答案-中国历来农业社会,靠天吃饭,再加上大小战争不断,人们自然没有安全感。但随着做咨询越来越深入,我想这个问题的答案远远超出我的想象。

职业规划案例-职业问题终极指向家庭教养2:中国人的安全感

有这样的一个客户,让我印象深刻,也很揪心:

这个客户20出头,大学刚毕业不久。他个子高大,人也长得英俊。但他自信严重缺乏,在资料中也反复提及。而当我们面谈时,他说话都是小声小语的,而且非常慌乱,有种老师你救救我的感觉。才进入社会就被打击成这样!

我们探索自我时,他叙述了小时候的经历。

他父母关系一直不好,常常吵架。父亲爱打人,也从来不抱孩子。妈妈虽然心肠软,也是脾气暴的,他做错事情,也会被妈妈打得很厉害。从小很少获得父母的关爱。

上学时候,父母外出打工,作为留守儿童的他也只是在假期见父母。但父母依然在吵架。在这样的成长环境下,缺爱的他很压抑,也没有安全感。

高考时,他压力非常大,考了三次都没考上好的学校,只上了一个一般的学校,这对他的打击就更大了。

这个内向的孩子,常常恨自己,也恨家庭。他迫切希望超越父母,但是缺爱造成没有安全感,

越迫切,压力越大。

武志红在《家为何会伤人》上解读了“高十二现象”- “复读中需要解决的不是知识水平问题,而是心理问题。这个心理问题就是压力问题。”

客户的职业方向确定不是问题,但是如何激发他,让这个1.85M的年轻俊小伙充满活力、朝气腾腾的迎接生活,真是有点难了。20多年的教养方式形成的性格,短短的咨询无法改变。未来如果没有合适的干预,他可能一直活在自卑、不安中。

在咨询中遇到许多着急、焦虑的客户。开始我定义他们为“浮躁”,后来我们称之为全民性焦虑-本来我以为是中国的成功文化导致的,再深入研读武志红的书籍,豁然发现-可能是和中国人的教养方式有关- 中国孩子从小得到的父母陪伴太少。

“妈妈最好亲自带孩子到三岁”-因为孩子在良好的养育环境下,到三岁才能形成两个概念:客体稳定性和情感稳定性。如果缺少这样的过程,孩子不能形成安全感。

职业规划案例-职业问题终极指向家庭教养2:中国人的安全感

放眼看看,在中国我们能有多少家庭做到这一点。农村普遍的留守儿童,以及城市的隔代抚养,让孩子得不到父母,尤其是母亲的全程陪伴。而即使有一部分人可以做全职妈妈,但是如果对孩子的互动较少,原始性贯注不够,孩子还是得不到“关注”,没有被“看见”依然没有安全感。这个对母亲的要求也太高-尤其对于完成任务的母亲来所,她的敷衍也是让孩子没有安全感。

不安全的孩子长大后进入社会,会拼命希望获得安全感-于是他们往外抓,在职场上表现为努力工作,挣钱,获得较高的职位,而对家庭的时间投入很少。

在华裔著名演员陈冲自传中,陈冲对作家严歌苓说:她觉得自己是工作的囚徒-只要一停下来不工作,就感觉非常恐慌,所以需要找点事情来做才能防止这种恐慌。这就是一种典型的拿工作来当做安全感的例子。

职业规划案例-职业问题终极指向家庭教养2:中国人的安全感

我们勤奋,我们拼命挣钱,我们在职场上斗争,背后的原因是我们没有安全感。因此我们在孩子抚养中缺位,孩子长大后也没有安全感,于是又拼命挣钱-这个模式持续下去,也就形成了文化。

原来我们的家庭教养方式决定了中国人没有安全感。

没有安全感的孩子,最后来做职业咨询和心理咨询的比例远远高于有安全感的孩子。

一声叹息之余也希望更多的妈妈,爸爸投入给孩子更多的时间,注重亲情的质量。

职业规划案例-职业问题终极指向家庭教养2:中国人的安全感

最新文章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