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时代头条 > 正文

4.26 孔子的“仁”符合常理吗?

继续讲老慢的《天道论语》。

4.26 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这句话,一般的解释是:和领导、朋友不能走的太近,更不能过多指责。老慢认为,这么理解依然是错的。

客观事实是,你跟领导、朋友近,可能挨骂、被疏远;你跟领导、朋友远,也可能挨骂、被疏远;挨骂与被疏远,与关系远近没关系。另一方面,关系远近,走动频繁与否,正确的打开方式只能是:该近则近,该远则远。该不该的判断标准,只能是双方都好,而且有利益第三方,这是天道天理。

所以,很显然,从天道角度看,上面的解释是错的。那么,从天道角度看,这句话的原意是什么呢?

很简单,搞清楚“数”字的本意,这句话就清楚了。

4.26 孔子的“仁”符合常理吗?

金文中“数”字的两种写法

我们先看左边这个“数”字,上中表示“一个小人站在自我角度看问题”,两边表示“反反复复的行为”,下面是“言”,连起来,“数”字表示“反反复复强调小人的个体自我观点”。引申,一个个体一个个体的计算下去,就是“数学”“数数”。

我们再看右边这个“数”字,右下表示“平安幸福”,右中表示“自我”,右上表示“围绕”,左上表示“占卜、决策”,左下表示“行为举止”,连起来,这个“数”字,还是表示“一切决策与行为,都是围绕自己合适这个角度出发的”,很显然,两个“数”字异曲同工,都是“反反复复围绕个体转”的意思。

有了这个理解,那么,游子的话就很清楚了。“事君数,斯辱矣”,你跟领导打交道,事事主观个体自我,你不找骂谁找骂。同理,“朋友数,斯疏矣”,你跟朋友一起玩,事事主观个体自我,哪个朋友那么贱,非要陪你玩。

这么理解,才符合天道天理。

子游是孔子的学生,孔子在第四章一直在讲“仁”,就是讲,出来混,一定要转变思维模式,约束主观个体自我,学会客观整体公需。子游学到了什么呢?子游总结了一下自己的心得,他说,客观现实不就如此吗,你跟谁混,“只考虑自己”都只能挨骂、被疏远,天理如此,常理也是如此。

子游学完第四章“仁”,有了这个认识,开始转变思维模式了,我们读完第四章,孔子的“仁”学,有什么见识呢?

出来混,主观个体自我好呢?还是约束一点主观个体自我,多一点客观整体公需好呢?

————————————

微信公众号:老慢;(账号:laomansixiang)

老慢:只发老慢自己的原创思想,以中华天道为根本,以八维测评为工具,以全新的视角解读世间万象。有关天道思想与八维测评技术,参考老慢的新书《老子的天道》与《天道易经》。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