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时代头条 > 正文

这位院长为何拒绝医保定点申请?对养老院又有何启示?

这位院长为何拒绝医保定点申请?对养老院又有何启示?

和一位从事医疗行业的院长聊天,问他的医疗机构有没有定点医保,他说他不打算申请医保定点,之前上级部门已经通知他们符合条件了。作为没有从事过医疗行业的人来说,医疗机构竟然还不申请医保定点,真是奇了怪了。

这位院长解释道,有人奉劝他尽量不要定点医保,作为民营医疗机构定点医保后并不一定能够带来理想客观的经济收入,反而和医保部门挂钩了,无形之中给自己增加了一个“麻烦”。

目前而言,民营医疗机构大多数如同养老机构一样处于难以盈利的状态。这位院长以深圳为例,表示,几年前,有40%的民营医院在赚钱,有40%的收支平衡,还有20%的在亏本,而现在,差不多是有20%的民营医院在赚钱,有40%的收支平衡,还有40%的在亏本,民营医疗机构越来越难做了。截至2015年8月底,全国医院数量达2.7万个,民营医院13475个,民营医院在数量上首次超越公立医院,然而在诊疗服务数量方面,诊疗人次只占到10.9%,出院人数只占12.9%,与公立医院在服务数量上的对比依然悬殊。而他的医院是在赚钱的那一部分。

医疗机构定点医保后确实是能增加就诊、住院人数,减少就医人员的支出,但是,我们也不能忽视另外几个“消极”因素:

一、就医刷医保的资金不能及时到了民营医院的手里,而是需要到医保部门进行结算,这里就出现了一个现金流转的“真空期”,以前可能有十几万的流动资金,而在有医保后需要增加流动资金,反而增加了资金负担。

二、中国特色的“雁过拔毛”,由于医保资金在相关部门,当民营医疗机构结算资金的时候,各个环节均需要“打点”,真正到手的并不多了。而且各个环节的人都不能得罪,稍有差池可能给自身带来毁灭性的打击。

三、还存在一个规模的问题,这位民营院长他的医院是一级综合医院,有自己的诊疗特长,流动资金也不是很大,可以纯粹靠市场机制盈利,纳入了医保反而对他的运营有掣肘的感觉。

但也需要看到,民营医院到了二级医院标准就需要和公办医院产生竞争了,因为设备投入,人员配备等成本,主要收入靠住院和检验,不纳入医保基本上难活下来,所以民营医院很少有超过二级医院标准的,三级医院更是凤毛麟角。

有专家指出,民营医院的生存、发展以及投资取向不能过度依赖于医保,这条路未来不是越走越宽,而会越走越窄,人才、资金、患者对医院的认可度都是制约民营医院发展的拦路虎。所以,这位院长拒绝申请医保定点的确情有可原了。

那么,对于现在大火的养老机构“医养融合”又有什么启示?

1、并非所有医疗机构都需要医保定点,小医院存活下来靠的是市场,靠的是医疗技术,如何经营好医院更重要。养老院同样是需要依据现实情况考虑“医养融合”模式,不可盲目的迷信“医养融合”,医养融合也不一定是养老院的春天。医保不适用于所有医院,医养融合也同样不适用于所有养老院。

2、养老院需要警惕“医养融合”带来的“并发症”。养老院里建设多大规模的医疗机构才合适?一级规模的医院定点医保可能会碰到上面那位院长所言的情况,二级规模的医疗机构又面临巨大的投资成本,一个合作项目的民营二级医院,设备投入都有三千多万,各科室主任都是副主任医师级别以上。所以,不能让“医养融合”的医疗投入限制了养老院自身的经营状况。另外,与各大医疗机构的“绿色通道”式的合作,也并不能给养老院本身带来多大的经济效益。

3、养老院里接入护理院目前来说比较合理的,护理院的医保和医院住院医保有所不同,护理院的是定额医保,只要经评估符合住护理院标准,就可以启动医保,每天都有一定额度的报销,能很大程度缓解家庭压力。不过就是每个省份政策有所不同,有的地方甚至没有相关政策。

4、重视特色、重视经营、重视服务,不管对于养老院还是小型医院来说,都应摆在很显要的位置。自身不盈利,外力的介入也不一定是件好事。

资讯链接

专家表示:医保定点不是民营医院救命草

2014-03-10 08:55

这几年民营医院进入医保的呼声越来越高,记者从采访中获悉,南京80%以上的民营医院在朝专科方向发展,医保是否成为制约其生存发展的一道“生死线”,民营机构投资人和社会学家观点不一。有专家甚至指出,民营医院的生存、发展以及投资取向不能过度依赖于医保,这条路未来不是越走越宽,而会越走越窄。

列入医保的终极梦想

多年来,希望列入医保定点医院成为大多数民营医院的“终极梦想”,只有医保能给予报销,才会有更多患者来看病。上海锦医堂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的詹飞武进入南京医疗市场3年,他是南京江宁一家中医门诊的投资人,一直在积极申请纳入医保定点,詹飞武告诉记者,有时候门诊周边一些小区的老年人想开一点中药,一听说他这里用不了医保卡,马上就离开了。“房租已经从20万涨到了30万,门诊三年下来不亏不赚,如果医保定点申请下来至少能增加一半的病人”,詹飞武判断。

南京城南一家民营专科医院运营8年,终于在去年通过了医保定点单位的审批,企业负责人此前多次透露过医院没有纳入医保定点的种种不便,不得不放弃一部分业务。业内人士则认为,尽管医保定点未必对某些民营医院就诊量形成质的拉动,但对民营医院来说,“医保定点”这块牌子,给他们带来的不光是更多病源,还代表了一种荣誉和信任。城北一家民营医院院长认为,很多患者家门口就有环境不错、治疗水平也能满足需求的民营医院,但就是苦于不能报销,患者只能去拥挤的公立医院排队挂号,这对患者和民营医院双方来说,都不公平。

不由卫生一个部门说了算

事实上,民营医院是否可以加入医保,并不是卫生行政部门一家“说了算”,而是需要人力社保等多部门根据医院软硬件综合水平来确定。据了解,南京市医保定点单位(包括区医保)目前已有800多家。民办医疗机构纳入医保定点范围的实际门槛有哪些?记者从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获悉,2012年南京市人社局199号文对定点医疗机构制定了相关准入原则。

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行政审批服务处骆晓鹰科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申请医保定点要具备几个条件,譬如遵守国家、省和市有关医疗服务及物价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标准,有健全和完善的医疗服务管理制度。仅开展门诊医疗服务的医疗机构取得执业许可证后,正式营业时间满一年以上,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不受此条件限制。除了要满足基本医疗保险就医需求及费用结算要求,所提供的医疗服务要以基本医疗服务项目为主。

南京的民营医院大多是专科医院,集中在妇产科、口腔、康复、医疗美容这几个方面。骆晓鹰科长介绍,医保会向社区医疗、中医给予适度倾斜,像整形美容、口腔等不属于基本医疗服务项目,因此不在医保定点支付范围内。“现在每个季度都有十几家民营医院来申请医保,由于全民参保,没有医保资质可能就没有病源”,不过,骆晓鹰科长认为,民营医院的发展并不是受限于医保,人才、资金、患者对医院的认可度都是制约民营专科医院发展的拦路虎。

为何仍然存在信任危机

在南京,尽管部分民营医疗机构已经被纳入医保范围内。但是,民营医院仍然有信任危机,经营不规范首当其冲。近两年来,患者对某些治疗妇科病、不孕不育的医院投诉一直存在,本报曾经报道过一位外地来宁打工的女士,患有慢性盆腔炎和子宫颈炎。到南京某民营专科医院冲洗、微波、挂水,治疗三天下来花去近800元钱。医生还不给病历和各种检查报告和结果。建议再交一百多元做中药灌肠。B超、阴道镜检查、白带常规检查结果患者自己都没有看到。同样是此病,在公立医院通常是做个宫颈刮片,然后对症吃药治疗。

一边是公立医院超负荷运转,病人抱怨看病难,医生也是叫苦不迭,另一边的民营医院坐守空空荡荡的诊室,在为“病源”发愁。不少市民反映,有些民营医院即使能刷医保卡,他们也不会选择去看病,因为没有好医生在。记者了解到,对于民营专科医院来说,最头痛的事莫过于人才的引进了。目前,南京市几家规模大一点的民营专科医院的骨干医生都是来自于三级医院的退休专家和医生或者一些本地、外地企业厂矿的医生。还有部分受邀专家以坐诊的形式为患者服务,人员流动性较大,医生结构不稳定。究其原因,南京华世伟业集团一位苏姓股东认为,医生尚未真正实现多点执业是关键,三甲医院的专家公开申请多点执业困难重重,民营医院在宣传中也不敢点来他们这里走穴出诊的医生名字。

这条路只会越走越窄

民营医院进入医保的呼声一直都很高,有没有成为医保定点真的会是一道“生死线”吗?虽然南京地区的医保早已向民营医院开禁,江苏省卫生法学会副会长胡晓翔的观点却十分鲜明,他认为,民营机构投资者应该清醒意识到,自己的生存、发展以及投资取向不能过度依赖于医保,这条路不是越走越宽,而会越走越窄。

“医保之所以向民营医院开放,是因为他们生存状况堪忧”,胡晓翔解释,医保支付的是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基本卫生服务不是作为补充形式存在的民营医院的服务行为。今后医疗卫生服务由两大体系构成,一是公益性医疗卫生服务,也是基本型的卫生服务;二是补充型的社会办医,民营医院属于此类,它应该是有特色的,高精尖的、能提供享受的医疗服务。如此定位调整到位的话,民营医院应该与公立医院服务错位,这样就不存在同质竞争。也就是说,你有你的服务人群,他有他的服务范围,不应该指望医保为民营医院输送病源,解决生存危机。

胡晓翔认为,目前面临的尴尬现象是,两大医疗体系尚没有指导自己如何定位,公益型的医院特需服务搞得太多,民营医院又无实质特色,低水平重复,目标人群定位不明确,生存堪忧才去挤医保这条路。(金宁)

最新文章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