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时代头条 > 正文

[荥阳历史] 荥阳境内的运河(一)

国本众命 汴河是赖

荥阳广武山北,在古代有一条运河。所谓运河,就是人工开挖的河道,其目的是为了漕运。荥阳北部的运河因朝代不同,名称也不断变更。战国到秦汉间,这条运河叫鸿沟,也叫汴水,隋代叫通济渠,唐、宋叫汴河,宋代导洛入汴成功后,又叫清汴。这条运河从最初的开挖到废弃,存在了1728年。

[荥阳历史]    荥阳境内的运河(一)

[荥阳历史]    荥阳境内的运河(一)

魏凿鸿沟,运河滥觞 ——运河的初开

[荥阳历史]    荥阳境内的运河(一)

图片来源于网络

公元前361年,魏国的惠王执政,他首先“人河水于圃田,又为大沟而引圃水。”即把黄河的水引入圃田泽,又开挖水渠将圃田泽的水引到国都大梁(开封)之南,其目的显然是为了加强水上运输,《史记》说“荥阳下乳河东南为鸿沟,以通宋、郑、陈、蔡、曹、卫”。沟通的这些国家,当时都得到了鸿沟水道的好处。这是荥阳北部运河的发端。

[荥阳历史]    荥阳境内的运河(一)

江山稳固,漕运东南——秦汉时对鸿沟的利用

[荥阳历史]    荥阳境内的运河(一)

图片来源于网络

公元前225年,秦王政(即后来的秦始皇)派王贲攻打魏国,在引黄河入圃田泽的黄河口门处扒开大豁口,汹涌的黄河水顺着鸿沟水道直灌魏国都城大梁,大梁城被冲塌冲坏了,魏国投降了秦国。秦国利用水战,以水代兵,兵不血刃,轻易地灭掉了战国七雄之一的魏国。

[荥阳历史]    荥阳境内的运河(一)

图片来源于网络

秦国占有了鸿沟水道,为解决国都和关中地区粮食问题,便利用鸿沟水道将江淮一带的粮食源源不断地运往国都和关中地区。因为鸿沟水势平缓,运粮船只较小,直接进入黄河容易造成翻船事故,所以,秦国的统治者便要求鸿沟运粮的船只在鸿沟和引黄河水的口门处将粮食卸下,然后再装入停靠在黄河中的大船上运京城,一时不能运走的粮食怎么办,他们在靠河的敖山上建立了敖仓。敖仓是秦帝国的国家粮仓,里面储备了大量的粮食和军需物资。至秦朝灭亡,刘邦、项羽争夺天下时,还屡次争夺敖仓,因为里面“藏粟甚多”。

刘邦统一全国直到东汉末年,汉王朝也一直利用鸿沟水道调运东南地区的粮食和物资接济关中和洛阳,并屡次对鸿沟加以治理,特别是对引黄河口门处的荥口石门和阳嘉石门的整治。

烟花三月下扬州 ——隋炀帝开通济渠

[荥阳历史]    荥阳境内的运河(一)

图片来源于网络

公元605年3月,穷兵黩武,好大喜功,又喜在烟花三月下扬州观赏琼花的隋炀帝,命令河南等郡的百余万人开挖通济渠,“自板渚引河达于淮”。即自荥阳牛口峪西北方向的板渚口引黄河水直通淮河.(实际是在原鸿沟水道的基础上开挖疏浚而成)。通济渠挖成后,又在渠两岸植柳树,号称柳堤。隋炀帝下扬州的龙舟和他庞大的船队就是从荥阳的板渚由黄河进入通济渠的。

[荥阳历史]    荥阳境内的运河(一)

[荥阳历史]    荥阳境内的运河(一)

图片来源于网络

虽然隋炀帝开通济渠有他便于下扬州的成分,但最主要的目的是用来搞运输,“自是天下利于转输”,也算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工程。然而因劳役过重,反成了虐政。隋是一个短命的王朝,通济渠开成不久,隋便灭亡在各地反抗的烽火中。这条运河真正发挥作用则是在唐代,唐代大诗人皮日休《汴河铭》中就有“在隋则害,在唐则利”的客观总结,很有“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味道。

[荥阳历史]    荥阳境内的运河(一)

东南脂膏,尽取此河——唐朝对汴河的管理和利用

[荥阳历史]    荥阳境内的运河(一)

图片来源于网络

唐朝统治者不喜欢通济渠这个名字,将它改名为汴河,加强对它的治理和管理,因为唐朝建都长安,也要利用汴河运东南的粮食物资。

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关中地区大雨成灾,粮食收成甚差,谷价腾贵,唐玄宗不得已率百官到东都洛阳“就食”。所谓“就食”,就是找饭吃。因往关中送粮困难而洛阳较易,食物充足,玄宗便将办公机构迁到洛阳。皇帝尚且如此,关中百姓就可想而知了。有一天,他接见一个叫裴耀卿的大臣,看这个大臣有什么办法解决关中缺粮问题。裴耀卿说:“要彻底解决京城缺粮问题,需将江淮一带的粮食运往京城,具体运输起来要节级转输,即江淮运粮之船不入黄河(因船小易造成翻船事故);若将粮食运到东都洛阳,则黄河之船不入洛河(船大易在洛河搁浅);若黄河大船溯黄河而上,三门峡处无法通过,河南岸又是高山,陆路运输不便,就要在三门峡处将船停靠黄河北岸,用陆路运输,向西绕过三门峡再装入三门峡上的大船经黄河、渭河上运:要沿河置仓,以便存放不能一时运走的粮食。”裴耀卿这一节级转输方略得到了唐玄宗的批准,命他具体实施。

[荥阳历史]    荥阳境内的运河(一)

图片来源于网络

开元二十二年(734)八月,将靠近汴河口的汜水县东部、荥泽县西部、武陟县南部各划出一部分成立了一个县,因此县在黄河、汴河南岸,取名河阴(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河阴县的主要功能是治理汴河口门,管理输场(转输码头,后又成立转运院)和河阴仓。

根据史书记载,按照裴耀卿的建议,江淮运往京城的粮食,先全部积存于河阴仓中,三年里,运往京城的粮食超过了七百万石,京都和关中地区的粮荒问题得到了彻底解决。

荥阳北部的汴河在唐代得到了充分利用,这条运河是唐王朝的生命线。通过这条水道对国都长安和东都洛阳的粮食补充,对两京稳定和国家稳定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唐代诗人李敬方有一首《汴河直进船》诗,诗中有“东南四十三州地,取尽脂膏是此河”的句子,形象说明了汴河为唐王朝的统治所做出的贡献。

[荥阳历史]    荥阳境内的运河(一)

国本众命 汴河是赖 ——宋朝对汴河的治理和利用

[荥阳历史]    荥阳境内的运河(一)

图片来源于网络

陈桥兵变,黄袍加身,赵匡胤当了皇帝,建立宋朝,定都开封。赵匡胤之所以定都开封,看中的是开封四通八达的水上漕运交通网。但是,开封处豫东平原,无险可守,为四战之地。为保卫京畿,国都及国都周边大军云集,粮草耗用甚为巨大,再加国都内人口众多,已为当时全球最大都会,所以粮食等物资需从各地运输以供京城之用。“汴都仰给漕运”,国都的物资供应主要是通过漕运来实施的。

在通往京城的漕运网中,“汴河所漕为多”,大臣张洎曾说:“汴水横亘中国,首承大河,漕引江湖,利尽南海,半天下之财赋并山泽之百货,悉由此路而进。”张方平也说:“汴河之于京城,乃是建国之本……大众之命,惟汴河是赖。”正是由于汴河运输事关京城的繁荣与稳定,所以宋朝一代对汴河的治理特别重视。

[荥阳历史]    荥阳境内的运河(一)

图片来源于网络

赵匡胤建国之初,首先下令治理汴河。原来对汴河疏通清淤都是官督民办,赵匡胤下令改为官办,参加汴河清淤的沿河民众的衣食费用由政府全包,足见国家对这一问题的重视。同时,宋朝政府在中央设立水利机构,在荥阳北部引黄河水人汴河的汴口设立管理机构,专门管理和调节进入汴河的水量。由于管理得当,每年通过汴河运往京城的“江淮湖浙米数百万”,保证了京城的粮食需求。

但是,黄河是含沙量较大的河流,引入汴河的黄河水经常造成淤积,致使“舟楫不通”。宋朝统治者为了不误漕运,曾多次疏浚荥阳境内的索河等水,以补汴水之不足。然而,索河等水的水量较小,对整个汴河的需水量来说是“杯水车薪”。为保证汴河水源,在荥阳北部不断动用军民清淤和创开新的引水口门。为便于行水,新开的口门总在旧口门之西,这是因为地势西高东低的缘故。北宋熙宁四年(1071)新开的訾家口,已到了今荥阳王村西北孤柏嘴山下。

为了解决汴河多沙善淤的情况和彻底解决汴河水源问题,导洛水人汴水的呼声越来越高。

[荥阳历史]    荥阳境内的运河(一)

图片来源于网络

北宋元丰元年(1078),大臣张从惠提出导洛入汴,他说,去年七月,黄河暴涨,大水退去以后,主河道向北移动,在主河道和广武山之间留下大量泥沙,形成高滩,可以在这个高滩上挖一水渠,引洛水人汴水。朝廷中专门管理水利的官员范子渊也提出了相同的意见。元丰二年(1079),皇帝派大臣宋用臣再次巡视汴河形势,在充分论证后,宋用臣遂于此年四月开始实施“导洛人汴”工程。

他首先是在黄河边修筑了三个挑水大坝,名叫“广武埽(sào)”,用来阻挡黄河的南侵。第二步,他用极快的速度,在黄河嫩滩上用四十五天时间就开挖了一条自今巩义市沙峪沟口到荥阳广武山北瓦亭子长五十一里的水渠和原汴河接通。同时,在今荥阳汜水口子村外挖了一个长五百五十步的南北渠道,并设置上下闸门,以解决黄河和汴河船只互通的问题(与三峡工程中设上下闸门通航的道理一样)。渠道挖成后,在洛河人黄河口处建了一个拦水坝,拦住洛河水不让洛河北流入黄河,迫使其东流人汴。

[荥阳历史]    荥阳境内的运河(一)

图片来源于网络

由于洛河水比较清澈,泥沙淤积现象彻底解决了,汴河的运输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工程完工以后,“江淮扁舟,四时上下,昼夜不绝”。为国都的物资供应和稳定做出了贡献。皇帝非常高兴,将汴河改名清汴。

北宋灭亡,开封地位下降,金元政治中心在北方,再加南北大运河开通,统治者不再对汴河加以治理,汴河地位一落千丈。由于河防废弛,汴河渐为黄河所夺。至元代至正二十七年(1367),黄河一场大水将汴河全部湮没,唐代为漕运而设立的河阴县城,也沉没在黄河波涛中。至此,在荥阳北部存在了一千七百余年的运河完成了历史使命,退出了历史舞台。

[荥阳历史]    荥阳境内的运河(一)

图片来源于网络

经过荥阳北部的这条运河,是古代劳动人民利用自然的杰作,是一项伟大的水利工程,在中国运河史和世界运河史上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这条运河是连接西北和江淮的水上通道和运输大动脉,为秦汉唐宋都城的繁荣和稳定起到过重要作用。我们应为荥阳(河阴)有幸成为运河岸边的重镇和明珠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最新文章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