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时代头条 > 正文

金河村的幸福烦恼:历史资源丰富,传承是难题

楚天时报记者 柯云峰

蜿蜒的小河从山脚流过来,道路沿着河流铺开,循路前行,偶可见数百年的参天古树和有百余年历史的古树林,再加上数量不等的古民居、古桥、古作坊、古道、古亭、古井和革命战争时遗留的战场,好一幅沧桑而优美的画卷。

在阳新县木港镇金河村,彰显时代变革的文化符号随处可见。在这里,可以看见历史;在这里,可以感受封建时代的生产生活方式;在这里,也可以聆听时代脉搏的跳动,接受历史文化的洗礼。

但这里的村民们却有着自己的烦恼:怀里揣着这么好的资源,却不知该如何利用和传承。

古树老屋溪流,好一幅村庄美景

1月26日,记者从阳新县城出发,驱车来到木港镇金河村,慕名前去感受历史与文化。

金河村距离木港街并不远,从街道右转进去,沿着不太宽敞的水泥路笔直前行,大概一刻钟,就到了金河村的腹地。

乍看上去,金河村与其他的村庄并没有什么不同,只是风景更秀丽了一些。虽然是冬天,但小河里的水流不断,遇到陡峭处倾泻而下,近处的小山包一个连着一个,远处高山上的积雪在阳光的照耀下,泛着亮光,很是引人。

走进村口不远,路边并排着的两颗大树吸引了记者的目光。这两棵树,任意一棵成人环抱不一定抱得住,其枝桠繁多,夏天叶茂时,可为不少过路者遮阳挡雨。这两颗并排的枫杨树,村民叫它们“姊妹花”,树上挂着的阳新县政府保护牌显示,它们已有300余年树龄。村民告诉记者,他们的先祖从江西移民至此落业时,便种下了这两棵树,而村里的其他自然湾,大多有此等树龄的古树,其中以桂花树、香樟、枫杨、柏树为主。

“粗略统计,我们村的自然湾周边,树龄在200年以上的古树,有近30棵,山头上还有两片成片的古树林。”带着记者一起探幽访古的金河村村干部说,古树,只是彰显该村历史文化底蕴的其中一个项目,村庄里类似的“宝物”还有很多。

随后,记者在村干部的带领下,来到了柯家老屋,这是金河村保存较完好的古民居之一,也是当地最有名气的古建筑。柯家老屋系当地当时首屈一指的富家大户所建,占地3500余平方米,于1915年建成,属典型的徽派建筑风格。屋内画梁雕栋,光天井就有14个,大大小小的房间近30个,主仆房间的分布和建造各有特色。

虽然经历了百余年风雨的洗礼,但柯家老屋内,仍可见当时的气派与辉煌。房梁上,一些木雕和浮雕图案栩栩如生,堂屋内,还挂着当时阳新县知事所赠的牌匾。天井下的水槽,都是由青石砌成,大块的青石严丝合缝码在一起,其上篆刻纹饰,既美观,又结实。

村民说,解放后至普九前,柯家老屋都是作为金河村的小学所在地,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学子。如今,老屋前的古井仍在给旁边的金河小学供水。

老桥古亭弹痕,演一出沧桑历史

多年的日晒雨淋,已经让柯家老屋略显残破,特别是两侧的房屋,已发生垮塌。2015年11月28日,黄石市长董卫民及阳新县委书记童金波还曾特意来到柯家老屋,实地查看作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柯家老屋。

可喜的是,2016年,阳新县政府已经将修缮柯家老屋、国师府和阚家老屋列入“十件实事”,老房子即将焕发出新的光彩。

在柯家老屋的正对面,是一个不太高的小山头,如今,这里已经修建了一座手机信号塔。但在过去,这里却是一个碉堡,居高临下,镇守山脚下的交通要道,是兵家必争之地。1934年,著名的何子恕战役就是在这里打响的。

据相关史料记载,1934年,为了恢复失去的苏区,鄂东南道委和北路指挥部于当年2月组织了木石港战役。此次战役分三步走,其一消灭何子恕之敌,第二步攻打胡田畈,第三步合击木石港。当时,袁凤鸣指挥柯兴的赣北师、石大启的龙湖瑞游击大队1000余人,配合红三师行动。这一仗打得非常之艰苦,为了炸掉敌人的十多个碉堡,袁凤鸣指挥突击队,一马当先,在快要进村时,袁凤鸣不幸中弹,身负重伤。

“在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光我们金河村就有100多名烈士光荣牺牲。”金河村党支部书记柯昌杏表示,至今,在柯家老屋的大门上,还可看见弹痕,当年建碉堡的山头上,仍留有战争的痕迹和残垣断壁的工事。

下了山头继续沿着道路前行,在何子恕湾几栋民房旁,一条溪流绕屋而过,溪流上,架着一座古色古香的小石拱桥。说它小,确实不大,长不过3米,宽也只有2米左右,但做工却丝毫不含糊。有村民曾用仪器测量,发觉此桥360度的弧度,丝毫不差,而且,整座石桥全用青石快建成,没有一点粘合剂,却在经历了近300年风雨后,仍严丝合缝。这些,不得不让我们赞叹先人们的智慧。

再往前走,还有古酒坊、古道与古亭。村民说,从村子上山的土路,是古时老兴国州的商贾往来江西的必由之路,所以,村子里有老酒坊和小卖部,让来往路人打酒解渴,山坳处修建了古亭供人休恬。亭子内,3块石碑镶嵌在墙上,据其上记载,该亭建于清乾隆五年,同治十一年大修一次,民国三十六年由本地人捐资再次修缮。

站在山坳上,凉风习习,历史的厚重感油然而生。

期待突围,开建古作坊体验园

在金河村上沙坪自然湾东北角,一座古老的土坯房竖立在池塘边,房子和池塘连接的一角,还耸立着几颗数百年树龄的樟树。

走进土坯房,一个巨大的石碾子映入眼帘,原来,这是古时人们用来榨取菜籽油、香麻油的作坊。村民说,这个石碾子有500多斤重,需要一头壮实的耕牛才能拉动。

先把菜籽、芝麻或茶籽爆炒,之后再放入石碾内碾碎,并经石磨碾磨成粉状,再放进蒸笼里蒸,制成油饼后,装在油榨的肚膛内,排列整齐,油饼旁边是楔子,两人或三人一起抡起撞头,喊着号子,用力地把一根根楔子撞进去,到了一定的紧张度,油就被榨出来了。这种古老的榨油方法,现在已经很少见,但榨出来的食用油原汁原味,清香阵阵。

村民称,金河村家家户户的女人们都有做油面、折子粉、豆腐、酸菜和薯粉的手艺,尤其以上沙坪的酸菜远近闻名。

但所有的这些特产和文化符号,在让村民们感到自豪的同时,却也萌生了担忧。“树木、房子、古亭古道、桥、作坊这些都不是万年不变的东西,它们经历了一个百年,很可能就经受不住第二个百年了。”一位村民认为,但目前的现状却是,大家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它们凋零,甚至损毁。

“为了把这些老东西传承下去,最近,我们村里正谋划着,在古作坊那里建一个体验园,将油面、折子粉等制作都纳入其中,既供游客体验,也是生产场地。”柯昌杏称,该项目已得到上级相关部门认可和支持,此外,村里还规划打造农家乐和登山步道,并围绕柯家老屋等处,建造爱国主义教育中心,再配以果树和油菜的种植,他相信,过不了几年,金河村就将大变样。

“我们很支持村委会的决定,也愿意投入参与这些项目中去。”村民柯昌景告诉记者,他希望这些彰显金河村文化底蕴的物件能很好地传承下去,如果在传承过程中能改善村民们的生活,那就更好了。

最新文章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