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时代头条 > 正文

它们几乎没有任何天敌!海南霸王岭直面毒蛇之王

它们几乎没有任何天敌!海南霸王岭直面毒蛇之王

肖诗白

这是雨林中再正常不过的一个下午,“鼠哥”约我去南岔河监测站旁的木薯地里挖老鼠,他说第二天要开工,晚上要好好喝上几杯。

除了鼠哥,在这里工作的另外四人也一直是我的朋友,早在十年前,我们就在海南岛的这片热带丛林里并肩工作了。我和鼠哥是初次相识,他来自海南八所,那里靠近海边,曾经生活着一种被当地人叫作“坡蚂”的蜥蜴。海南人将这种挖洞建巢的蜥蜴用作治疗儿童厌食症的良药。鼠哥从小就是捕捉坡蚂的高手,练就一身把藏在洞里的老鼠和蛇统统逼出来的好本领。

气温较高,监测站旁的芒果树上不时有晒足了太阳的斑飞蜥穿梭滑翔在树枝之间。其他人都趁着这个时候进屋小憩一会,阿彪却坐在自己宿舍门口,拿着一根香烟吸着,不时还用烟头烫掉门上的蚂蚁。他是我们这个团队中胆子最小的一个。与阿彪相比,其他人并没有明显表现出不安,但依然看得出每个人多少还是有点紧张,因为我们此次的任务是要寻找世界最大的毒蛇——眼镜王蛇。

眼镜王蛇是世界上体型最大的毒蛇,有记载发现过体长超过5米的个体。它们被认为是极度危险的蛇类,从印度到斯里兰卡、东南亚和中国南部是眼镜王蛇的主要分部区域。好在王蛇与人类的冲突很少发生,因为它们只喜欢生活在丛林茂密的地方。1994年的一天,霸王岭王下乡有一个捕捉蛇类贩卖的黎族妇女,被一条只有小指粗细、身上带有V字形条纹的小蛇咬了一口。这个妇女在10分钟内便昏迷,一个小时内停止了呼吸。后来这条小蛇被确定是一条眼镜王蛇的幼崽。眼镜王蛇的毒液是两种毒素的混合物,其中占据主要成分的是神经毒素,可以有效地麻痹我们的呼吸系统,或者让脏器衰竭。另一种血液循环毒素可以破坏我们的血管肌肉和淋巴系统。

7 月的太阳很毒,电站周边的公路依然没有修好,我们只能推着摩托车前行。阿光走在最前面,看到一条碧绿的尖喙蛇爬过泥泞的山路。为了安全起见,我给每个人都制作了一根简易的木棍,可以在关键时刻简单自救一下。

它们几乎没有任何天敌!海南霸王岭直面毒蛇之王

阿彪跟随在我后面,时刻担心并留意着山路旁边的草丛。我建议阿光站在距离水洼大约30米的一个制高点上用望远镜观察一下,看看有没有情况。安静的水面上除了几只仰泳蝽和水黾之外,一片死寂。

我们随后蹑手蹑脚地来到了这个被台风冲毁的电站,水潭里生活着不少水生昆虫,旁边的树枝上还有几个斑腿树蛙刚刚产下的泡沫状蛙卵。虽然并没有任何蛇的痕迹,但这一切都证明肯定有蛇类存在,它们只是躲藏了起来。

依据我的经验,要在这个地方静静等待几个小时,因为蛇类对震动尤其敏感,我们的到来或许惊扰到了它们。

我看到一只雄性的变色树蜥突然出现在水洼旁边的树枝上,蜥蜴是一个不错的信号,这暗示着在周围躲藏的爬行动物已经逐渐适应了你的存在。大约10分钟后,水洼远处的石堆处出现了一条乌梢蛇,迅速游过了湍急的溪流。此时,寂静的水面上出现了一个气泡,一条成年的鱼游蛇将鼻子探出水面换气,分叉的舌头同样搜索着周围空气中的信息因子,幸好我们没有吸烟。过了几分钟后,它便从水草中钻了出来,它的身体中间很鼓,它可能刚刚捕食过鱼类或者蛙类,而且我敢肯定它是这里的常客。在采集这条水蛇的时候出现了意外,它咬到了我的手臂,伤口很深,阿光用烟灰帮我处理了伤口。

寻找王蛇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但要找对地方,还需要极佳的运气。我们一连在这里等了一个星期,观察到4种无毒蛇,但眼镜王蛇依然没有出现。

2014年8月25日,距离太阳落山还有三个钟头,我们在雨林的溪流边搜索,不管谁走在最前面,都会留意脚下或上方的一切。丛林是一个巨大的有机体,这里的一切都是活的,总会有意想不到的东西出现在你面前。阿光在前面一边砍断藤条,一边慢慢前行,还不时赶走爬到他脖子上的蟋蟀。报话机里,鼠哥说在水洼附近的一个洞穴中挖到一条剧毒的银环蛇。

我们的位置偏离了公路,这是一个人迹罕至的地方,我注意着身边的一举一动,因为在这样的环境中,很可能被树蝰蛇咬到头部。

它们几乎没有任何天敌!海南霸王岭直面毒蛇之王

“蛇!那里有条蛇!”

“看!啊!是眼镜王蛇!”

“别出声音!它可能已经发现我们了!”

在前的阿光躲在一棵树后面悄悄跟我说。

我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过去,一条成年的眼镜王蛇正静静盘窝在灌木中裸露的石头上。它确实已经发现了我们,头部微微抬起,吐着蛇信。

只听得“呼”的一声,它迅速竖立起自己的颈部,与我们展开了对峙。

“我等的就是这一刻!”

“千万小心,你有把握吗?”

“有一点。”

“好!到这里来!阿光你到我后面去!”

我决定将这条3米长的眼镜王蛇采集起来并进行拍摄。这条蛇迅速朝着我们爬了过来,张开嘴巴恐吓。我用蛇叉顶住了它,它立即咬住了蛇叉。这条雌性眼镜王蛇的确过于凶猛了,我们可能进入了它的巢区。通常在每年7月,雌性王蛇在交配后会寻找一个相对隐蔽的地区产卵,卵产下后,母蛇并不会离开,而是一直坚守着卵,为了防止鸟类或其他动物将卵偷走。

此时的母蛇异常凶狠,攻击性也很强。

捕捉这条蛇确实需要技巧再加上百分之百的细心。我用蛇叉按住了它的颈部,小心地将它采集起来,这是我第一次采集成年的眼镜王蛇,心脏还是扑通扑通跳个不停。我能明显看到它头顶的两块枕状鳞片,还有背部明显的V字形条纹。这条蛇虽然很凶,但感觉并没有多大力气了。

从这条母蛇的体态看,它应该有五六岁了。

或许它刚刚产下卵,正在巢穴旁守卫着自己的后代。眼镜王蛇一次可以产下40~50个卵,这会消耗它大部分的体能。孵化期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要60~80天左右。这时母蛇不会外出捕猎,也不会进食任何食物,只等小蛇出世。

自然界的安排有时看似不可理喻,却维系着整个食物链的平衡。小蛇出世之后,母蛇会迅速转变角色,此时它会蚕食自己的幼崽。刚刚出世的幼崽在适应环境后,也开始互相吞食。最后能够顺利逃走的幼蛇只占到很少一部分,能够继续成长至成年的个体会更少。成年的眼镜王蛇占据了丛林食物链中最高的位置,它几乎没有任何天敌。

三天后,鼠哥和我在水洼的滩涂边上看到了一条2米长的雄性眼镜王蛇吞食一条水蛇,那条水蛇正是之前攻击我的那条成年鱼游蛇。在雌性眼镜王蛇护卵时期,交配完的雄性个体会增大活动范围,这时候它们一旦遇见护卵的母蛇,便会与母蛇展开一场厮杀,最终将母蛇咬死。

这种行为在2002年被印度科学家发现,至今人们依然不能很好地解释眼镜王蛇雌雄之间这种怪诞的行为。

眼镜王蛇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物种,很多科学家开始为这一物种的未来担忧,这种担忧来自它们栖息地的退化和滥捕滥杀。在中国,眼镜王蛇主要的分布区已被规划为保护区。只要栖息地存在,它们就可以生存下去。滥捕现象的源头依然来自于中国,餐饮和药材市场每年对眼镜王蛇的需求量很高,现在中国王蛇的货源主要来自越南。

我认为真正的威胁或许来自全球气候变化。

对于雨林环境来说,复杂的森林层级对雨林地下层的土壤给予天然的保护。气候的反常会影响蛇卵的正常发育,因为湿度和温差会直接影响到爬行动物在雏形时期发育的诸多因素。这一点在实验室里可以得到证实,人工繁殖的蛇在没有很好控制昼夜温差的情况下,出现了很多变异的个体。这或许是影响眼镜王蛇未来最关键的因素。尽管很多环境组织早就将眼镜王蛇列入了濒危名录,但事实上,或许它们也在渐渐适应当下的变化,就像千万年前生活在丛林里的它们的祖先一样。(来源:《博物》)

知音头条编辑/薛为俊

(转载请注明“知音头条”,否则追究侵权责任!)《知音》和今日头条共同打造的知音头条app,您可以通过百度手机助手、应用宝、360等应用市场等搜索“知音头条”下载(安卓版),相当于同时下载了今日头条,并享受手机上最好看的新媒体《知音》杂志免费阅读大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