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时代头条 > 正文

还要在婚姻里“单身”多久?

面对难以抵挡的第四次单身潮和与日俱增的离婚率,2015 年12 月8 日, 时评人鲁国平在自己的微博提议“结婚证应设置7 年有效期,到期可自动解约或选择续约”。此言一出,立马招致了网友几乎一边倒的批评,鲁国平随后删除了这条引发争议的微博。

在微博原文里,鲁国平认为给婚姻设上一个期限可以改善许多人因“恐婚”而保持单身的现状,也给不幸福的婚姻关系找到了台阶可下。此外,许多社会问题如离婚率高等也可能迎刃而解。

且不论“婚姻有效期应为7 年”这种观点的价值取向是否合理,这一观点的出现, 让我们意识到一场以婚恋观念的变化为表征的生活方式的变革正悄无声息地进行。与此同时,人们对于单身的看法也在发生变化, 人们对情感状态的描述不再是“单身”和“非单身”之间的二选一。

“一旦失去心灵上的陪伴,即使是看似拥有幸福家庭的人,也可能沦为一个孤独的单身者。”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肖雪萍认为,一个人在心灵上单身与否,并不一定与外显的婚姻形式有关,更多在于其内心主观的看法。这种单身心态更多滋生于类似“亚婚姻”的低质量婚姻状态。

在亚婚姻里,可能因为没有共同话题、聚少离多等种种原因,夫妻双方徒有法律上的婚姻关系,却没有相应完整的婚姻生活, 长期处于离与不离的困顿状态。绝大多数人由于受传统婚恋价值观的影响,认为婚姻即使没有爱也需要坚守自己的责任。

这种全靠意志力维持的婚姻,让这些婚姻中的单身者更加渴望一份心灵上的归属, 更有甚者,免疫力下降,从而引发身心疾病。上海同济医院心身科李春波博士就发现,在他的病人中,每15个人里就有1人正处于“亚婚姻状态”。

除开亚婚姻,在婚姻中被迫“单身” 的还有这样一些人,他们对自己的婚讯矢口否认或秘而不宣。渐渐地,他们日益壮大, 发展成一个新群体——“隐婚族”,亦称为“伪单身”。

人们选择隐婚的原因也不尽相同。有的是刚迈入婚姻生活的不适应使然,有的人是公司职员在利益博弈机制下的无奈选择, 或因为中国劳动力市场依然或多或少存在着性别歧视和已婚歧视……根据网上“隐婚调查”显示,“隐婚族”中25 至35 岁之间的城市职业女性占据了绝对多数。在法律意义上,女性已和男性取得了平等的地位,无性别化职业也在逐渐被更多的人所接受,但传统观念上普遍存在的偏见导致不少职业女性为了规避婚姻给自身带来的不良影响, 不得不以个人诚信为赌注,选择了隐婚作为“逃生”的“安全通道”。

众多促成隐婚现象的因素中,宽松的社会环境是不容忽视的一环。工作者跳槽频繁,城市中人们越来越少按照工作单位集中居住,加上邻里关系的疏离,人们越来越注重个人生活的私密性,使得想要了解他人的真实婚姻状况变得比较困难。这种“熟人社会”的解体和“后单位社会”的来临, 社会舆论对于个人行为和生活方式选择的宽容, 户籍制度的松动等等,都为隐婚现象的生长提供了土壤和养分。

新婚姻法规定我国内地居民申请结婚只需持本人的有效身份证件——户口本和身份证即可。这个规定在为结婚者双方提供便利的同时,也为隐婚提供了可行性。

因此,减少隐婚现象的唯一办法是借助于法律、政策和道德等外力,这就需要加大对企业的监督力度,通过公共治理来改善这种因过分追求经济利益而存在的情况。

当前的情形不免让我们好奇,无论是对外宣称单身的隐婚族,或是处于亚婚姻状态的心灵独身者,已婚的他们还将在婚姻中继续“单身”多久?已婚“单身”现象因为各种原因而存在,他们将会在日益开放、包容的社会婚恋观念中不断发展、更具规模; 还是在法律规范更加完善、人们受教育程度和法律意识的提高的未来逐渐减少,我们依然不得而知。

最新文章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