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时代头条 > 正文

一碗小面就是年夜饭

一碗小面就是年夜饭

除夕当天,铝厂工人们在工作第一线。 实习记者 刘露 摄

一碗小面就是年夜饭

下午3点30分,厂区内上晚班的工人们陆续走向车间。 实习记者 刘露 摄

华龙网2月8日6时20分讯(实习记者 刘露 记者 林楠)除夕节,是阖家团圆的幸福时刻,綦江一制铝厂600多名工人却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他们不能与家人一起过除夕,年夜饭也只在食堂吃一点简单的面条、速冻饺子等。7日,华龙网记者走进他们,住员工宿舍、吃职工食堂,与基层工人共度除夕,倾听他们的心声。

一线工人杨桃 除夕凌晨下班回家

今年25岁的杨桃是綦江一制铝厂电解一分厂二区二班的班长,一个月前,小杨与相识10年相恋7年的女友步入了婚姻的殿堂。7日下午2点,江津汽车站内,小杨的妻子送别小杨,“你可不可以不走啊?今晚就是除夕夜了。”“我要上班,不能休假,你好好地,别送了。”面对妻子的问题,小杨无奈地回答。

到达綦江厂区,已接近下午四点,寒风吹得小杨不禁打了个哆嗦。小杨的工作时间是14:00-24:00时,匆匆回到宿舍换上工作服,佩戴好安全帽,小杨披上军大衣朝车间走去。一进车间,小杨便拿着红外线温度测试枪,开始了他的工作。为确保春节期间生产铝的电解槽平稳安全运行,小杨对车间内九台电解槽温度进行测量,每台要测量20分钟左右,每台两遍。除此之外,还要对各种数据进行分析。

身为班长,为了照顾其他工友回家过年,小杨主动向领导申请留勤并主动要求上夜班,今年除夕夜,是他第三次在厂里度过。24:00时,厂区外鞭炮声不断响起,小杨骑着摩托车出现在记者面前,他说太晚了,没有班车,只有骑摩托车回江津,明天一大早回来上班。“媳妇和家人还在家里等着呢,天冷点没事,想到她们心里就暖了。”

安全员李兵 除夕约妻女视频

“小宝,爸爸春节不能回来,你别生气啊,我过了大年十五就请假回家。我在这里挺好的,昨天单位发了一包米,一桶油,还有500块钱。”凌晨的钟声就要响起,工人李兵通过手机,向妻子和女儿进行视频聊天。

李兵是四川德阳人,在制铝厂二区四班任安全员,今年是他在厂区上班的第四年。今年春节,根据厂区值班安排,李兵不能回家过年。李兵告诉记者,这已经是他第三个除夕夜没有跟家人一起过了,平时就打打电话,除夕夜,想通过手机摄像头,看看老婆和孩子。

李兵每天的工作,除了负责监督全班10名员工的劳保穿戴、精神面貌、有无违章作业,还要保障机器正常运行,工作电压、电解质水平等各种参数稳定。“生产出的铝液温度高达950℃,热传递到空气中整个车间温度很高,就算是冬天,不一会,工人也会汗流浃背。夏天车间内的温度近60℃,里面待十分钟就得出去透气。”

“安全无小事,工作一点都不能麻痹大意。”李兵把每天要做的工作,记录在笔记本上,检查的项目也每天做笔记。空闲之余,他还会看一些跟急救方面有关的书籍,“普通的一些急救常识,是每个工人都必须会的,自己是安全员,就更要多学习。”他告诉记者,自己上班的几年,所负责的车间,从未出过安全事故。

说到新年愿望,李兵只希望,以后的春节,可以和家人在一起。“从綦江回四川德阳的家,要转好几次车,单程最快也要6个小时,平时的假期太短,几乎都不回去。”前段时间,李兵的妻子带着4岁的女儿到厂区看他,让他很开心。“家人都很理解我,到了除夕夜,最想的,还是家。”

一碗小面就是年夜饭

凌晨,职工食堂内陆续有工人来吃小面。 实习记者 刘露 摄

食堂阿姨 只要有工人吃饭就不下班

去年9月,48岁的张琴(化名),来到铝厂工作,现在是铝厂职工食堂的一名员工,张阿姨的家虽然就在綦江,但她今年无法回家过除夕。挂中国结、贴春联、布置彩灯,张阿姨与食堂工作人员们一起将职工食堂装扮得年味十足。

“嬢嬢,来二两小面。”“好的超超。”大年初一凌晨近一点钟,还不断有来食堂吃饭的员工,张阿姨一边将面条放入锅中,一边与厂区员工交谈。张阿姨说,自己在食堂工作了几个月,工厂内的几百名员工几乎都认识了,很多都能叫出名字,感觉在自己眼中他们就是些孩子。

张阿姨每天的工作,除了早中晚给员工打菜饭之外,还要上夜班,“有的员工12点才下班要来吃宵夜,都挺辛苦的,天冷,想要吃一口热的,煮面条只需要几分钟的时间,只要有人来吃,我都会煮。”张阿姨说道。

凌晨一点,食堂几乎没有人来吃饭了,记者帮助张阿姨收拾员工们的吃完饭留下的空碗,被拒绝。当记者问到为什么不让员工自己收拾碗筷,张阿姨说:“他们上班已经很辛苦了,有时候看到他们拿的面碗上都有两个黑色的手指印,再说了收拾碗筷也是我的本职工作嘛。”

凌晨两点,张阿姨洗漱完毕,躺在食堂背后小房间的床上:“现在生活水平越来越好了,我在家闲着也没事,工作是辛苦了一点,但我能适应。”窗外,彩灯闪硕的光印在张阿姨的脸上,不久后她便进入了梦乡。

最新文章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