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时代头条 > 正文

被盗用的人生不能成为糊涂账

□ 楚 翎

当年罗彩霞,如今王娜娜。许多人还记得,数年前,湖南女孩罗彩霞因被冒名上大学而轰动全国,而今,河南姑娘王娜娜也遭遇了同样的命运。2003年高考后,王娜娜没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以为自己落榜了便外出打工。十多年过去后,已结婚生子的她却发现自己当年并没有落榜,而是考上了周口职业技术学院,但这个宝贵的上大学机会却被人偷梁换柱顶替了。

有个电视剧叫《错爱一生》,说的是两个女孩出生时被掉包,走上了不同的人生道路。阴差阳错可以让电视剧的剧情拥有更多戏剧张力,然而这种人生的错位发生在现实中时,却往往格外惨痛。在“高考改变命运”的背景下,13年前被大专录取,往往意味着能解决工作和户口等问题,其名额含金量不言而喻。王娜娜因落榜而怀着对家人的愧疚打工谋生,顶替者却不仅顺利大学毕业,还当上了老师。两人不同的人生让人感慨。

跟罗彩霞相比,王娜娜更为不幸,被顶替不仅让她失去了“高考改变命运”的机会,相关负面因素还一直持续影响着她的人生。因身份证被冒用,她申办信用卡和小额贷款被拒,如果不注销冒名者的学籍,她这一辈子都没办法办理任何银行信贷业务,没办法像普通人一样贷款买房、买车。

录取名额被顶替,人生被“冒用”,其实质与呼格案、陈满案等冤假错案一样,都是一些人用不法手段,“谋杀”了无辜当事人的人生。王娜娜事件中,涉事的多个部门和学校一开始没有一个主动站出来承担责任,追寻真相或挽救事态,而是忙不迭地给自己找脱身理由,竭尽全力撇清责任。然而根据高考的招录程序,顶替者要完成冒名上大学乃至毕业等过程,要经过就读学校、教育局、招考部门乃至公安局、录取大学等多个部门层层把关。但理应严格的多层关卡却仿如敞开的大门,让假冒顶替者一路绿灯,顺利过关。可以说,这背后不是一个人或一个部门能办到的事,假冒者及其家属敢于叫嚣:折腾到联合国我们也不怕!或许是因为他们并不是自己在“战斗”。

为什么假冒者能打通作假的所有环节?我们不能不追问。追问王娜娜事件,更因为冒用身份的受害者不仅是罗彩霞和王娜娜。在罗彩霞之后,类似事件接连被曝光,被“盗用”人生的“罗彩霞”们可以列出一份长长的名单:北京的邹志静发现自己的身份证被盗用10年,中学班主任的表妹冒用其名上了中专;湖北王俊亮的录取通知书被高二学生郑某获得,郑某在未经高考的情况下进入长江大学就读;河北王宵的身份信息遭他人盗用,“假王宵”毕业于安阳工学院……众多受害人的命运因身份被盗用而改写,当他们试图拿起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时,却发现维权之路并不顺利。

追问王娜娜事件,不仅是为了给王娜娜讨回一个应有的公平,更是为了不让更多的“王娜娜”出现。回顾当年的罗彩霞事件,从媒体的后续报道来看,最终结果是冒名者王佳俊离家出走,其学籍、党籍、户籍被注销,工作被开除,其父亲王峥嵘因伪造、变造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被判处有期徒刑4年。然而相关利益链条和更多的涉事部门、责任人却无声消隐,说好的“调查到底”最终不了了之。

高考是社会的良心,其干净程度关乎社会各阶层公平流动的可能。盗用身份的背后,往往存在着一个个玩忽职守、徇私舞弊乃至权力寻租的利益链条。因此,我们必须追问王娜娜事件,不能民不诉官不管,不能因当事人的无奈妥协就让此事不了了之。就如同央广评论说的,“查个清楚明白,给王娜娜、给社会公平一个终极交待。”

最新文章